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黄州寒食帖》凭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2020-12-17 04:50:01
相关推荐

苏东坡的《寒食帖》凭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书法,情到深处最动人。流传至今的“天下三大行书”——《兰亭集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因其独特的魅力,被后人推崇备至。

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兰亭集序》。记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谢安等41人,于兰亭(今浙江绍兴西南)聚会,“流觞赋诗”,汇编成集,能书善文的王羲之借着酒兴、带着醉意,一挥而就写下了这篇序文。《兰亭》之美,自然天成、和谐畅达,走笔行云流水,“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如有神助,达到了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元代的大书法家鲜于枢,认为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为天下行书第二。在安禄山叛乱之时,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挺身而出,取义成仁,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颜杲卿与颜真卿同为颜勤礼的曾孙,都是唐朝中期名臣。在讨伐安禄山的时候,颜杲卿第三子、颜真卿的堂侄颜季明,往返于常山和颜真卿所在的平原郡之间,传递消息。后常山郡失陷,季明横遭杀戮。归葬时颜真卿仅寻得其头颅,悲愤交加,援笔作文祭悼。通篇波澜起伏,时而沉郁,时而低回,声泪俱下,痛彻心肝,动人心魄,真情流露已挣脱“法度”的束缚。加上颜真卿高超的书法功力,使得这篇草稿在形式和内容、书法与情感方面皆高度统一。笔势连绵与情绪的不能自已,极度的悲愤之情化为“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艺术自由之境。元代张敬晏跋云:“是其手心两忘,真妙见于此也。”

董其昌总结“宋人书尚意”,《黄州寒食帖》堪称“尚意”书风的典型代表。历代鉴赏家对《黄州寒食帖》推崇备至,认为这是一篇旷世神品,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此帖写于苏轼45岁这年,也是他被贬黄州,人生最落寞之时。彼时的东坡先生,以戴罪之身担任团练副使的八品小官,俸禄微薄,生活极其窘迫。

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寒食节前后,阴雨连月不停,炉灶冰冷,芦苇潮湿,苏轼心中顿生悲凉,于是,提笔写下了两首诗。《黄州寒食帖》就是苏轼即时书写的诗稿,由于情感的波澜起伏,使得字体忽大忽小,笔画或轻或重,有时还有漏字。诗中“何殊病少年”一句的“病”字即为插入;“子”和“雨”则是误写而删掉。“哭涂(途)穷”三字猛然放大,看似突兀,但联系此诗的意境,则显得颇具视觉的张力。

书法“无意于佳乃佳。”所谓“宋人尚意”,指的就是宋代书法崇尚率性而为,追求意趣而不拘泥于法度。苏轼自己也说过:“诗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烂漫是吾师。”精于鉴赏考据的北宋书画鉴定家董逌云:“书法贵在得笔意,若拘于法者,正以唐经所传者尔,其于古人极地不复到也。”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在《黄州寒食帖》后跋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在他看来,这一作品单就诗而言,其自然率性,甚至李白也不一定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书法上,既有颜真卿的厚重、杨凝式的超逸,还有李建中的遒劲。而更难的不是技巧,而是心境,手心两忘,妙在天成。单字横画密集,中宫收紧,字距虽然紧密,但通篇毫无局促、拥挤之感。通篇矛盾对比强烈,又能做到整体和谐,审美内涵丰富而深邃。

《黄州寒食帖》为什么能够成为公认的天下第三行书?就是因为它的审美亮点无处不在。苏东坡在人生的最低谷,却成就了名垂青史的名篇,文书俱佳,创造性地推动了书法的发展。

雅俗共赏的审美境界

雅俗共赏是书法创作的最高境界,力求用自然的笔墨语言,表达丰厚深远的意蕴,让不同层次的观赏者都能欣赏。《黄州寒食帖》的点画结构准确,意境含蓄深远,无论是高雅之士还是普通大众都能够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享受。抒情达意明白晓畅,有感而出,自然天成,没有刻意雕琢之弊。钱谦益认为,书法“以天真烂漫,自然而然者为工”。朱承爵曰:书法之妙“全在意境融沏,出音声之外。”《寒食帖》文辞质朴,通达晓畅,韵味无穷。以笔法得形态,由笔势而显气韵,笔意富于神采,令人不忍释卷。“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可以说是做到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兴之所至,神融笔畅,没有固守成法,常有出人意料的神来之笔。线条的粗细、行笔的徐疾、字形的大小、笔意的断连、字势的欹侧,跌宕会通变化无穷,虽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之美,真可谓人书合一,格调高逸,独步古今。

超越时空的恒久魅力

苏轼的书学主张是“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追求“心手双忘”的哲学之境。作为宋代“尚意”书风的领军人物,他在笔法、章法和墨法上都卓有创见,具有多层次、开放性的巨大容量。具体到《寒食帖》,文淡味厚,顾盼成趣,自成妙笔。虚实结合,点画、结体、章法寓微妙于含蓄,以小见大,以有限的线条构筑出无限的空间美和动态美。真正做到了“点画之间皆有意”,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具有笼络古今、移夺造化的巨大震撼力。《黄州寒食诗帖》以笔墨形其哀乐、达其性情,思想精深、意蕴丰赡,既有《兰亭》的玲珑圆转,又有自我情感的流露,营造的空明澄澈的艺术境界,历千秋而弥新,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

深远醇厚的意趣神韵

《寒食帖》结字多以侧取势,笔画飞动,线条造型含蓄,对空间的分割恰到好处,表象之中内含丰富的意趣。做到这一点,对人的道德情操、学识才能、文化素质、审美情趣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在古典崇高的人文精神陶冶之下,透过平易自然、通俗易懂的书法语言,表现了逆境中求超脱的豪迈气概,成为催人向上的精神力量。

丰富的生活积累

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书法作品要面向人民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苏轼一生跌宕起伏,贬谪黄州,使他进一步走向大众,作品具有时代气息,反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他把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联系在一起,洞彻古今,万取一收,写出了人间至情和人生真谛。”

深厚的综合素养

历史上流传千古的书家,无不才高学富,有深厚、全面的修养。自然天成的笔墨功夫,看似漫不经心,信手拈来毫不经意,实际上没有深厚笃实的功底根本不可能做到。东方树说:“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苏轼《黄州寒食诗》的艺术锤炼,“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了然于心”,“兴会妙悟”,如天籁之音,融入灵魂血肉,笔已尽而意无穷。

技道两进

大家公认苏轼是北宋时期的“通才”,他的诗、词、文、赋、绘画、书法皆称一流。苏轼认为书法艺术须将诗、书、人品互融沟通,在《书唐氏六家书后》一文中,提出“凡书象其为人”、“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的论点。艺兼百技乃能增其奇丽,光有技能方法还不够,所谓“技进而道不进则不可”,创作必须与思想结合起来,“技道两进”才能真正达到意象鲜活,形美情深的境界。“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文与诗不可能充分表达万物,书法、绘画以诗为纽带,统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满足了充分表达情感的需要。

“意”是苏轼书法创作经验的结晶,他攀登审美高峰,建构了文人书法艺术审美的基石。《黄州寒食诗》集中体现了苏轼的人生观、审美观、哲学观乃至人品、气节、志趣、创造力等。“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数百年来,苏轼书法的个性特征、价值取向,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格追求、审美理想,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超越世俗的自由

宋代文人常以笔墨似“晋宋间人”来评价、称赞别人的书作。如:“而王荆公书法奇古,似晋宋间人笔墨。”“金陵王丞相书,初若不经意,细观其间乃有晋宋间人用笔佳处。”苏轼的行书用笔丰腴圆润含蓄,结字自然流利生动,笔墨清爽厚实凝重,姿态淡雅健朗有神,“本朝善书者,自当推为第一”。神清气淡,秀妍恬淡,无意求工,反造工极,以“晋宋间人”来形容再恰当不过。那种飘逸潇散、随意挥洒、超凡脱尘之美,处处露出对“神韵”、“气韵”的追求。不仅注重字体结构的美观,点画遒美,而且行气连贯,犹如行云流水,字里行间洋溢着风流倜傥、逍遥自在的气息,表现出鲜明的个性风格。正如方孝儒所说的那样:“晋宋间人,以风度相高,故其书如雅人胜士,潇洒酝藉,折旋俯仰,容止姿态,自觉有出尘意”。

《黄州寒食诗》表现出苏轼冲击功名利禄的樊篱,强烈追求个体精神自由,以及超功利的审美理想和人格境界。他任性自适,真率坦荡,张扬个性,向往自然。其学问、胸襟、人格跃现于书作之中,超逸常格的精神气度和俊逸洒脱的生命情调,相比于王羲之的《兰亭序》更多了几分禅意,为中国书法的文人化道路,绘就了富有诗意的高妙境界。

苏轼的志向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而其思维方式,则出入于道家而参之以释佛。他以儒为治世的工具,以道家为修身之术,以佛家作安身之法,建构了一个博大的艺术、学术、思想体系。在苏轼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融汇,“奋励有当世志”,而义无反顾。“乌台诗案”九死一生,后来即便侥幸活了下来,也是处在被贬谪的境地。苏轼在艰危困难之中仍不忘国事,背负灵魂的重压以寻求解脱,并不只是慨叹自己的身世遭遇,而是以入世的、积极的、乐观的精神顽强进取。

人的一生,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其根源正在于命运的不可把握。从苏东坡的书法,尤其是他的千古佳构《寒食帖》中,我们读到了不为物役,坚持理想抱负,不为穷通祸福所动,不为挫折厄运所屈的不朽精神。

(作者简介:邵光亭,知名学者、经学史专家,书法家、画家。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教学与传播工作,研究方向涉及中国古典哲学、史学、经学、书法、绘画等,在诸多研究领域皆卓有建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赶集的作文 第一次月考之后作文 我的学习生活作文300字 写青春的作文 同学吵架作文 5年级300字作文 赞扬老师的作文 辩论会作文开头 六年级作文好词好句 我为什么喝彩作文400字 保护动物的英语作文带翻译 普通话口述作文 大学生心理问题英语作文 德的作文 毕业旅行作文 一篇写人记事的作文 作文的英语 我的幸福 作文 初中作文怎么教 我身边的小动物作文 作文题目可以写什么 快速作文法 的暑假作文600字 赞扬父母的作文 夏天的海边作文 点赞中国作文 互相关心作文 关于红色革命的作文 常见作文题目 2006年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