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开学初期学生容易拉开差距 请让孩子体会这15个诀窍!

2020-12-17 10:15:01
相关推荐

新学期已经开始了,

不少家长表示松了口气,

认为孩子进了学校就万事大吉,

学习问题不用再担心了。

但资深班主任透露,

开学第一周,

很多孩子还沉浸在假期的余味里,

貌似在听课,

其实思想早就飞到了九霄云外,

上课走神的问题很普遍。

注意!

开学第一周是孩子们找回学习状态

最关键的时期,

松松垮垮地起跑,

将拉开孩子之间的差距!

快看看你家孩子开学第一周表现如何?

开学第一周

你的孩子有这几种表现吗?

1 情绪不稳定,食欲下降

表现: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脾气暴躁,有的时候又突然沉默不语,情绪低沉。饭量下降、厌食、挑食。

原因:1.孩子刚过完自由、宽松的假期生活,进入学校之后要遵守学校、课堂的各种规章制度,环境的突然转变让孩子情绪变得不稳定;

2.孩子吃惯了家里的饭菜,对学校饭菜不太习惯,导致食欲下降,环境的转变和开学的紧张情绪也容易让孩子食欲下降。

2 沉迷手机、电脑,无心学习

表现:和同学聊天内容多是关于手机游戏和电脑游戏,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心不在焉。

原因:在假期当中,孩子长时间接触手机和电脑,孩子好奇心强、自制力差,难以抵挡手机电脑游戏的诱惑,以致于沉迷其中。学习生活开始,孩子虽然离开了手机和电脑,但是心思全在手机和电脑游戏上面,导致无心学习。

3 3和同学打闹、聊天,不爱学习

表现:上课和同学低声窃窃私语或者传纸条,畅聊趣事,好像和假期一样。课本随手一放,不去预习,甚至懒得看一眼。

原因:1.孩子在假期没那么多玩伴,开学见到同学比较兴奋;

2.刚开学学习任务轻,没有作业压力;

3.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

4 上课无精打采、瞌睡连连

表现:听到上课铃声就犯困,提不起精神,听不清老师讲的是什么,经常走神和发呆,甚至昏昏欲睡。

原因:1.孩子的思想还沉溺在假期生活当中,注意力难以集中;

2.孩子在假期当中养成了睡懒觉的习惯,还没适应早起;

3.孩子的心态没有摆正,学习不够积极。

怎么让孩子实现开学大超越

面对相同的学习资源,孩子的学习效率高低关键在于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多长。开学第一周是为整个学期打下基础的重要时间段。

如果孩子在第一周的表现出现小问题,家长一定要配合老师,及时帮孩子调整好状态,争取能以饱满的精神给整个学期开个好头。

下面中教君为你推荐

一位名师关于学习效率的体会,

家长让孩子读一读,

也许对提升学习效率有一些启发!

一、怎样衡量自己是否进入高效率学习状态

进入高效率学习状态的人,存在以下明显感觉或特征:

①清楚地知道今天比以前多学了哪些新知识;

②每天的学习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中,遇到疑难问题如获至宝;

③解题、记忆觉得极其顺畅,学过的内容感觉像刻在脑海中一样;

④充满自信,并且感觉自信心不断增强;

⑤从不低看自己,不会为学习成绩所左右,善于反思自己学习行为,并不断调节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能不断吸收他人长处为自己所用;

⑥感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挡自己的学习脚步;

⑦有相对稳定的学习计划,各学科学习普遍能得到兼顾,且学习主动性强,发现问题总期待能在最短时间内予以解决;

⑧做过的题目标注到位,并能采用长时记忆的方式不断循环性地复习笔记和做过的练习;

⑨有主动翻看各类参考资料并进行知识对比、吸收、归纳的意识。

二、怎样才能进入高效率学习状态

要想进入高效率学习状态,不妨试试这15个诀窍:

1.要有明确的学习计划表

拿到学校的课程表后,便能模拟课程表安排好每天课余时间学习计划表,列出每天的学习科目和学习时间段,并尽量详细地列明早晨几点到几点读什么书,中午几点到几点午睡,傍晚几点到几点体育锻练或课外阅读,晚上几点到几点各安排哪几科学习,最好将星期六晚上或星期天上午设定为一个学习弥补调节时间点,为自己准备一个弥补时间。当然,能在近一两天内挤出一些时间补上则更好。

2.保证合理的睡眠时间

有了合理的睡眠时间,整个高效率学习环节才能有保证。

早上尽量不要过早起床,六点多起床就足够了。早晨能低强度锻炼十几分钟,一整天精神会特别好。早读一般安排两科朗读、背诵(可侧重安排语文、英语科,其它科也可安排读一读),尽量不要在一科朗读或背诵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否则对长时记忆不利。

晚上的学习安排要注意,将思维科(数、理、化)与识记科(语、英、史、地、生)岔开,睡前不要安排思维科练习和阅读,只适于阅读一些课外内容,这样容易入睡。

如果上课常打瞌睡,说明时间安排上肯定存在问题,学习效率一定很低。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上课时能精神抖擞,便能最大限度吸收教师传授的内容。

如果感觉一周学习很累,则有必要安排星期六晚上或星期天白天好好休息一下,在家看看电视或去看看电影,也可外出走走,爬爬山或逛逛街都可以。这样做身心既可得到充分休息,又可观察外面的世界,接近大自然,从中汲取灵感,寻得一些文章素材,得到一些启迪,写出有血有肉带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休息的时间最好不要有过长时间剧烈的活动,这容易造成此后两三天时间内身体过度疲劳,上课注意力也难以集中,极大地降低课堂吸收效率。

3.学会放下架子向他人求教

如果碰到个别存疑且深入思考后还无法解决的问题,最好当天就向同学或老师求教,尽量不要拖到第二天。当一个人具备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时,才可能比别人多懂得一些知识。

4.力求化别人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

平时做完一道题后,不妨问问其他同学,看他们有没有想出其他更加巧妙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有就尽量向他们求教。即使自己平时成绩比别人好,这时也应放下架子谦虚地向别人学习,毕竟每个人都有其长处。

5.每天学会吸收一些课外知识

每天力求抽一点时间看一二张含有数、理、化、语文、英语等各种内容的参考性报纸或杂志。自己若没有订,可抽空到校学生阅览室看看。着重看别人怎样分析和评价一个问题,想一想别人从哪个方面入手分析和解决问题,主要思路和观点是什么,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评价训练便会发现,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处理问题带有自己的见解和特色。

看理科杂志时,看别人文章时偶尔可停下来思考一下别人是怎样巧用公式、定理、定律和图像去解决问题的。学习相应学科时,可找一些类似的题目试用一下,看能否行得通,行不通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若遇到文章看不明白处,可找时间向同学或教师求教。一旦方法试用熟了,别人的方法便会成为我们自己的方法。这样,解题时思路便会比别人开阔得多,思维也不易受到限制,答题心态会比别人好得多。

6.尽量利用参考书自学和解疑

学习某一章节时,感觉不太清楚,不要动不动就拿问题问老师,可先找一些参考书来看一看相应章节的解读。若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再考虑问同学和老师。这时不要怕问同学和老师,看参考书后还有不懂的地方,往往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地方,老师会很高兴给你解答。

7.学会对比和选择

如有条件,尽量通过翻看几本不同的参考书,了解对某些问题的不同视角和看法,力求在某些知识的了解上比同学甚至比老师都多,这样才能在知识与能力上远远超越别人。

8.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感觉哪一科学起来比较吃力,哪一科就要花一些时间做相应的笔记。课后适当花费一些时间整理一下笔记,当天老师上课的情境就会重新浮现出来,有助于你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另外,每天做作业之前,先将笔记翻看一下,在哪里卡住不懂,可以问问同学或老师。如果当时没法问老师,第二天无论如何都要想方设法问老师,不要把问题堆放太久,会直接影响到后面知识的学习。

基础好的同学,遇到一些新问题、新难题也需适当进行记录,尽量记在随身携带的疑问记录本上,有空就拿出来看一看,实在无法解决时尽量在两天内向同学和老师求教。基础差的学生,更有必要做详细的笔记,力争将其作为复习和参考资料,便于随时查看。

9.学会发散性思维

解题过程中千万不要满足于得出答案,关键要清楚答案如何而来。一本练习册要力求发挥其十倍功效,要想办法使它变成一本参考书,变成新公式、新方法运用的实验场和解题方法的记录本。个别实在简单的题目可以只标答案,甚至可以跳过去不做,对于那些需要思考一番才能确定答案的题目要做适当的标注(即批注)。对于数、理、化、生、史、地等一些学科,个别选择题除标明正确答案外,要力求把每一题错的选项改成正确的选项,或指明错误原因,或标出证明性实例和反驳性实例。

做一题要力求发散思维,争取用多种方法做出来。对于那些有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的题目,要将其视为最优题,尽量一题多解,写在一张白纸上再粘贴在练习册相应位置,便于复习参考。

10.养成归纳的习惯,将书读薄

数、理、化、生、地几科学习过程中,要养成归纳的习惯,力争将书读薄。为达到这一目的,学完一章后,尽量归纳一下该章典型题型有哪些,高考热点问题是什么,解典型题时有哪些思路、方法和技巧,运用这些思路、方法和技巧解题时容易错在哪里。通过归纳可以提高复习效率,真正把握各种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

11.摸索和尝试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摸索和尝试每一科学习方法,通过平常的练习和试卷分析,确定每一科要学什么内容,确定什么是该记的,然后有目的、有方向去看,并选择题目加以训练。别人的学习方法不要轻易借用,但可以尝试着运用,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12.懂得长时记忆的方法

从记忆角度看,量少且频繁性记忆可达到长时记忆的效果。要想高效率长久性记忆某些知识,力求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忘,非得采用间断性、频繁性背诵不可(一些有助于加深记忆的方法也可以相应采用)。例如,要背诵某篇文章,可以今天读一次,明天读一次,过一星期又读一次,再过二星期又读一次,然后一两个月后加读一次,有时间再隔一年甚至二年再读一次,平时坐车或走路无聊时也可读读背背。这样做,以后想遗忘也困难,学语文和英语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这两个学科从属于语言学科,需要靠平时积累,多看多读多揣摩才会有浓厚的文学积淀。

13.反复推敲、检查、纠正自己学习内容

平时做作业也好,打作文底稿也好,每次做完后尽量复查几次,看有没有错的地方,有没有字词用错或写错,描述有无不当或多余之处,有就立即改正或加以删除,养成认真自查的好习惯。

14.多看名篇名著,吸收精华为己所用

平时多看些名篇名著,多读一些有益于身心的课外读物,适当记录和背诵一些好的段落或不同题材的素材,恰到好处地用于语文和英语作文上,可为文章增色。多品味名篇名著,了解作者生平、文章评述,可吸收精华为己所用。

15.计划要有长期性和稳定性

个别科目在安排和调节上要有一年甚至三年的计划,不要因一时看不到结果或暂时的后退而放弃这个计划,只要坚持并充满信心学习,一定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深刻体会到高效率学习带给你的种种好处。

万事开头难,

让孩子利用好新学期的开头,

认真反思和总结第一周的经验教训,

对于孩子新学期的奋起,

会有很好的帮助,

和孩子一起加油!

来源:中国教育报微信

【来源:文明娄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在拒绝中成长作文 成长作文初中 父母之爱的作文300字 丰收作文300字 家庭教育的作文800字 责任作文开头结尾 防疫作文高中 西游记的故事作文 关于未来规划的作文 水污染的作文 冬天家乡的风景作文 影响你的人作文 关于做作业的作文 作文重要性 西红柿炒鸡蛋作文600字 我的偶像霍金作文 山水游记作文高中 酒作文600字 看图写作文300字 描写地球的作文 广场舞扰民作文 二年级作文有趣的小动物 我身边熟悉的人作文 叙事作文650 赞美祖国作文400字 新奥赛作文 写花的作文200字 蚂蚁大战作文 爱的故事作文250字 狗作文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