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郎平亲授的一堂管理课

2020-12-17 17:40:01
相关推荐

第一财经资讯

综合深八深夜八卦  澎湃新闻 东方早报 她刊等

这几天,虽然林丹败给李宗伟无缘决赛,中国体操队交出32年奥运会史上最差战绩-只获得了两枚铜牌,但中国女排却让人再次眼睛一亮,竟然干掉了荷兰,甚至干掉了巴西,挺进奥运会决赛,太牛了!

如果说对战荷兰队还是3:1大比分领先,那么和东道主巴西队的对战真的是一场硬仗!赛后,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接受采访,哽咽难语,这真的是一个奇迹!

正经的标题如下:

发现了咩,媒体都用“惊天逆转”、“创造奇迹”来形容这场比赛!

这五局的比分,分别是:

第一局:15-25 (中国队大比分的落败呐!)

第二局:25-23   (数次换人逆转局面)

第三局:25-22 (乘胜追击,再下一程!)

第四局:22-25 (卧槽,又被追回一局)

第五局:15-13 (14-13的关键时刻请求暂停,此后拿下关键一分!赢了!!!!!)

 

看见了吧,几乎每局都赢得超艰难!

百特,wuli女排的姑娘们,还是又创造了奇迹吖嘻嘻嘻!

真的是奇迹!

巴西女排:

08年北京奥运会冠军

12年伦敦奥运会冠军

中国女排:

08年北京奥运会季军(半决赛0:3输给巴西)

12年伦敦奥运会第五名(1/4决赛2:3败给之前排球三大赛上从来没有输过的日本队)

过去7年,巴西女排实现了7年18场 连胜

而wuli中国女排近7年来唯一一次胜利

是今年的澳门银河娱乐世界女排大奖赛

 

所以,这次巴西队在家门口作战,天时、地利、人和全占了,就是准备完虐我们大中国队了咯!

不容易,真的不容易!赛后,女排姑娘们哭成一团:

甚至,在一群90后姑娘群里,历经大风大浪的郎教练,也一度哽咽。

即便对于女神郎平来说,这一战的确不易,这一战蕴含着她一辈子的期望。郎平,你知道是谁吗?她是第一个造成万人空巷景象的女神。她包办了中国女排的大部分辉煌。

1981年的女排世界杯,整个中国从安静到沸腾

只隔了郎平一个扣球的时间

那是中国女排,第一次拿下世界冠军。而制胜一球,来自郎平标志性的大力扣球。万人空巷也不是夸张。真的是大家都出去举着火把,喊着女排万岁,游行去了。

当时的人民日报用整版报道了女排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郎平顶住了压力,再次带领女排夺冠。此时国内已经沸腾到极点。

北大4000名学生,冲出校门,走上街头,烧衣服,放烟花,绕着未名湖跑圈,而郎平,则成了当之无愧的女神。

邮票上是她

人民日报上,几乎天天都是她的报道。给她送个手绢都是几亿人的对她的期望,能上头条。工厂的女工,都因为学习郎平的精神,不喊苦不喊累,主动超额完成任务。

这个怀有中国排球梦的奇女子,一辈子就是一个又一个传奇!

(花姑娘时期的郎平)

1米84的身高,壮实的体格,让主攻手郎平17岁就入选中国女排。

1981年,随着郎平的崛起,中国女排迎来了“黄金年代”,拿奖拿到手软,实现五连冠。

1981年:第3届世界杯冠军

1982年:第9届世界排球竞标赛冠军

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的女排冠军

1985年:第4届世界杯女排冠军

1986年:第10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

拿金牌就跟玩儿似的,也没sei了~耶!

(1986年,中国女排实现世界排球三大赛五连冠)

而郎平本人,是1980年代世界女排的“三大主攻手”之一。

1980年代的中国需要民族英雄,女排刚好满足了所有对于英雄的想象。郎平回忆说,得了冠军之后,全国的小学生在作文里都写女排是民族英雄。

五连冠的辉煌所有人都能看见,但伤病的困扰只有运动员自己才知道。北京奥运会的时候,郎平是火炬手。

当时采访里,她跟记者说,担心自己没法跑完200米的路程。

原来很早的时候,郎平就已经摘除了全部髌骨,前后做了7次软骨移植手术。一跑步就是骨头撞骨头,出水就出积液,什么运动都不能做;以前做拦网的时候,队友扣球,直接把她两个手骨打断了,手根本伸不直;而且她腰部也有很严重的腰伤。(运动员都伤痕累累啊)

(郎平接受鲁豫有约采访)

(07年,郎平接受软骨移植手术后)

不知道是伤病的困扰,还是成名的压力,25岁就站在人生巅峰上的郎平,选择了退役。

退役之后,她没有急着去当教练,或者以明星的身份消费自己的光环,而决定去美国读书和生活。这是一段很苦的日子,但是远离了聚光灯的环绕和运动员的压力,郎平过了一段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1995年,郎平离开中国女排9年了。在这期间,中国女排从1986年的世锦赛冠军,下滑到1994年的世界第八名。

(划重点!!!94年时达到历史最低)

对于排球事业的大爱,让从当初的球员郎平,变成了教练员郎导。

(郎平首次执教中国女排)

1995到1998年,郎导的梦之队回来了。

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98年世锦赛银牌,虽然都惜败给了当时势头正猛的古巴队,但依然比此前有了质的飞跃。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

1996年,奥运会国际排联把当年最佳教练颁给了郎平。

没有人想到,那一年,郎导辞职了,她说中国女排现在已经不那么需要她了。

她人生中还有许多别的事情要完成。

1998年,离开中国女排的郎导前往意大利,执教职业比赛。在以后的6个赛季里,她率队拿到过意大利联赛和欧洲杯赛所有的冠军;

2005年,郎导应邀回到美国,执掌美国女排。她用了2年的时间,把世界排名前五开外的美国队,带到了2007年世界杯第三名,更是在北京奥运会上,带领美国队获得银牌,重返巅峰。

于是,郎平成为了世界的郎平!

(北京奥运会,郎平率领美国女排杀入决赛)

北京奥运会之后,郎导又来了一个万万没想到:告别风生水起的事业,离开美国队,回家陪伴自己的女儿白浪。

这一次,郎导决定回归妈妈的角色。从08年到13年,她陪着女儿度过了最快乐的少年和青年时光。

 “得世界冠军的机会很多,而女儿只有一个。”

(郎平和女儿合影)

她就和一个普通的全职妈妈一样,接女儿上下学,陪她游泳、打球,跟她讨论喜欢什么男朋友;而白浪也在郎导的影响下开始打排球,还入选了美国少年队。

(郎平女儿白浪,现就读于斯坦福大学)

女儿渐渐长大了,不再那么需要她了,50多岁的郎导终于可以归隐山林,逍遥快活了吧。

结果...

2013年,郎导再次应聘成为中国女排主教练。

而且,当时的中国女排,是个烫手的山芋。

北京奥运会之后3次更换主教练,战术和打法也是变来变去。从蔡斌到王宝泉到俞觉敏,每个都是屁股还没坐热就跑了,伦敦奥运会更是输给了此前的手下败将日本队。

(从左至右排排坐的是:

蔡斌、王宝泉、俞觉敏)

郎平在采访中说道:“老女排的这一批球员,还站在一线的只有我了。而我心里,始终有一个排球情结。”

郎平迅速从一个明星运动员变身为明显教练!很快,郎指导战功累累。

就在接手后的2015年5月,郎平率领中国女排夺得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

zei事儿还没完呢,上次输给小日本的仇,说报就报!!

几年后,2015年9月,中国女排在世界杯决赛中3:1战胜了日本队,重夺世界冠军。

而这一次,中国队战胜巴西队,战胜荷兰队,再一次创造了奇迹!!!

太厉害了,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人们在解析郎平奇迹的同时,创造了一个新名词-郎平法则。2013年,郎平就任之初,就提出了众多要求,对体制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说实话,在举国体制中,尤其被大家说瞩目的冠军队伍中,作为国家队教练真正能享有的实权并不多。但郎平做到了。

郎平法则一:从极致压力到服务到底

郎平的历届前任,小到组队、训练、热身赛、人才培养,大到教练班子的组建、人员定夺、比赛安排,总是可以感受到一只无形之手的限制甚至掣肘:这只手,既让你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周到服务,也让你无法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但这个压力在郎平这里,已经不存在:2013年上任之初,郎平便提出了众多要求:包括舍弃一些无关痛痒的国际赛事,树立“大国家队”概念。

从最后的实施情况来看,除了最后一条因波及其他地方俱乐部的利益而遭致强烈反对、只能部分实施外,郎平其他的建议和思路,包括资金方面的调动,原封不动地被中心领导采纳。郎平获得宽容条件还包括成绩诉求—在上任四个月后的亚锦赛上,中国女排遭遇重挫,但当时的中心领导依然力挺郎平。

今年世界杯年,排管中心“地震”,潘志琛由张蓉芳所取代,这也是29年之后,郎平和张蓉芳再次合作。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雨之后,这对女排老搭档的配合默契。

郎平法则二:从一套阵容到人人可用

面对队伍人员老化、打法摇摆的半成品困境,郎平提出了组建“大国家队”的概念。在联赛中表现出色的年轻球员几乎都获得了到国家队一试身手的机会,也让她们得以迅速成熟。

其次,以赛代练的思路得以践行。根据需要,郎平得以安排不同的球员参加不同等级的世界级大赛。瑞士精英赛、大奖赛、亚运会、U23世锦赛等一系列的国际大赛,成了大中国队的练兵场。尤其是2014年,由于人才储备充分,中国队得以顺利完成世锦赛和亚洲杯亚运会双线作战的任务。以往靠七八个球员打天下的格局,如今被人人都能比赛所取代。

郎平将国际化、专业化的团队合作形式和科学训练的理念引入。无论是赖亚文、安家杰等教练班子的组建,还是由Rett、Reg、Brittni和Dr.Ho四个美国人组成体能训练+伤病康复的小团队,都对过去陈旧训练和康复理念进行了颠覆。

比如康复师就位之后,女排队员蹲杠铃等损害膝盖的练习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全面的体能指标,和根据这个基础上对队员实际情况的私人定制体能和训练计划。

郎平法则三:从百年一遇到天才年年见

2013年4月接手青黄不接的女排,2015年夺得世锦赛亚军,如今带领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3岁的年轻球队出战世界杯,郎平重新塑造了一支在人们记忆深处的中国女排。

而人们对记忆感知最深刻的,莫过于那些闪现的天才选手:21岁的朱婷成了球队的第一得分手、国际重炮手,19岁的张常宁成了强力接应+主攻手,18岁的“小苹果”袁心玥也成了副攻线上的主角。

三位明星平均年龄20岁,平均身高1.96米,分别司职主攻、接应和副攻,她们共同的特点是身材高大、动作灵活、技术全面,而且在世界杯如此重要的赛场一战成名。可以说,能在黄金年龄遇到识人善用的郎平,她们无疑是幸运儿。

郎平法则四:从拼命流血到定制个性

中国女排精神,曾以不惧艰险,不怕牺牲,为国拼命为精神内涵,作为那一代女排精神的践行者和传道士,郎平的身体至今仍残留着那个时候的“馈赠”:无论是球员还是教练,她曾出现过多次晕倒在现场的事例,医生甚至做出过“三十岁年龄,六十岁骨头”的诊断。

在目前的中国女排,那些泯灭个性的魔鬼般训练法则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润物细无声中的表达。在比赛中,郎平从来不会大声呵斥队员,而是鼓励队员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她通过对高科技的利用,以及自己的表率(由于腰、腿的陈年老伤,每天的新闻发布会一结束,她都在一、两位中国记者的主动搀扶下迈下发布台二三十公分的台阶。但训练场,她一站就是三个小时。)

而在背后,则是高情商的她对队员人性化的尊重。在郎平队伍中,所谓的22条军规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队员们可以爱美,网购、游戏和电视剧等。郎平对于队员生日,伤病,甚至假期,她都会给予人性化的关注。

确实,郎平对于中国现实和国际规则和熟稔,使得她得以再次铸就中国女排的辉煌,让中国女排在最困境时期再次腾飞:因为熟稔,她得以获取到最大限度的自由环境,充分施展其魔术般的双手,对现有体制进行解剖甚至改良。而正是在这种自由的空气中,女排姑娘们也得以一步步成长,得以在大赛中磨练自己(而不是在日复一日的严苛训练中磨灭个性),并在关键时刻凸显自己的才华,找回中华女排重新的魂魄。

这一次,郎平法则,发挥神效了!这一奇迹背后,真是她多年修炼终成正果!

来静下心来凝听,女神是如何炼成的:

梦想一定要有,万一实现了呢?

延伸阅读(点击阅读):传奇郎平:出走美国8年隐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美食制作作文 进步的作文 最美风景作文 一什么的作文 我是什么作文 语文作文开头 光明作文 作文好的结尾 漫画作文的漫画 记叙作文600字 梦想作文600 英语高中作文范文 老师作文500 70字作文 尝试的作文 妈妈作文500字 推荐作文题目 回忆童年作文 关于梦想作文 湿地公园作文 包子作文 作文幸福600字 抗日作文 田野的作文 收藏 作文 家乡600字作文 大理作文 作文思路 苦难作文 真有趣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