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羊姓汉字书法演变过程和羊氏姓氏起源荀卿庠整理

2020-12-17 19:40:01
相关推荐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yáng

注音:ㄧㄤˊ

旧繁体字/异体字: ⺷

汉字结构:单一结构

造字法:羊

简体部首:羊

羊的部首笔画:6

总笔画:6

笔顺:捺撇横横横竖

羊的意思、基本信息

五笔86:UDJ

五笔98:UYTH

UniCode:U+7F8A

四角号码:80501

仓颉:TQ

GBK编码:D1F2

规范汉字编号:0530

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绵羊。黄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肠线。羊肠小道。

姓。

三、姓氏起源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晋国大夫祁盈后代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清朝四川三台羊国材所撰《羊氏族谱序》中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祁盈的后代受封于羊舌邑(今山西洪洞范村),以羊舌为氏,春秋末年改为羊氏。“粤稽吾(羊)族,肇开于姬姓,受氏于羊舌,发祥于山西,盛衍于东鲁。”

在历史文献《羊氏魁公六修宗谱·本姓源流》中记称:“余羊氏系出姬姓,开自黄帝。”可知羊氏的远根在于桥山之巅,羊氏的远源在于姬水之畔。

源流二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羊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为氏。

西周时期,周王朝有专门掌管马和羊的官职。其中管羊的小吏称为“羊人”,羊人的后代便以官称为姓氏,称羊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姞姓,出自黄帝后裔,属于以改姓为氏。

历史上有一支羊氏,为姞姓所改。姞姓亦为黄帝之后,后易姓为羊氏。

该支羊氏由姞姓易为羊氏的原因失考,其谱书中亦语焉不详,但以羊氏世代相传至今,望族居泰山(今山东泰安)、京兆(今陕西西安)。

源流四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的公孙羊孺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尚友录》上记载,公羊氏家族是先秦时期鲁国的公孙羊孺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而得姓。

春秋时期,鲁国有位才学出众的著名学者,叫做公孙羊孺,他的后代子孙便取祖上名字中 “公羊”二字为姓氏,称公羊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羊氏者。

源流五

源于古羌族,出自春秋时期西戎后裔羌族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

在今甘肃境内,有一支羊氏族人,其族系古代羌族人的后裔。

在典籍《说文解字·羊部》中记载:“羌,西戎,羊种也。”指明古羌族人的祖先为古中原西部的羊种人,也即以羊为图腾的民族。古羌族人从殷商王朝时期起,便以牧羊为生,“羌”字即系由“羊人”两字合成,乃是一养羊而获利的游牧民族,故后裔有的便以羊为氏。

源流六

源于夷族,出自汉朝时期零陵夷,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东汉时期,在零陵(今湖南永州)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部落,为古淮夷民族的一个分支,被称为“零陵蛮人”,其族中就有以牧羊职业按汉姓称为羊氏者,是后来少数民族瑶族的主要先民。

源流七

源于改姓,出自宋朝名族三槐堂王氏,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宋朝名族三槐堂王姓一支也曾改姓羊氏。

据清朝王先谦所撰《平江王氏谱序》中记载:北宋三槐王氏王旭之子王质,曾任荆湖北路转运使,居平江县(今湖南平江)南四十里王家坊,他的一支后裔因留居于此。

源流八

源于女真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明朝时期,女真族中有以羊为氏者。

据学者张鸿翔在《明朝各民族人士入仕中原考》中记载:明朝有二羊哈,一为海西考郎兀卫女真人,明永乐四年(1406年)内附,授三万卫指挥佥事,故后其子羊莽汉嗣;另一人亦为女真人,归化明朝后,官至广宁卫都指挥佥事,故后子羊守忠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八月袭封指挥使。他们的后裔子孙,皆以汉姓羊氏世代相传。

源流九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藏族、满族、白族、彝族、傣族、黎族、东乡族、蒙古族、僳僳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羊氏族人分布,多以古代部落图腾崇拜的遗风,汉化为羊氏,历史皆非常悠久。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源流十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羊舌突,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晋靖侯的儿子公子伯侨有孙子名突,晋献公时封为羊舌大夫,子孙称羊舌氏。羊舌突有五个儿子,其中大儿子羊舌赤,字伯华,二儿子羊舌胼,字叔向,都是晋国贤臣。春秋后期,羊舌氏被其他晋卿攻灭,有子孙逃在国外,改姓羊,称羊氏。

四、得姓始祖

羊舌突。羊舌氏出于姬姓,根据《元和姓纂》上的记载,春秋时期,晋靖侯的儿子公子伯侨有孙子名突,在晋献公(?—前651年)时被封为羊舌邑(在现在的山西省洪洞、沁县一带)大夫,世称羊舌大夫、羊舌突,他的子孙即以邑名羊舌为姓,称羊舌氏。春秋末(公元前514年),羊舌氏被其他晋卿攻灭,其子孙有的逃在国外,而改姓羊,称为羊氏。故羊舌氏后人奉羊舌突为的得姓始祖。

五、人口分布

海门羊氏

位于南海之滨、练江之畔的汕头市潮阳区海门镇,有5000多名羊氏族人,是广东省最大的羊氏聚居地。

75岁高龄的海门羊氏族老羊芳崇表示,如今聚居在海门镇的羊氏一族源于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横山乡(现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创基始祖羊良宝为躲避战乱,于元末明初携家人沿赣江南下,历经千辛万苦,到达海口村(现海门镇)定居,繁衍生息至今已有641年,海门羊氏族人已有二十四世。

至清朝道光年间,羊良宝的第十四代孙羊英科考中武举人,被钦点为闽粤总兵官,镇守海防前哨南澳岛。他在任时,曾请圣旨兴建羊氏“述先堂”祖祠,并修撰族谱,成为光耀海门羊氏宗族的第一人。

随着岁月的推移,原本位于海门镇西门树脚顶的羊氏述先堂旧祠遭受了严重破坏,难以复建。在后人羊德仁的努力下,海门“羊氏宗亲理事会”于1993年成立。

此后,羊德仁慷慨出资,派出族人踏上漫长的寻亲路,羊芳崇便是其中一位。据羊芳崇回忆,寻亲人员先后到了江西祖家、揭阳惠来、潮州饶平等地寻找外迁族人,但均无功而返。

在克服重重困难后,羊德仁斥巨资购买新祖祠地块后因劳累过度,于2002年9月去世。其在澳大利亚的儿子羊老四和羊炳林继承了父亲的遗志,继续完成新祖祠工程。

经过三年建设,海门“羊氏祖祠”在2010年年底基本建成。该建筑面积达2600多平方米。2012年的新祖祠庆典吸引了全球各地的羊氏族人代表1200余人参与。

日前,记者看到,该羊氏祖祠造型宏伟,气势磅礴。建筑属典型的岭南三进厅古建筑格局,左右厢房连纵,与主祠后库浑然一体,庄严有气魄,而主祠前方的大阳埕由照壁围墙所拥,一方莲池与内照壁的“麒麟献瑞图”交相辉映。

据了解,祖祠建筑以木石为主体,泥灰为佐料,内饰雕梁画栋,集古建筑之木雕、石刻、泥塑于一体,色彩绚丽,栩栩如生。祠堂大门上方的石匾“羊氏祖祠”四字则出自原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之手笔。

东莞羊氏

在东莞的常住人口中,共有33位羊姓人士,均非土生土长的东莞人,而是来自四川绵阳、湖南邵东等地。

40多岁的羊革辉便是其中之一。他是四川绵阳三台县人,1992年南下东莞打工,经过几年的积累,1998年独自创办了一家冷冻设备公司,公司业务已拓展到整个华南地区。而羊革辉全家也已定居东莞。

“我们这个姓比较少见,所以每次跟别人自我介绍时,对方都会误以为是木字旁的杨。”羊革辉说,他每次自我介绍之后都要补充一句:“是山羊的羊。”对方听后总是会惊讶地反问:“还有这个姓吗?”“我真姓羊!”对此,羊革辉早已习以为常。

正是由于羊姓比较少见,羊姓宗亲之间反而更多了一份团结和亲近。

2010年5月,通过互联网联系已久的10位羊姓宗亲在东莞举行了首次联谊活动,成立泛珠三角羊氏宗亲联谊会,并决定通过多种方式寻找羊姓聚居地的“盲点”,逐步扩大联谊覆盖面,花了2~3年的时间收集各地资料,编撰了《中华羊姓聚居地分布概略》。

2012年泛珠三角羊氏宗亲新年聚会再次在东莞举行。作为东道主,羊革辉盛情款待了来自广州、深圳等地的羊氏宗亲。会后,羊革辉还为启动《中华羊氏文化系列丛书》编纂捐款1万元。

顺德羊氏

顺德羊姓户籍人口共有19人,其中以大良最多,有11人。不过,他们大部分都是从外省迁入顺德的,其中从海南省迁入的最多。

大良新桂社区羊姓人口有5人,是佛山羊姓分布最为密集的社区、村居。据新桂居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有4位是一家人,他们上世纪90年代从甘肃迁入顺德。记者请求采访时遭到这家人婉拒,附近有街坊表示他们平时比较低调。

据了解,他们是新桂社区最早的一批居民,20多年来与周边的顺德人和睦共处,而且共同创业。居民郭伯表示:“街坊都把他们看做是自己的乡亲了。”郭伯称不少邻居以为他们姓“杨”,但这家人也不介意,笑着解释下就改正过来了。

六、家谱文献

蒋诩圃羊氏宗谱: [江苏],版本,清, 木活字本,居地,江苏,堂号,追远堂,摘要,存册为世传,题“倡公本支新公派後”。

皿川羊氏宗谱: [缙云],版本,清同治8年(1869), 木活字本,居地,浙江, 缙云,先祖/名人,始迁祖:[唐]羊愔

羊氏宗谱: [江苏],版本,清, 木活字本,居地,江苏,堂号,追远堂,摘要,本卷辑集史书中历代羊氏名人传记。

皿川羊氏宗谱: 十一卷:[缙云],作者,(清)羊步蟾等纂,版本,清道光29年(1849), 木活字本,居地,浙江, 缙云,先祖/名人,始迁祖:[唐]羊愔,摘要,羊氏世居泰山平阳。唐武宗时有愔迁居缙云皿川,是为始迁祖。卷一上谱序、传记,卷四世传。

皿川羊氏宗谱: 十一卷:[缙云],作者,(清)羊步蟾等纂,版本,清道光29年(1849), 木活字本,居地,浙江, 缙云,先祖/名人,始迁祖:[唐]羊愔

皿川羊氏宗谱: 不分卷:[缙云],作者,(清)胡廷閖编修,版本,嘉庆9年(1804), 木活字本,居地,浙江, 缙云,先祖/名人,始迁祖:[唐]羊愔,摘要,参见清羊步蟾修《皿川羊氏宗谱》条目。存册为传记。

皿川羊氏家谱: [缙云],版本,清光绪21年(1895), 木活字本,居地,浙江, 缙云,先祖/名人,始迁祖:[唐]朱愔,摘要,参见清羊步蟾修《皿川羊氏宗谱》条目。存册为田心成房世传。

羊氏宗谱: [江苏],版本,清, 木活字本,居地,江苏,堂号,追远堂,摘要,本卷辑集史书中历代羊氏名人传记。

皿川羊氏宗谱: [缙云],版本,清同治8年(1869), 木活字本,居地,浙江, 缙云,先祖/名人,始迁祖:[唐]羊愔,摘要,参见清羊步蟾修《皿川羊氏宗谱》条目。存卷为世传。

七、郡望堂号

郡望

羊氏的郡望共有三处,一处为河上,一处为泰山(今山东泰安东南的山东省新泰市羊流镇)。

另一处为京兆(今陕西长安东)。河上指黄河流域的山西地区,这里是羊姓的发祥地,故许多姓氏书将此地列为羊姓郡望,如《幼学歌》卷三《姓氏考原》有“河上羊”之说。

泰山郡为羊氏肇兴之地,自汉以后,世代聚居于此,长达千年,故实为羊姓之第一郡望。敦煌石室所藏唐修《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和《姓氏录》所收泰山望族,羊氏皆赫然列于其中。泰山方志中也称羊氏自“太傅羊祜卓卓晋朝,其余封公侯伯者,累代不绝,族姓蕃衍,无出其右”(《新泰县乡土志·人类》)。

两汉间羊族多出仕居于京兆(今陕西长安东),

故亦发展为郡望之一。羊氏堂联有“源自周代,望出长安”之语。

堂号

在众多羊姓堂号中,已知者有“岘山堂”、“松遐堂”、“遗直堂”、“钟爱堂”、“追远堂”等。

岘山堂:襄阳岘山为羊祜遗爱久垂之地,故羊氏后人多以“岘山”为堂号。今人羊牧之《续修常州武进岘山堂羊氏宗谱序》云:“公(羊祜)镇守襄阳,轻裘缓带,绥近怀远,甚得民心。卒后,民感其德,于岘山立碑建祠以祀之,其堂曰岘山堂。自此以后,咸以岘山堂之后为荣。”

种璧堂:此堂号出自一个羊族传说:相传汉代有羊公,名伯雍,施舍茶汤三年,有一人喝了后从怀里掏出一升石子,对羊公说:“你种下这些石子,可以收获美玉,还可以得到漂亮的妻子。”于是羊公就把石子埋于土中,果然长出一盆白玉。邻居徐氏有一女儿容貌甚丽,因为她要讨一双白璧作为彩礼,而无人能聘而尚待字闺中。羊公知道后,便又到种玉之处去挖掘,果真又得到五双白璧。羊公便以此为礼聘娶徐氏,婚后生有十子,皆有俊才,羊公后来也官至宰相。“种璧”遂为羊氏佳话。汉代《武梁祠画像石》第二十三幅有“义浆羊公”图,

即是取自这段故事。

松遐堂:此为江苏淮安羊姓之堂号,取苍松遐岁之意。

遗直堂:此为江苏淮安羊姓之堂号。孔子曾誉羊舌叔向为“古之遗直也”,

堂联取典于此,并寓继承先人之正直家风之意。

钟爱堂:此为湖南邵阳羊姓之堂号,取家族敦睦之意。

追远堂:此为江苏荆溪羊姓之堂号,取追怀列祖先贤之意。

荥阳堂:据王泉根《中国姓氏的文化解析》记载,羊氏有荥阳堂号。

八、字辈排行

浙江磐安羊氏字辈:寿康宁泰,贤良方正,怡惠谦和,忠顺诚敬,明永斋肃,慈祥敦懿。

江苏淮安羊氏字辈:岘山忠效,珍宝德仁,敬传开来,永尚文弘,世青云庆,乾坤泰昌,路喜同攀,常思中原。

湖南邵阳羊氏字辈:晋开以直重,衍裔肇山东,将相勋业建,贤儒学术鸿,清廉诒泽远,经济启后隆,继述善承烈,发祥奕叶崇。续字辈:硕彦钟毓秀,俊杰步裘踪,燕谋螽斯蔚,厚德育人龙。

江苏武进羊氏字辈:大开文明,气象万千,辉煌绪业,寿考延年。

河南临汝羊氏字辈:云亭令士雨,少中启长文。

雅安石棉羊氏字辈:儒德本荣方,现山示策长.忠功志远景,瑞廉定乾坤.

雅安汉源县白岩乡:羊氏家族 其中有几百户人家都姓羊

广东潮阳海门羊氏字辈:祖德传芳远,宗功庆泽长,诗书绵作述,考友叙彝常,忠厚宜家振,贤能应国光,熙朝钟淑秀,麒炳兆其祥。

九、姓氏名人

羊祉:后魏光禄大夫,是晋代散骑常侍羊琇的第六代孙,羊琇以后,世代为卿相。

羊侃:梁代侍中军师将军,其父羊祉曾假办节龙骧将军,所以有楹联云:六世贤膺相士,一门两任将军。

羊欣:南朝宋书法家,泰山南城(今山东省费县西南)人,他曾向王献之学习书法。梁朝著名史学家沈约称他“善隶书,献之之后,可以独步。”

羊侵:汉安帝时为司隶校尉;其子儒,桓帝时为太常。

羊续:字举祖(141—189),东汉灵帝时名臣,历官南阳太守,为政清廉,其悬鱼拒贿被传为佳话。成语“羊续悬鱼”脍炙人口,清廉佳话久盛不衰。汉时,羊续出任南阳太守,将属下进献的鱼悬于庭院,以示清廉。宋代诗人徐积吟赞:“爱士主人新置榻,清身太守旧悬鱼。”羊续三子之中,长子秘,京兆太守;次子衜,上党太守;三子耽,官太常。羊续还与曹魏权臣司马氏家族关系密切。

羊陟:在任冀州刺史,惩治贪官污吏,治内肃然,为汉末清流领袖,也因生活俭朴,被士人敬为“天下清苦羊嗣祖”,仰若“泰山北斗”。

羊祜:羊祜(221—278年),字叔子,青州泰山人(今山东新泰羊流),西晋著名的战略家、军事家和政治家。

羊昙:东晋名士,泰山(今山东属)人,大臣谢安的外甥。淝水之战时,谢安使侄子谢玄以八万精兵,大破前秦大军九十万,天下震动。谢安死后,羊昙辍乐多年,郁郁寡欢,终生不再经过西州路(谢安故宅游乐之地)。一天,羊昙饮酒后沉沉大醉,不知不觉信马由缰经过某地,觉得似曾相识。问及左右,告知此乃西州门。羊昙感触前尘,伤感悲恸不已,一面以马鞭叩敲门扉,一面口诵曹植诗句“生存华屋处,零落葬山丘”,大哭而返。后人感其真诚而采入史述,羊昙因此而名重一时。此后,“西州感旧”便成为人们怀念逝者之代称。

羊献容:前赵晋惠帝皇后,洛阳陷落后,没于刘曜,立为皇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朝代皆为皇后的女性。生三子,皆有能名。

羊公:汉代名人,曾设义浆三年方便行人。一日遇一人饮迄,从怀中掏出一升石子,对羊公说:“你种了这石子,可以得到美玉,还可以得到漂亮的妻子。”羊公就把石子种了下去,果然长出玉来。邻居徐氏有一女儿很漂亮,没有订婚,因为她要讨一双白璧做的彩礼才许亲羊公知道了,便跪到种石子的地方去挖。果然得到五双白璧,欢天喜地送到徐家。徐氏一见就许了婚。结婚后,生了10个儿子都很有才。羊公后来做了宰相。

羊角哀:春秋时燕国人,与同邑左伯桃为友,闻得楚国国王招贤纳士,两人便结伴前往。中途值冬令时节,雨雪交加,饥寒难奈。左伯桃预感两人如此饥冻必死无疑,决意牺牲一己而成全友人。于是脱下寒衣并粮食交付羊角哀,命他继续上路,自己留下,最后冻饥死于空树之中。羊角哀历尽艰辛到达楚国,官拜上大夫。成名之后,他专程重访当年分手故地,启树找到左伯桃尸体,厚礼殡葬之后,随即自杀以殉友情,表明自己并非贪图功名而弃患难之交,乃是有所期待。古典小说《今古奇观》有“羊角哀舍命全交”回目,叙述情节有所虚构,但证之古籍并非纯属空穴来风,《中国人名大词典》即有羊、左两人事迹列入条目。

羊徽瑜,为司马师之妻;羊氏(平阳乡君)与其夫王肃所生之女,为司马昭之妻、司马炎之母。在司马氏集团代魏更替中,羊祜、羊琇等人立下了汗马之功。及晋立,羊氏“宠遇甚厚”。

复姓

羊舌赤:春秋时晋国中军尉,羊舌突的长子。时称他“铜鞮伯华”。孔子说:“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盖铜鞮伯华之所行。”即卒,孔子叹曰:“铜鞮伯华无死,天下有定矣。”

羊舌肸:春秋时,晋国贤者,羊舌突的次子。博议多闻,能以礼让国,孔子称之为“遗直”。

羊璿之:南朝宋国泰山人,与荀雍、何长瑜、谢惠连为谢灵运四友,常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名噪一时。

羊可立:明代官吏,河南汝阳人。字子豫,号崧原。曾制定《盐法条例》,官至太常卿。后为权贵忌恨,贬大理评事。死后祀入乡贤祠。著有《濯缨亭集》、《中台三疏》、《筠州诗卷》、《瑞阳日记》、《羊氏家乘》等传世。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11-14 07:26陈明媚[广西网友]IP:3406105588
    感谢荀卿庠努力整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羊姓和羊氏历史和演变过程。
    顶3踩0
  2. 2020-08-31 13:21⑩茡街頭[宁夏网友]IP:456272274
    很有趣文章!我从没有想过姓氏也有这么多文化底蕴到这篇文章让我对自己姓氏有了更深入认识。
    顶9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书迷作文 成长作文开头结尾 难忘的作文400字 春季的作文 奶奶作文600字 童年的作文怎么写 阳光作文800 观察日记的作文 快乐童年的作文 优秀的作文题目 编童话作文 作文第二次 人物的故事作文 作文400字写人 开心作文400字 中考作文主题 猫的作文300 观后感作文500字 纪念日作文 500字作文写人 写作文100字 全国作文大赛 小鸭子的作文 我的闺蜜作文 我明白了作文 雨 作文600字 作文照片的故事 300字想象作文 作文开头好句 感谢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