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不断巩固水污染治理成果 坚决保护好市民的“大水缸”治河护河让母亲河焕发出蓬勃生机

2020-12-17 21:00:01
相关推荐

“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市的深情嘱托。为了保护母亲河,近年来,我市通过多渠道、多举措,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黄河兰州段水质实现连年100%达标,且连续4年已经稳定达到国家Ⅱ类水质标准。

地下污水管网建成使南河道实现“通、流、绿、美”

为了保护水体环境,杜绝污水污染黄河,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我市从2008年开始,便组织实施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项目,共修建了近200公里的管道,我市地下污水管网的骨架初步搭成,2015年、2016年,我市不断加大管网建设,如沿黄河排除了43个排污口,南河道截流了23个排污口,也就是说,把原来直排污水全部接入污水管网。

目前,我市城市污水的收集率越来越高,所有的河道、黄河边都不允许排放污水,这意味着所有的污水都要进入到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

“现在的南河道,清亮亮的,太好看了。”家住安居小区的刘晓峰高兴地说。如今的南河道基本实现了“通、流、绿、美”。就是在冬季枯水期,我市还对南河道实施注水工程,使这里水流如常。

此外,按照国家和省上统一部署,我市还采取截污纳管、垃圾清理、河道清淤、企业整治等措施,完成左家沟、阳洼沟、甘沟等洪道的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并建立了长效监管监测机制。

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不断加大投入,提升能力,强化涉水工业企业监管。今年以来,我市还对26家涉水企业开展了帮扶检查,帮助企业查漏补缺。目前,全市所有涉水重点监控企业均已安装废水在线监测设施,现有工业企业排污口均已实施规范化整治措施,工业废水均经处理达标后才允许排放。

黄河治理由一河之治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转变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生命线工程。多年来,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一直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作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记者在兰州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看到,沿109国道建有水源涵养林,种植着香花槐、泡桐、红叶李等。而在河滩地、边坡及涵养林下,种植有怪柳、苜蓿、白三叶等等。远远望去,错落有致,带状与块状混交相结合,犹如花园一般。

如今,我市黄河治理已经从过去的一河之治,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转变。

2015年,我市率先制定了湟水区域、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框架协议和2015-2016年度湟水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实施方案,进一步扩大了流域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范围。为了保障流域安全,兰州、西宁、海东三市联手保障湟水安全。兰州、武威两市还签署了《庄浪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联防联控协议》。

目前,我市围绕水十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枯水期水污染联防联控、中央专项流域污染防治项目等四项重点工作,制定印发了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截至目前,我市黄河干支流水质各考核断面和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标,黄河干流榆中段、湟水流域红古段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稳步推进。

据介绍,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标准化建站工作,我市目前已具备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全分析109项独立监测能力。按照国家和省级监测工作方案,每月开展一次黄河兰州段国控、省控断面及主要饮用水源地监督性监测工作。同时也对支流大通河、湟水河、庄浪河、宛川河进行了监督性监测,提高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预警能力。

黄河兰州段实现24小时水质实时动态监测

黄河兰州段全长152公里,流经市区48公里。按照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要求,兰州市共设有水质考核断面6个。目前,黄河兰州段设置有3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分别为新城桥水质自动监测站、什川桥出境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湟水河兰铝取水口水质自动预警站,实现了上下游24小时水质实时动态监测,3座水质自动监测站上交国家由第三方运行,其数据与国家、省上、市级监控平台相连,并实现数据同步上传。

2019年,黄河兰州段地表水水质标准达标率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兰州市地表水水质总体良好,黄河干流扶和桥、新城桥、包兰桥、石川桥均为Ⅱ类,水质状况为优。我市饮用水水源总取水量为20217.49万吨,年达标供水量为20217.49万吨,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资料显示,近年来,根据自动监测站监测数据和我市每月人工实验室监督性监测数据显示,黄河兰州段水质考核达标率均为100%。

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提供全面系统的基础资料,杜绝污水流入母亲河,我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调集精兵强将全力开展了流域污染源排查工作。调查员们走岸线、穿草丛、钻涵洞……全面摸清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环境及污染现状底数,为制定一河一策、一源一策,科学治污、精准治污、系统治污提供支撑。

从监测数据上来看,经过这些年的持续治理,黄河兰州段水质连续4年稳定达到国家Ⅱ类水质标准,属优质水体。下一步,我市还将稳步推进“水十条”,积极开展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巩固水污染治理成果,坚决保护好广大市民的“大水缸”。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吕晟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人生的作文 独处作文 磨砺作文 烤鸭作文 星火作文 作文梦想400字 值日作文 禁毒的作文 批改英语作文 身边人的作文 千字作文 旅行记作文 奋斗作文结尾 秋天英语作文 考研英语模板作文 我喜欢的动物的作文 友谊的英语作文 学会作文800字 作文赶集 描写心情的作文 最好的自己作文 写水的作文 机器人英语作文 漫画老师的作文 传承文化的作文 家的幸福作文 人的作文300字 家乡作文200字 作文猜猜他是谁 努力奋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