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抹不去的背影——纪念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逝世70周年

2020-12-17 22:35:01
相关推荐

他,以散文著名,情感真挚;

他,致力国学研究,恪守传统;

他,坚守气节和情操,忧国忧民;

他,老老实实地表现自己,爱憎分明;

他,是一部有温度的作品,常读常新……

——这,就是一个立体的朱自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自称“我是扬州人”。北京大学毕业后任中学教师5年,后终身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教授、主持国文(中文)系工作15年。

抹 不 去 的 背 影

——纪念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逝世70周年

仲 玉 龙

今年适逢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逝世70周年,先生的经典名篇、学术风范和人格魅力成为宝贵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财富,熠熠生辉。

一、“只有扬州可以算是我的故乡了”

(朱自清《我是扬州人》)

先生与扬州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

1898年11月22日,朱自清出生在江苏海州(今东海县);3岁随父迁到扬州府邵伯镇;两年后朱家迁居古城扬州,先后居住过7处地方,笔者都一一考证,唯安乐巷的故居保存完好,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风物繁华的绿杨城,滋润着先生淳朴的心灵;底蕴深厚的文化城,陶冶了先生细腻的情感;英杰辈出的历史城,造就出先生高亮的气节。先生在扬州生活16载,度过了童年和青年时代,启蒙教育从这里开始,人格特质在这里塑成。18岁毕业于两淮中学(省立八中,今扬州中学),获校长颁发的品学兼优奖,并考入北京大学。那年冬天,父母在扬州给先生与武钟谦完婚。笔者在北京大学档案馆查看得知:先生在北大读书时的成绩名列前茅。

在扬州,先生作新诗《秋》《小舱中的现代》;为俞平伯的第一部新诗集《冬夜》作序;作省立八中(今扬州中学)校歌;作长诗《毁灭》一节。先生家的祖茔、31岁就离世的妻子武钟谦和早逝的一儿一女葬在这里。“青灯有味是儿时 ”“儿时,便是忆的路的起点”。先生把扬州作为自己真正的故乡,时隔30年的1946年,在重庆写下《我是扬州人》。在《背影》《择偶记》《冬天》《买书》等多篇诗文中描写了扬州的景、扬州的情。扬州的民俗文化、美食文化、旅游文化、历史文化都从他的心中笔下流出。就在先生去世的前一个月,还托老乡顺带扬州的大麦面制食物。乡情最难忘 ,若不是刻骨铭心的记忆,怎能如此点点滴滴在心头。

——先生因扬州人生多了几分精彩,扬州因先生城市添了一分灵气。

二、“人才教育今发煌”

(朱自清《八中校歌》)

先生一直实践并撰文探讨中学国文教学。

1920年,先生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提前毕业,获文学士学位,在杭州、扬州等中学执教国文5年。

先生在《教育的信仰》等论著中提出:“用人格教育的方法,进行健全人格的培养。”“为学与为人,应当并重,如人的两足应当一样长一般。”在温州中学任教时写下的校歌至今仍在沿用。为母校省立八中作词的校歌,写出了先生对学子的热切希望,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先生在清华任教期间依然关心着中学语文教育:应邀到中学演讲,为中学语文教育编写教材。《欧游杂记》《伦敦杂记》大多连载在叶圣陶负责编辑的《中学生》杂志上。和叶圣陶合作撰写出版《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成为那个时期中学阅读教学研究的最重要的指导用书。——先生倡导的中等教育阅读教学观,对当下的语文教学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三、“国学是我的职业,文学是我的娱乐”

(朱自清《那里走》)

先生一生以文章为食。

散文的光环似乎掩盖了先生其他方面的才华,先生在古典文学、新文学以及文学批评、语文教学等方面,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先生一生共作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7种,190多万字,出版专著12本,遗著编入《朱自清全集》等。

自从北大求学起,先生受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宣传的新思潮启迪和就读时的哲学系主任胡适等人掀起的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革命浪潮影响,开始文学创作。起步于诗歌,写过小说《别》《笑的历史》。先生执教清华23年,开讲李杜诗、文学批评、中国新文学研究、歌谣等十八门课,担当起中国文学学科筚路蓝缕的探索与教学。

先生对国学情有独钟。先生认为“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文化”,教学之余开拓研究国学,立足现代,挖掘普及中华优秀文化遗产。历时三年多于1942年出版《经典常谈》,系统介绍数千年文化典籍的精粹。《诗言志辨》最能体现他“谨严而不繁琐,专门而不孤僻”的治学特点,被公认为中国古典文学批评和现代学术经典之作。

先生是一位现代诗人。先生一生作新诗60多首,对新诗的评论和研究贯穿一生。和叶圣陶、俞平伯创办第一个诗歌杂志《诗》月刊, 1919年2月发表的处女作《睡吧,小小的人》传诵北大,长诗《毁灭》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忧愤和对光明、对美的憧憬。“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先生的散文诗《匆匆》成为惜时奋进的的警醒篇。《雪潮》《论中国诗的出路》等专著对新诗理论建设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先生的散文贮满诗意。谈论中国现代散文,没有不提先生名字的。《绿》《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脍炙人口,一直为人们所推崇,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成为镶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现代散文家李广田说:“《背影》一篇,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在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先生推崇杂文。先生说,杂文是“春天的第一只燕子”。写作出版的杂文集《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语文影及其他》,慎思明辨,破旧立新,为新时代助威呐喊。

——先生致力于普及传统文化,成为学术研究与散文创作的一代宗师。

四、“只要人心不死,最后的胜利终久是咱们的”

(朱自清《北平沦陷那一天》)

爱国情怀如同一根红线贯穿先生的一生。

“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先生读高中时就参加抵制日货、义卖国货爱国运动,在北大求学期间满腔热情投入新文化运动。

“要建红色的天国在地上!”先生作《血歌》《维我中华歌》《绥行纪略》《新中国在望中》,痛斥列强欺凌、独裁统治,热情讴歌中华民族英勇抗日、浴火新生的战斗精神。冒险参加李公朴、闻一多追悼会,作演说,写挽诗说“你是一团火”,担任 “整理闻一多先生遗著委员会”召集人。1948年6月18日,不顾极其严重的胃病,仍与110位师友在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名,退回面粉票证。“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别了,司徒雷登》)

——这就是先生爱国爱民的高贵品格,这就是先生超越自我的浩然气节!

五、“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

(朱自清《论诚意》)

先生既“论自己”也“论别人”。

先生一生都在奔波,在精神和学术上充实自己,在物质生活上仅能维持清贫。大学毕业的那年,当去父亲为他结婚时做的、《背影》里提到的那件紫毛大氅,正好买得一部新版的《韦伯斯特大字典》。1940年,在西南联大时,昆明物价飞涨,为筹措续弦陈竹隐和孩子们回故乡成都生活的路费,先生甚至卖掉在英国访学时买给新妻的留声机和两本音乐唱片。“受了道德律的压迫”,常常分析自己“狷的一面”,奉行葡萄即人生的“刹那主义”思想,告诫人们要善于捕捉、把握事情正来的时候。内忧外患,尽瘁于教书写作......拖垮了自己,先生的苦日子一点也不匆匆,而自称是“最易满足的人”。

先生的《背影》《儿女》《给亡妇》《父母的责任》等至情之作,在读者心中唤起了一种道德伦理感,人们总能从中找到共鸣。今年3月,笔者和先生的嫡孙朱小涛在南宁从先生大儿媳傅丽卿、大孙子手中接到捐赠给扬州朱自清故居的、先生在1948年5月写的家信,以及陈竹隐送给傅丽卿的一块手表,顿时领悟到,什么是“儿女情长”!

先生既“注意大节,也十分注意小节”。家人从学校院子里捡来一张旧桌供切菜用,不让乱拿;孩子取学校堆在家门口的黄泥玩,他也不许。先生在日记里常常自责授课的错误,认为“惭愧之至!”下次上课时必改之。为《荷塘月色》中的月夜蝉声引发的争议,他请教、琢磨了20年,而作《关于“月夜蝉声”》予以解释证明。笔者在西南联大蒙自分校博物馆里看到这样一段介绍:“文法学院决定迁回昆明,中文系主任朱自清先生负责繁杂的迁校事务,朱自清先生处理得井井有条,从容不迫,一如他怡静沉稳的散文一般。”

——先生“为己”为儿为夫为父为师为人,都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处理问题,处处感人至深。

六、“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

匆匆而去,背影长留。

1948年8月12日,先生因劳作和胃病离开人世,走完了生命中最闪光的路程,留下那“不毁灭的背影”(沈从文),人们追慕先生、怀念先生。

清华大学成立朱自清先生治丧委员会并破例降半旗致哀,社会各界纪念诗文至今不辍。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的徐葆耕说:“先生是有弱点的,但没有污点。说先生是二十世纪的圣者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1953年,时任国家文化部长的茅盾先生为《朱自清文集》作序;1998年,12册《朱自清全集》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6年,经教育部新编定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选用先生的作品有《春》《背影》;人教版高中必修2第一课为《荷塘月色》。在中学有限的课文课本里,能选用一位作者的一篇作品就了不得了,何况先生有三篇!先生的《背影》等还被选入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区教材。

扬州、昆明等地保留着先生的故居(旧居),供人们凭吊。清华大学、扬州中学等地矗立着先生的雕像,供人们瞻仰。“清芬正气传当世,选释诗篇激后昆”,传承和弘扬“朱自清文化”方兴未艾。扬州中学(树人学校)“朱自清中队”和云南师大(西南联大师院前身)“朱自清班”成为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集体。“朱自清散文奖”“朱自清文学奖”“朱自清小荷散文奖”,先后在扬州、清华大学、东海启动评选,致敬先生的散文精神。2015年起,以“阅读成就梦想,书香美丽扬州”为主题的“朱自清读书节”,引领扬州市民用阅读装扮更美好的明天。笔者见证了那景、那情。今夏,两岸在台举办“追忆文学中最动人的背影”活动,回忆先生在岁月中留下的雪泥鸿迹和文化背影。

这是先生人格的力量,也是文化的力量。

——朱自清的背影高洁清朗,“朱自清文化”空间日益扩大!

(作者单位 扬州市文物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中的变化作文 难忘的一幕作文800字 秋游作文六百字 意志力的作文 我爱小白兔作文300字 2018年全国二卷高考作文 我是一朵花六年级作文 论读书的重要性作文 英语作文连接语 最熟悉的人作文五百字 国庆爬泰山作文 密码作文800字 禁毒征文600字作文 晚霞的作文350字 关于变革的作文 暑假作文50字 高考满分作文好句 绿豆生长过程的作文 我与书的故事作文400字 作文加赏析 参观云南省博物馆作文 我眼中的美800字作文 写一种动物的作文300字 快乐的一天作文300字三年级 妈妈的一天作文200字 打屁股机作文 简短作文素材 写酒的作文 写猫的作文 阅读为主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