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非遗瑰宝女匠人 | 蒙古族服饰传承人:其其格

2020-12-17 23:25:01
相关推荐

非遗文化民族瑰宝

传承生生不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它激发着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传承人,历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文化历史的伟大创造者。他们以自己的信念与执著,挽救、保护、传承着濒临消失的活态文化,每个人不平凡的经历,演绎着让人感动的故事。

下面,让小北带你一同去聆听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非物质文化遗产乌拉特服饰传承人——其其格的故事、感受女性的风采、了解古乌拉特文化的魅力。

〖★乌拉特服饰传承人其其格★〗

1977年9月其其格出生于乌拉特前旗额尔登布拉格苏木巴音温都尔嘎查一个牧民家庭,12岁开始随姥姥及母亲巴德玛学习缝制蒙古袍及刺绣,又深受大环境的影响,酷爱针线活,20岁成为当地有名的针线活能人,姥姥的针线实物十分受当地百姓的青睐,那些珍贵的实物在动荡的战争年代由于搬迁被丢失,自己手里留存的一部分实物也在文化大革命中没收。但是从小学会的技艺保留在脑海里,在妈妈的引导下一直没有间断过针线活儿,在自家办作坊,制作蒙古服饰,特别是手工技艺超强。

其其格与学徒向母亲巴德玛学习服饰制作技艺及民俗活动的服饰搭配方法

2001年,其其格在街面上开了一家服饰店,招揽生意,每次收徒3名,手把手传授传统制作技艺,并在民间民俗活动中注重群体的着装,每次的大型活动中为大家提供服饰及装饰做宣传,尤其近年来进校园宣传传统文化活动中注重让学生穿戴蒙古族服饰,让孩子们从小有个民族概念,培养热爱民族文化的氛围,从思想上提高意识,借助传习所的平台准备做大做强作坊,培养更多的传承人。

其其格组织队员参加乌梁素海冰雪节乌拉特服饰展演

其其格带领模特表演队在福建博览园展示乌拉特服饰

1989年其其格只有12岁,从没有间断过制作服饰行当,2001年她在祖辈和民间艺人手里学到了这个手艺,招收学员,经常向民间老人请教,尤其是从自治区级传承人格利玛那里学到了民间百姓服饰讲究及制作方法,并带领群众在大型活动中做宣传。当今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概念比较淡薄,针对这些问题,她主动与学校联系,专门设立兴趣课讲解,为幼儿班的学生缝制小马甲,培养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同时,积极配合乌拉特前旗非遗中心每年参加乌梁素海冰雪节、大型西部歌会、文化和自然资产日等活动,组织群众参与服饰展演和比赛,并提供大量的服装、配饰参展。

其其格在乌拉特前旗蒙古族幼儿园为学生们穿小马甲,该幼儿园每天早晨举行升旗仪式,在她本人的说服下,学校决定升旗仪式必须穿民族服饰,以增强学生们的民族情结。

其其格为了民族服饰文化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2016年3月,她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开展的传承人招生班,在缝制技艺中学习到各民族文化的不同特点和弘扬本地区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回来之后,她不断加强学习,到外地挑选优质绸缎布料,从颜色、花样、质量上严格把关,不断创新,制作技艺比以往更加先进,设计出来的服装也更加新颖。

其其格讲述乌拉特服饰特点及祖辈传承下来的手工制作过程

布丝瑰行动计划

从古至今,制作蒙古族服装服饰者,也多是女性。为了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促进女性成长、进步和就业,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启动实施“布丝瑰行动计划”。

布丝瑰:在蒙古语中,包含女性和服饰的双重意思。寓意:用“布”和“丝”制作民族服装服饰瑰宝。内蒙古妇联实施“布丝瑰行动计划”推动蒙古族服饰时尚化、生活化、品牌化、产业化,从而带动更多女性就业增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发起的“布丝瑰行动计划”展示活动——“丝路绣梦 巾帼匠心”内蒙古民族服装服饰艺术精品展示及文化研讨交流活动将于9月中旬在法国巴黎上演,展示来自蒙古族不同地域的70多套服装服饰,展示草原文化的灵光与柔美!

今天,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蒙古族服装服饰文化将搭上时代的快车,走向世界……

来源:河套女性

本期小编:Anny、木矛木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父亲节祝福语作文 迎国庆贺中秋作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渴望什么作文500字 我心中的一幅画作文 写一篇关于新年的作文 童年的回忆作文四百字 西湖游记作文400字 新年感悟作文600字 关于写人的作文五年级 关于诚信的作文400字 我的同学作文好开头 可爱的小狗作文100字 河源的变化作文 2050年的地球作文 今年吉林高考作文 难得这样作文600字 走进大自然作文600字 成人高考专升本英语作文 我有一个梦作文600字 我爱我家作文450字 快乐春节500字作文 母亲让我自豪作文 写去哪里玩的作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 什么也是一种幸福作文 今年中考的作文是什么 关于冬的作文600字 有关科学技术的作文 五一见闻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