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老北京人的中秋节

2020-12-18 00:35:01
相关推荐

要说这中秋节,老北京还习惯叫它“八月节”、“果子节”。中秋一词始见于《周礼》:“中春昼,鼓击士鼓吹豳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中秋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自宋代以后日渐盛行,成为举国的民俗节日。而在旧京城,中秋节是和春节、端午节并重的民间三大节日。

月亮东,圆似灯,一层一层往上升。多烧香,多供酒,一家大小庆一宵。月亮斜,中秋节,又吃月饼又供兔儿爷。穿新袜,换新鞋,也跟奶也跟姐,上趟前门逛趟街。

这首老北京中秋的民谣,生动地反映了当年百姓过中秋的热闹场景。烧香、供酒、月饼、兔儿爷、新衣裳、逛前门大街……简单几句就给我们勾勒出一幅老北京中秋节的巷陌民风景象。

中秋节的大事——拜月祭祀

现如今中秋节有三天假期,其实早在过去,从八月十三到十五,也是中秋假期的时间。可见从官方到民间对八月节的重视程度。因为这八月节是阖家团圆,拜月祭祀的日子。

古代帝王早有春风朝日,秋风夕月的礼俗,民间也有中秋祭月之风。明世宗大兴土木修建夕月坛(今北京月坛),专供朝廷祭月。清朝皇帝亲临或派官员前往月坛行祭月大典外,还在乾清宫设宴、摆供,举行盛大的祭月活动。

祭月的地点在御花园。院内东向立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摆有鸡冠花、毛豆枝和鲜藕;屏风前设有一张八仙桌。苑洪琪的《清代宫廷庆中秋》:“供桌上摆月宫符象,还要一个直径五十五公分、十斤重的大月饼。月饼上印有‘郁仪宫’字样及玉兔捣药图案。

大月饼左右各摆一三斤重的月饼,摆各样小月饼数盘,摆酒、茶数盅。供桌上还要摆应时鲜花和应时鲜果。月供摆毕,燃香。皇帝、皇后等人依次对月光神码行礼。香尽,焚月光神码,撤贡品。将十斤重大月饼精心包装,储至当年除夕夜,全家分吃,谓之“吃团圆饼”。三斤重大月饼切成数块,连同小月饼、“莲花团圆瓜”、鲜果等分赐妃嫔、文武廷臣、太监及宫女等人。”

早年间,京城人家逢中秋也要摆上“月亮马儿”进行祭拜。而且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传统。

那民间又是如何祭月的呢?民间中秋节白天要打扫庭院,预备好供品。晚上在院中摆放供桌,摆放一些石榴、夹竹桃、仙人掌、霸王鞭等果木盆花。《老北京的中秋节》中描写有摆供细节:“将请来的‘月亮马儿’立于供桌后的;有把刻有蟾宫玉兔图案的大月饼(团圆饼)插在木架上,当作神位,放在供桌中间。

供品有各种月饼(“自来白”除外)和鲜果,如苹果、柿子、葡萄、石榴、晚桃、九节藕和切成莲花瓣形的西瓜等(梨除外)。其中柿子、苹果成对供,寓意“事事平安”;桃和石榴成对摆,意为“桃献千年寿,榴开百子图”;枣和栗子则撒于苹果、柿子之间,取“早早平安”、“利市”之意。

供桌外层设香炉、蜡扦、花瓶,蜡扦上插红烛,下压敬神钱粮(黄钱、元宝、千张)。花瓶内分别插上带枝的毛豆和红色鸡冠花。一般家庭供月时,由家中的女长辈(女家长)主祭,先向神位(月亮)上香,三叩首,然后全家女成员按辈分,再行三叩首礼。”

除了拜月祭祀,京城的人们也有中秋赏月之俗。中秋节恰逢气候适宜的秋季,人们在自家赏月之外,还经常去公园踏月游览赏月。“盖月虽每望必圆,公园虽每日可游,而风味则绝异”。中秋赏月听戏也是民间一种情趣。应节戏有“天香庆节”“嫦娥奔月”“桂影广寒宫”等。此外,中秋全家赏月游戏也不可少。在《红楼梦》七十五回就描写了中秋夜在凸碧山庄赏月,贾母带领全家击鼓传花的情景。

中秋节的美食——月饼

但凡过节,肯定离不开吃食。中秋节的主打食品就是月饼了。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和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均提到过“月饼”。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等同时存在。作为一种面食,并未明确与中秋节有关系。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北京民俗博物馆编的《老北京传统节日文化》中认为“真正明确提到中秋月饼的是明代文献。田汝城《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康熙乐事》记载‘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

明代《酌中志》卷二十记载:“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啖,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饼,仍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

旧时过中秋节吃月饼,全家要分而食之,凡家庭成员必各有份,不在家者也要留出,不能遗漏;有的月饼会留至当年除夕夜,全家分食之,亦是取团圆之意。

中秋月饼属于旧京饽饽铺的应时糕点,每年农历八月份起,饽饽铺就开始出售月饼了。其中以前门正明斋、东四牌楼芙蓉斋、东四北段芳斋、西单牌楼北的毓美斋、地安门外桂英斋最富盛名。

《燕京岁时记》记载:“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那时的中秋月饼,特指“自来红”“自来白”和“团圆饼”,既是供品,也是礼品。后来常见的还有提浆月饼、翻毛月饼、酥皮月饼等。

自来红月饼烤色较深,青一色的白糖、冰糖、果仁为馅,外皮上画一黑红色的圆圈,圈内用针扎上几个小孔。

自来白月饼是用精白面烤制的什锦馅月饼,有枣泥、澄沙、豌豆、山楂、白糖不等,外皮纯白。有红色小戳记号,标志着馅的类别。

月饼不仅自家人享用,中秋节以月饼馈赠亲友也是至今延续的北京民俗。每到中秋临近,北京城大街上拎着各式包装鲜艳的月饼礼盒的人时常可见,有亲友间拜访的,也有公司业务联络感情的,有时赶上开车送月饼的人过于集中甚至造成北京的交通堵塞。各单位中秋节给员工发月饼的也不在少数,不论你是否爱吃月饼,总觉得咬上一口月饼才算是过了个中秋节。

提浆月饼所谓“提浆”就是熬糖浆,另外在皮面中还要加入一定比例的大油,起到酥松的作用。其馅料主要有冰糖、青丝、红丝、玫瑰、青梅等。其特点是外皮油润细腻,松软适口,耐贮存。

翻毛月饼外表看起来像普通的酥皮点心,但其馅儿却是北方风味儿,内有椒盐、桂花、八宝等。此外,由于外皮层次细密,面皮与油酥层次多,可以轻易见到一层面皮一层酥,其他酥皮点心却做不到这一点。

旧时人们过中秋也是习惯互赠月饼,北京各区县地方志几乎都有类似“十五日,亲友宾主各馈月饼。”的记载。今天的月饼,品种馅料更加齐全,除了传统莲蓉、五仁、枣泥等外不断推陈出新。小小的一块月饼,不论什么馅料哪种口味,都体现了中国人对亲情、族亲与友情的重视。

京城最热闹的地方——果子市

咱前面说了,老北京的中秋,俗称“八月节”或“果子节”。京西有句农谚:“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农历八月正是收获的季节,各种新鲜果品纷纷上市,京城里一派繁荣喜庆。

《春明采风志》里有“中秋临节,街市遍设果摊,雅尔梨(原文)、沙果、白梨、水梨、苹果、海棠、欧李、鲜枣、葡萄、晚桃,又有带枝毛豆、果藕、西瓜。”

《京都风俗志》载:中秋节前三、五日,通衢大市,搭盖芦棚,内设高案盒筐,满置鲜品、瓜蔬,如:桃、榴、梨、枣、葡萄、苹果之类,晚间灯下一望,红绿相间,香气袭人,卖果者高声卖鬻,一路不断。尤其是前门外和德胜门内果子市,节前夜市,通宵达旦。果商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今日是几来?十三、四儿来!您不买我这沙果,闻香的果来!哎,二百的四十来!”

过去前门东的果子市,八月十三、四两日灯火如昼。现在,这些秋果超市里都买得到了。但同时那份过节的喜悦是否也冲淡了呢。

孩子们的最爱——兔儿爷

“兔儿爷”是老北京中秋节俗的标志之一,是一种人身兔面的泥玩具,说是“兔面”,也不完全是兔脸,只有嘴是三叉形的兔唇,其它部位更象人脸。兔儿爷的起源已难考证,至少明代就已经流行了。纪坤《花王阁賸稿》:“京师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

清代此俗更盛,兔儿爷的品种也更多,一般形象都是金枪红袍,雄踞在黑虎、白象、麒麟等身上,讲究的还有张伞盖或背插纛(音“倒”)旗的,像戏台上的武将,猛一看,威风凛凛,细看却是以性情温顺见称的兔子,令人忍俊不止。民间艺人别具慧心的创造,兔儿爷也逐渐成为孩子们过节的玩具。

在早年间,中秋节前半个月,东安市场、前门五牌楼、东四、西单等地,都有售卖兔儿爷的摊子,摊上架设数层楼梯式的木架,逐层增高,上面摆满大大小小的兔儿爷,人称“兔儿爷山”,兔儿爷是京韵文化的代表,为中秋团圆佳节,增添了烂漫色彩和欢乐气息。

转自《北京日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爱国情怀作文800字 女生被打屁股的作文 消防安全在身边作文 我开学了作文300字 感悟类作文600字初中 奋斗青春励志作文800字 窗外作文600字初二 春雨作文400字左右 高中语文作文多少分 爱国作文300字左右 我理想的职业 英语作文 我学会了350字作文 生活的启示600字作文 我学会了作文350字 让道德之花绽放作文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作文 奇妙的想象作文200字 生活需要友情作文600字 介绍自己的家英语作文 美丽的瞬间600字作文 家乡美食作文300字 感恩母亲作文800高中 幸福作文唯美开头结尾 读懂为话题的作文 包粽子的方法作文 被男友打屁股作文 一封书信作文 做灯笼作文500字 作文簿的读音 月亮作文600字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