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古代最牛补习班:宰相云集 诗鬼奴囚同班

2020-12-18 01:50:01
相关推荐

作者:李艳艳

1

前些日子,微信群传着一张照片,张小龙,马化腾,雷军,刘强东等十几位牛人大咖,围坐在一起,弹幕显示着每个人的本科就读学校,个个都是985院校……

看着这张照片透过屏幕散发出来的牛气,不由人感叹,师出名门,身出名校,人脉和发展的圈子,的确不一样啊!

感慨之余,不由想起了古代历史上,也有两位老师,他们曾经办学带过的班中,也有一个名相频出,牛人云集的班和一个诗鬼诗奴诗囚同学的班,我们姑且称他们为,史上最牛补习班吧。

2

公元589年的春天,来得稍微有点儿迟,“东风不予陈郎便”,南朝陈主人陈叔宝,被杨坚取而代之了,后者成了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

既然号称“文帝”,就要广招人才,大兴文化。于是,一纸诏书,天下遍传,朝廷招贤纳士,重用人才。

山西龙门,老王家,得知消息后,全家人热血沸腾,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当官又博学的老爹王隆,最是兴奋不已,自己多年注重家庭教育,现在吾家有儿初长成,也该让他们小试牛刀的时候了。就让十九岁的长子王通先出去试试锋芒吧。

于是,怀揣治国济世理想的王通,拿着自己呕心沥血的作品《太平十二策》来到洛阳,拜见隋文帝。他此行的目的是想“致君尧舜上”,行仁政,明王道,解万民于战乱未平的水深火热之中。

策论是真好,但这人,做帝王师,也太嫩了点儿吧,还没有太子大呢!打量了一番王通,隋文帝开口说话了:“这样吧,你先到基层锻炼几年。”他被安排到了四川任一个小官。

什么?大张旗鼓地求贤若渴,“贤”来了,却这般怠慢敷衍!算了,若为谋生,家门口办班就能过日子,何苦费心费力跑去四川?此处不留爷,爷回老家去。

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收拾好自己的作品和行李,回了龙门老家,在一个叫白牛溪的地方办起了一座私塾。他家学渊源,又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儒学,学问精深,教学有方,早就是远近闻名的优秀教师了。

果然,招生广告一打出去,众多慕名求学的才子蜂拥而来。经过笔试和面试,王老师在招收普通班的基础上,又特招了一个尖子班,所有的课都由他和年少仍然就学在家的弟弟两人上。

某天上课时,王老师随口问同学们,你们有梦想吗?你们的理想是什么?

一个比王老师还大几岁的年轻人,“腾”地站起来,铿锵有力:“老师,我的理想是要辅佐明君当宰相。”

“哦,有志气,魏徵,你要好好努力。请坐。”王老师心头掠过一种喜忧参半的情感,喜的是这小子和半年前的自己一样,满怀着丰满的理想,忧的是眼下当局混乱,辅佐明君,明君在哪儿呢?

“下一个同学,你来说说你的理想。”

“老师,我要当御史,让天下没有被冤屈的人。”

“法度是行仁政的基础,你很有抱负,但要一直记得你的理想。”也许担心他名字中的一个字会淹没了他的理想,王老师不由谆谆告诫这个名叫杜淹的学生。

同时在心里不由嘀咕:你老爹也真是的,家国飘摇,风雨如晦,还给你和你侄子起的那名字。

杜淹的侄儿名叫杜如晦。他们的名字是有点不同,但叔侄二人的才华和未来成就,却是王老师早就料到了的。

“房玄龄,你来说说你的理想?”

“老师,我要学习您的《太平十二策》,好治国安邦。”

王老师心一热,眼窝一湿,“唉,如今这乱世,我的太平之策无用处啊!”

“老师,那有军事才能,行不?”一个声调不高却很自信的声音,从教室后面传来。王老师循声望去,是英气逼人的李靖。

“现在这世道,不是才能的事,而是朝廷,它根本就不用你的才能!”王老师痛心疾首,欲说还休。

“军事才能,安邦定国,智慧计谋,治国济世,我要另寻明主,当国之重臣。”一个形容憔悴,面带悲戚神情的少年,站起来掷地有声。

众人转头望去,原来是不久前父亲被逼死,转来插班的薛收。很显然,他还没有从丧父之痛中缓过劲来,显得有些少年老成,满目沧桑。

王老师心情复杂,目光怜爱地看着薛收,鼓励安慰了一番,让他坐下了。课堂气氛一时有点沉闷,陷入了秒尬,但王老师很快就反应过来,不能再继续谈论理想这个话题了,现实伤人啊!

“下面我们请小王老师来给大家分享一首他的诗文新作吧。”王老师对学生们说,然后转身走到教室后边角落,默念:三分钟,调节呼吸、重新建设心理。

3

掌声雷动中,小王老师轻快地走上讲台,提笔刷刷地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首诗,课堂上的气氛,在学生们的念诗声中,顿时又热烈了起来。

诵读环节过后,小王老师激情飞扬地讲了起来。学生们沉浸其中,感觉老师的语言像豆子一样,从高处落下,在地上唰唰生长。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种子落地生根的感觉。

刚才谈理想而在大家心头产生的阴霾,一扫而光。同学们的眼前似乎展现出了一片原野般辽远壮阔的未来,春和景明,海晏河清……

都是这首诗带来的效果!这首诗,就是开拓隋唐诗坛新气象的No.1《野望》,作者就是讲课的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小王老师,王绩。他是王老师的亲弟弟。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唉,人比人,活不成,这老王家,不知哪年烧得高香,坟上冒青烟,老虎不生狼儿子,从爹到儿,一个比一个厉害,后来的孙子更牛气。

年纪轻轻,随便出手,一篇《滕王阁序》天下皆知,名扬千古。让当时死气寂静的文坛,扬波起涛,汹涌不已,余韵历经几千年,还涟漪不止!

王隆,王通,王绩,王勃,王质……从人才辈出的这一家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家学渊源,什么是家教传承,什么是文脉昌盛,什么是祖宗功业!

哪里有什么早烧高香,坟冒青烟,不过都是代代辈辈,勤学不辍,相伴相学,互相砥砺而已。这样刻苦好学的一家人,办学办班,岂有招生之忧?不挤破门槛才怪呢!

这样的老师,心中岂能没有“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兴奋和喜乐,岂能没有“为国育材”的责任和自豪。难怪《三字经》中有一句:“文中子,及老庄。”这个文中子,就是王通,说他比得上庄子,可见,其品行和学养,厉害得不一般。

最后,来看看这一届毕业生吧,杜淹、房玄龄、李靖,哪个不是在李渊李世民父子组合开创的基业中,功勋卓著,供像凌烟阁,出将入相的呢?

薛收更是李世民麾下“十八学士”之一,只是他未及拜相入将便英年早逝(33岁)。事后多年,李世民对他怀念不已,多次对房玄龄说:“收若在,朕当以中书令处之。”

4

白驹过隙,转眼二百多年过去了,时间进入到了中唐时期。此时的大唐,如人过中年日过午一样,出现了各种“疾病”,盛唐炽热的光芒已不再,政令废弛,百业凋敝,乱象丛生,黑暗一片。

文坛上,曾经光芒万丈的唐诗,衰落凋零,苟延残喘。诗人也不再如大唐盛世时一样层出不穷,牛人云集,而是稀拉零落,困顿不继。有几个才华出众的诗人,穷得都快吃不上饭了。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日子过得很艰难。一个官至五品的朝廷命官,堂堂教授兼作家韩愈,都不能让妻儿丰衣足食,“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老子兼职,办作文培训班去了。

小广告一发,呼啦啦,前来拜师,投其门下者多不胜数。为了不砸自己的招牌,每招一个学生,韩老师都要亲自测试和面试,让他们先交一篇以前的文章,再当场做一篇,体裁不限。

别说,这条件下招来的学生,还真没有假冒伪劣的,不是俊才就是英才,大大保证了韩老师作文培训班的质量。一时间,培训班英才辈出,名扬四方。

只是,本想办班赚钱的韩老师,没料到,许多有才的学生,比自己还穷,有的简直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还要他倒贴接济呢!不帮咋办?不忍啊!谁让这些家伙都那么有才呢!

也不知是哪个乌鸦嘴说的“韩门子弟多寒门”,真想揍他一顿,诬我财运。好在,这个作文培训班,终于坚持下来了。

今天,培训班学员要毕业了,他要求每个人都必须上交一份自己的汇报作业。此时,坐在“名师大讲堂”里的他,正等着收学生们的作业。

第一个交作业的是皇甫湜(shi),他擅长散文,为文奇崛,能深刻领悟韩老师的作文风格,颇得老师赏识。因此,平时多少有点儿小骄傲。

韩老师认真看了他的文章,颇为满意,但还是提醒他,奇崛可以,但要让多数人能看懂,这点,你要向白居易和李翱学习。

“向谁学,也不向白居易学。那小子写得像大白话一样,有什么好呢?”皇甫湜在心里不服气。因为,他忘不了一件事。

东都留守裴度,要请白居易为“福先寺”写碑文,皇甫湜知道后,生气地对裴度说,我就在跟前,你不请我写,却去请外地的白居易,以后,你不要再让我写任何东西了!

裴度连忙致歉并隆重地请他写碑文,他喝了许多酒,酒至酣处,提笔立就,惊倒众人。但从此,他就和白居易较上了劲。

第二个交作业的是卢仝(tong),他的汇报作品是《有所思》。韩老师一目十行,当看到“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一句时,不由瞪大眼睛,反复吟诵,笑了,不愧是“初唐四杰”卢照邻的孙子啊,毕业通过!

第三个交作业的是比韩老师还年长十几岁的孟郊,他家境贫寒,生活困难,韩老师就让他帮着做些收发作业和通知之类的助教工作,以此给他发点生活补助。

孟助教学习和工作态度极为端正,治学严谨,写诗作文,苦思力锤,为此,爱开玩笑的同学们给他起了个绰号“诗囚”。他的作业《游子吟》和《登科后》都是众口相传的范文。其中名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尽显成功人士的嘚瑟劲。

一看孟郊交上了作业,贾岛急忙把自己的作业也交了上去。这个穿着一身僧袍,越发显得瘦小单薄的和尚,此时还没有还俗。

他学习刻苦,“一日不做诗,心源如废井”,做作业更认真,“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为此,同学们送他绰号“诗奴”。他得优的诗文很多,比如妇孺皆知的《寻隐者不遇》……

还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他和老师相遇的幸运句,而“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剑客》)是许多满怀抱负,宏图未展之人共同的心声。

他和孟郊,在写诗、爱好、交友、为人和经济状况各方面都很相似,因此被人合称为“郊寒岛瘦”。

第五个上来交作业的,是一个豪气冲天如江湖汉子的人。他曾因酒后杀人而逃亡,遇赦后发奋读书,韩老师因为喜欢他“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一句而收其为徒。

此人名叫刘叉,看名字就不像平常人。此时的韩老师,不会想到,就是这个“绿林好汉”般的学生,几日后告别师生回家时,偷走了他为人写墓志铭赚来的润笔费,还大言不惭地留言:“你阿谀死人得来的钱,还不如给我活人做生活费呢!”

……

最后上前交作业的是一个小伙子,他体型瘦弱,脸色苍白,忧郁的眼神中有一股凛冽之气,交给韩老师作业后,他就站在一边等待老师评判。

韩老师清了清嗓子,读出了声: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好!好!”韩老师不由地喊出了声,继而又高声诵读起来: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李贺

老师一向持成稳重,今天这是怎么了?学生们虽然也感觉到这首诗的妙不可言,但还没弄懂妙在何处时,就听老师连声叫好,便都一齐望向老师,再转向作者,继而面面相觑,才来几天的这小子,谁呀?

这家伙简直不是在用文字写诗,而是用文字画画啊,画出了边塞战场,将士们浴血奋战的豪迈悲壮。看他那鬼斧神工的面容,加上他诗词里的鬼怪意象,经常互取外号的同学们,突然,就明白了他是谁。

这是大名鼎鼎的“诗鬼”李贺——那个因父亲名字中有“晋”字而不能考进士的倒霉蛋!他的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顶别人千百首诗啊。

5

最后离别的时候到了,长亭外,古道边,韩老师在一一地送别他的学生们。

“老师,此去久别,不知哪年才能相见,临行,学生们还想再问最后一个问题,不知可否?”

“问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总是那么耐心,循循善诱。

“老师,大唐帝国,百年前有‘诗仙’‘诗圣’‘诗佛’,现在有‘诗豪’刘禹锡,‘诗魔’白居易,您门下有‘诗囚’‘诗奴’‘诗鬼’,是不是这些名称,意味着大唐诗歌的末路?”

“不要胡说,诗歌弱了,我们不是还有散文吗?大家振作起来,一起努力古文运动,未尝不可”。韩老师强打精神,鼓舞众生。

“好,我们一起努力!”众生击掌欢呼,再次拜别老师,踏上各自的路途。韩老师背过身,擦擦眼角的泪,诸生,任重而道远,加油啊……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弱”,远方的远处,一个声音依稀传来,那是两百年后的苏轼致敬韩老师的赞语。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年级上册作文二单元 明孝陵游记作文 帮妈妈做家务的作文 关于旅游英语作文 关于野炊的作文 深秋的公园作文 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 享受快乐作文 给自己一个赞作文 我家的小猫咪作文 写民间故事的作文 写事的作文900字 心酸的滋味作文 放风筝作文250字 鸟鸣涧作文400字 2012年重庆高考作文 战胜自卑的作文 冬奥作文 迎接第一次月考作文 暑假英语作文50词 下雪了作文300字 拐杖作文600字 难忘的一句话作文200字 我梦想的大学英语作文 欢乐谷的作文 描写秋天桂花的作文 四川风俗作文600字 坚持的意义作文 关于观察日记的作文 压力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