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窑湾古镇的故事之二:纪录片《一条河 一座城》编导心中的窑湾

2020-12-18 03:55:02
相关推荐

在窑湾古镇,我格外关注到两件事。其一,据说窑湾自楚汉就是一个古营盘,驻扎军队。公元前209 年,楚王韩信建都下邳,东军营设在窑湾,按古老孙子兵法,实施自然水土工程,利用树木蔽体构成奇门遁甲八卦阵势。1139 年,岳飞率10 万大军驻窑湾,利用奇门遁甲八卦阵抵抗金兵南犯。1324 年10 月4 日,徐达和刘伯温率军25 万大军在邳宿一带与元军10 万铁骑决战,刘伯温利用奇门遁甲八卦阵势消灭元军。清道光年间,窑湾臧位高、臧纡青在窑湾利用古代军事地形,建造砖石结构奇门遁甲八卦迷宫阵,防犯太平天国军队进攻。在陆振球老师著作的《古镇窑湾》的书里,看到后人根据流传下来的说法手绘的一个古窑湾八卦地形图。从天空中俯视,偌大的古镇被整体塑造成一个八卦迷阵的样子,非常令人吃惊古人的智慧。可惜由于天灾被毁,也是人无法抗拒的事情。在我想象,古窑湾的这种地形结构如果继续“活”在今天,该是多么神奇。

但八卦迷宫阵应该是更复杂的一种迷宫,所以当外犯的敌人入侵时,它能很好地抵御侵略。《射雕英雄传》里黄药师设置的桃花阵,大体也应是这个意思吧。可惜今天是看不到古代人的这种智慧创造了。我们在现场,只看到了后期重建的窑湾幸存的两条老街,周围林立的是仿古建筑。不过,看到了依旧留居在老街里的人家:做甜油的陆家百年老店,拉洋画片的大哥,在骆马湖里讨生活的船夫,还在古镇里吃了当地特色的早点、品尝了绿豆烧酒的醇香、体验了百年老邮局的场景、观看了麻糖的制作过程,这些都成为我们拍摄纪录片《一条河,一座城》最鲜活、最真实的素材。

我关注的第二件事,是有关于山东郯城大地震。1668 年大地震牵扯面积很广,以至于从山东辐射到很远的地方,甚至日本群岛都有所反应。历史上的窑湾的前身隅头镇也在大地震中被毁。让我特别感兴趣的是灾后重建。地震两年后,康熙皇帝借助继承皇位十周年大典,特赦天下政治犯。与往次不同,他要求政治犯们必须前往运河沿岸的地震灾区。这批犯人是前朝旧官,被发放到隅头镇南6 公里以外的荒地重新建镇。这批特殊的移民,身家丰厚,文化素质高,且有管理国家经验,他们开始在运河岸边精密规划,巧妙利用大运河自然弯曲的河岸为基础,发挥自己所长,用自己的双手勾勒出一座新城镇的雏形。这就是新窑湾。

历史再次说明了“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思想与“人定胜天”的中国人征服大自然的抗争精神。索增仓与陆振球老师,一位作为专家、一位作为故事人物,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纪录片的创作中。索增仓老师他很有专业精神,做事严谨,凡事都要有考古依据;而陆振球老师,他就住在窑湾,是陆氏迁来窑湾定居的第九代人,对这片土地,他有深厚的感情。他们两位对于窑湾的历史文化了如指掌,对窑湾的古建筑、规划布局、人文历史、风俗习惯等都相当熟悉,对家乡更是有着深厚的感情,也成为了我们拍摄的最强依靠力量。

给我们最深的感触还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窑湾是京杭大运河上的一个闪光点,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大量阅读史料就会发现,它的前生今世,离不开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大迁徙、离不开国家经济的推动等等很多复杂的社会因素。比如中国人自古就擅长与世界做生意,晋商、徽商、浙商等南北各路生意人,都会途径运河各个城市节点,进行物流活动。

20 世纪初期,窑湾的本地、外地商人们在上海活动,最终换来了窑湾与英、法、美、荷、比利时等五国签订用粮食换取工业产品的商业协议,由此,窑湾开创了史无前例的民间出口贸易。我最近有读到资料说,明清时期,山西商帮由东南贩运茶叶、丝绸至外蒙、俄罗斯,所经之处多为人烟稀少、盗贼出没之地,习武便成为商帮必不可少的生存技能。山西形意拳便随着茶叶、丝绸到了蒙古和俄罗斯。还有,山东烟台开埠较早,频繁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使得螳螂拳得以迅速传播。由烟台传播到胶东半岛,再北传到京、津、冀等地和东北三省和俄罗斯,南传上海、广东、香港、台湾等地,以及北美大陆。这是一段关于中国武术传播的文字,如果反过来读,你会发现传播路线,无疑会经过京杭大运河。由于我本人没有考证,无法具体说到路过运河上的那些城市,但是我相信,这些商业活动千丝万缕的商业、物流等支撑,应该涉及了整条大运河的不同城市。运河上的每个城市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因为资料的来源都是碎片化的,没有一个系统的权威的研究能让我读到整个运河系统的完备的史料,所以,也让我这个外行只是窥到一丝半点,但是仅仅是这文明的碎片,也足够让我们编织一部纪录片的脉络走向。

从窑湾,到运河上的各个城市点,最重要的是,我感悟到一条河,它不仅仅是京杭大运河一条河,它打通的是黄河、长江、黑龙江、钱塘江、珠江五大流域以及散布其中的无数条江河湖海;而一座城,也不仅仅是窑湾这座城,通过京杭大运河,它联系着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南等各大片区的城市群落。在今天,乃至通过天空、海洋的连接,与世界发生接触、联系、交流。

从大历史、大背景的角度思考清楚,再来重新审视河流和城市,你会发现每一条河、每一座城都不简单。过河点是人通过生活中的探索而发现的最佳的过河地点,久而久之就成了交通要点,城市也随之出现。我非常欣赏纪录片《一条河,一座城》的总导演艾涛对运河与城市的把脉。在当年拍摄窑湾这座城的时候,他就告诉我,他还有一个更宏伟的计划:《一条河,一座城》应该是一个系列,沿着运河经过的每一座城市,都将会共用这个大命题,以真实记录的这种影像方式,观察和呈现运河之上的更多城市已经发生的“痕迹”和正在留下的“痕迹”。

历史背景常常是推动力。运河之上的每一座城市在描述自己的时候,都不能忘记历史对城市发展的深厚铺垫。了解它的前生今世,在这个基础上去结构今日运河一座城,你会对这座城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我随剧组在窑湾前采的时候,在镇口古色古香的宾馆大门,发现门楣之上居然写着“严府”二字。当地人说,似乎是窑湾拍了电视剧,写了一家姓严的大户的发家史,这座大门是一个拍摄点。我释然。其实,表达和讲述自己深爱的城市可以有很多种表达方式,纪录片、电影、小说、旅游行记,都是一种形式,所有的落脚点其实最后都落笔在“人”,人在河流之上、人在城市之中,人改造历史也接受历史的改变,我们最终要塑造的是生活在运河的中国人的精神特质。

一条河,一座城,从狭义地角度去看,它描述的是我们自己;从广义的眼光去看,它关照的是全体中国人,在去往文明的路上,所走过的路、吃过的苦、经过的世事沧桑。

窑湾古镇,来过,爱过,期待过。

我们在河水的留影中看到了

昨天、今天和明天,

于城市的变迁中体会到历史、

现在与未来,这已足够。

原标题:《窑湾古镇的故事之二:纪录片《一条河,一座城》编导心中的窑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真实故事作文 三年级比赛作文 写幸福的作文 幸福的作文600字 尺子作文 写作文的素材 专升本语文作文 三年级人物作文 6级英语作文 修身 作文 作文攀登 出发的作文 感动500字作文 写温暖的作文 作文坚持600字 河北中考作文 萤火虫作文 童年500字作文 欲望作文 作文加赏析 作文校园欺凌 作文游记500字 写人作文500 人物作文500字 关于友情作文 致自己作文 青春500字作文 修身作文 生日礼物作文 小猫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