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廉颇 蔺相如 赵奢等竞相出将入相 赵惠文王成战国中期一代明君

2020-12-18 13:20:01
相关推荐

无论是完璧归赵,还是渑池会,都是赵秦两国的外交斗法。

外交背后要有实力,弱国无外交,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蔺相如之所以能完璧归赵,惠文王之所以渑池会全身而退,是因为后面有个强大的赵国。打造这个强大的赵国的,就是惠文王精心组织的人才团队。

惠文王对待人才,最可贵的是他使用人才的魄力,和信赖人才的诚意。

关于惠文王的用人魄力,可以用两个案例说明。

第一个案例是大家都熟悉的完璧归赵。完璧归赵当然首先体现了蔺相如的勇敢和智慧。同时也体现了赵惠文王用人的魄力。推荐蔺相如的不过是一位曾经犯罪被赦免的宦官,蔺相如又不过是这位宦官的一个地位卑微的门客,但惠文王竟起用蔺相如担任那么重要的外交使命。

蔺相如完璧归赵后,惠文王立刻破格提拔蔺相如为上大夫。渑池会后,又封蔺相如为上卿,名次排在赵国战神廉颇前面,已经享受丞相的待遇了。蔺相如就这样从一位宦官的门客成为国之栋梁。惠文王就是这样,对做出贡献的人才坚决量才录用,论功行赏,不惜破格提拔。

这就比那位魏惠王高明多了。魏惠王让病危的丞相公孙痤推荐人才,公孙痤向他郑重推荐自己的门客商鞅。魏惠王却因为商鞅是公孙痤的门客,对丞相的临终嘱托就根本不当回事儿,结果自食苦果。

第二个案例是惠文王对赵奢的发现和使用。赵奢原来不过是一位收田租的税务官,但是他忠于职守,不畏权势,一次竟敢处死了赵国丞相平原君的九个违反法令拒绝缴税的家臣。平原君大怒,要处死赵奢。

赵奢就和平原君讲道理:您贵为赵国的公子和丞相,如果您纵容家臣不遵守法令,就会使法令削弱,法令削弱了国家就会衰弱,国家衰弱了诸侯就要侵犯,诸侯侵犯赵国就会灭亡,到那时您还怎样保有您的财富?以您的尊贵,如果能以身作则奉公守法,就会使国家上下公平,上下公平就能使国家强盛,国家强盛了赵氏的政权就会稳固,而您身为赵国贵戚,难道还会被天下人轻视吗?

平原君听了觉得有道理,就把他推荐给惠文王。惠文王见赵奢如此地坚守原则,就立刻破格任命他掌管全国赋税的朝廷大员。

但是赵奢不仅具有经济才干,更是位军事天才。《赵国策》第225章就记载了赵奢和齐国著名军事家田单的对话。田单批评赵奢用兵太多,影响生产,称古代帝王用兵不过三万就能天下归附,你怎么动辄就用兵十万二十万?

赵奢就指出田单根本不明白天下大势。古代天下分为万国,都城大的不过三百丈,人多的不过三千家,这样小的城邦,拥有三万军队就可以纵横天下。但是如今万国已变成七国,每个国家都拥有数十万军队,千丈的城、万家的邑到处都是,三万军队怎么能解决问题?

这段对话表明,赵奢是一位有敏锐的时代意识的军事家。赵奢的军事才能甚至超过廉颇,这体现于著名的赵秦閼於之战。

战国名将赵奢塑像

秦国进攻赵国的盟友韩国,军队驻扎在阏於这个地方。惠文王召见廉颇问:“可以去援救吗?”

廉颇答道:“路太远,而且又艰险又狭窄,很难援救。”

又问另一位大将乐乘,乐乘的看法和廉颇一样。最后征求赵奢意见,赵奢答道:“道远地险路狭,就好像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哪个勇猛哪个得胜。”

于是赵王便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阏与。结果赵奢凭着严明军纪、抢先占领有利地形,战胜了秦军。

閼於战后,惠文王立刻又破格提拔赵奢为上卿,后来赵奢屡建奇功,惠文王还封他为马服君,皇亲国戚了。说起来,姓马的重要一支就来自于马服君赵奢。

用人魄力之外,同样可贵的是惠文王对人才的绝对信赖。渑池会赴会前,大家知道这次会面凶多吉少,廉颇竟让惠文王承诺三十日不归,就让太子继位。这等于是让惠王文交待后事。如果不是对廉颇绝对信任,惠文王不可能答应这种断自己后路的请求。

作为一个人才团队,若要发挥团队效应,决策者的还需要精心协调人才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人才之间出现的问题,从而形成结构合理、相辅相成的人才团队。这既需要决策者的统筹能力,又有赖于人才自身素质。

千古美谈将相和,就是两位国家栋梁级人才主动协调团队关系的典范。

何以将相和?

首先是由于蔺相如的胸襟、境界、大局意识,其次是由于廉颇的坦荡、知耻、国家观念。

廉颇是位战神级军事家,为赵国南征北战,几乎百战百胜。赵国有廉颇,秦国对赵国就无可奈何。但是蔺相如仅凭两次外交活动就官拜上卿,名次还排在他前面。怎么能不心生嫉妒?

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廉颇为什么不嫉妒赵奢,而嫉妒蔺相如?赵奢也是由一个税务官很快就升为上卿,和廉颇同样级别了。就因为赵奢战功赫赫,廉颇惺惺相惜,而蔺相如就不同了,在廉颇眼里,不过就是一个耍嘴皮子的文官嘛!他对蔺相如的不服不外乎是,你一个文臣就靠耍嘴皮子,外交场合露露脸,居然和我身经百战的大将军享受同样级别,名次还排在我前面。真是岂有此理!可惜他一个大军事家,居然不明白孙子讲的道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最高明的是用谋略战胜对方,其次是用外交手段战胜对方,在其次才是交兵,实在不行了,才去攻城。为什么?攻城代价太大。所谓杀敌一千,还要自损八百。

国际舞台,群雄角逐,有时候一个计谋胜过千军万马,一次外交活动胜过百次军事行动,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高境界。蔺相如所发挥的作用,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廉颇是性情中人,有不满就要发泄。正像京剧《将相和》的唱词所说:

蔺相如也不曾身经百战,

定名位我在后他反在先。

似这等不平事气破肝胆,

俺要在长街之上把蔺相如羞辱一番。

于是廉颇几次在公开场合羞辱蔺相如,蔺相如走大路,他在大路堵着不让过,蔺相如走小路,他又到小路堵着不让过。蔺相如全都避让不争。就连他的手下都看不过去,说他太熊,甚至有几个要辞职,称跟着蔺相如干太掉价。蔺相如说话了——

“你们说,廉颇和秦王哪个厉害?”

“当然是秦王啊!”

“我连秦王都不怕,难道会怕廉颇。我不过是从国家大局出发让着他,不想搞窝里斗罢了。你们想想,两个国家栋梁掐起来,国家这座大厦不要倒塌吗?”

廉颇在蔺相如的感化下,很快也认识到自己心肠狭隘,不顾国家大局。于是身为上卿,居然能够光着膀子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

将相和是因为蔺相如境界高,感化了廉颇。廉颇知错就改,甚至负荆请罪,态度诚恳,也见出大家风度。

蔺相如和廉颇,蔺相如已进入圣贤境界,廉颇也体现了豪杰气概。圣贤加豪杰组成的人才团队,当然是最优秀的团队。这个优秀团队的形成,说到底,还是决定于惠文王任人唯贤、公正无偏的组织路线。

说起将相和,有一个误解要澄清。蔺相如其实从来没有担任丞相。他的最高职位是上卿。战国遵循周朝官制。周朝官制,大夫、上大夫、上卿分属三个级别。如果说大夫相当于部长级,上大夫就相当于国务委员级,而上卿相当于副总Li级。丞相则是总Li级了。倒是廉颇,曾经当了七、八年代理丞相。因此说廉颇和蔺相如是将相和,其实并不准确。

有人可能会说,这里的将相和是泛泛而论,将指武官,相指文官。首先要指出,在中国历史上,相从来没有作为文官泛称。其次,从将和相的分工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将和相分工并不那么严密,更没有分指文官武官那一说。

有一个说法,叫出将入相,倒是真实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情况。入则相,出则将。将在朝廷内则为相,相出去打仗就为将。例如商鞅就作为大将军率军攻打魏国。蔺相如也曾经带兵和齐国作战。出将入相的情况到了战国晚期才有改变。后来三国时期诸葛亮那种出将入相的情况基本上就没有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成长轨迹作文 捉龙虾的作文 阅读800字作文 小燕子的作文 菊花小学生作文 读红楼梦有感500字作文 回家作文600字抒情 朱家角游记作文 你温暖了我作文600字 春游二年级作文200字 100米作文 一次惨痛的教训作文 弘扬爱国精神的作文 善良的魅力作文800字 第一次的作文开头 写一篇有关植物的作文 爬山作文600字 三年下册第四单元作文 写感恩的作文 我的家乡宣化作文 平等作文600字 平行作文 三年级作文上学的路上 作文回忆往事600字 做书签的作文 总分总写景作文 描写竹林的作文 初中同学作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书 除草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