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班长骨干 如今咋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2020-12-19 13:10:01
相关推荐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作者:刘建伟 等 责任编辑:任爽

晚饭后,他打开微信朋友圈中一名战士的“个人相册”,看到的却是一道“细黑杠”……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文章——

亲爱的战友,战场上请把背后交给我

——来自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兵兵关系的新闻调查

■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 通讯员 禚宏伟 赵 雷

“坚持住!我们一起冲过去!”五公里武装越野中,某海防旅战士杨家富不小心崴脚了,战友们架着他一起跑到终点。于俊楠 摄

“坚持住!我们一起冲过去!”五公里武装越野中,某海防旅战士杨家富不小心崴脚了,战友们架着他一起跑到终点。于俊楠摄军营还是那座军营,可战士却不是从前的战士了——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如今你是怎么了

熄灯号吹过了许久,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七连班长丁蔓毅,还望着天花板,琢磨一件事:

晚饭后,他打开微信朋友圈中一名战士的“个人相册”,看到的却是一道“细黑杠”。“难道我被拉黑了?”丁蔓毅顿感“扎心”,随即试探性发去一条消息。很快这名战士回复了,原来他设置了“朋友圈”期限,为了“给自己留一点隐私空间”。

这些天,眼前这些兵和10多年前那些兵,重重叠叠出现在丁蔓毅脑海里。他当兵时,兵龄层次界限明显,比自己多一年兵的就是“班长”,能见个“四期老炮”那简直比见个团长、政委都稀奇。现在的兵“没大没小”,当了五六年的兵还是“新兵”,10年以上的兵在连队一抓一大把!那时,军营的通信工具多数是写信,偶尔打个插卡电话也得排老长的队。现在,每周都能用上智能手机,和父母家人视频面对面……

“军营还是那座军营,可战士却不是从前的战士了。”丁蔓毅不由发出感叹: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如今你是怎么了?

一线带兵人有叹息,战士们也有感慨:班长骨干,如今咋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丁蔓毅还了解到,一些战友对微信好友进行分类编组,设置新兵、士官、班长等几大类。他们说:“总有一些倾诉,不方便公开袒露……”

其实,不仅是网络空间,在现实生活中,战友间的关系也在悄然变化,“学历圈”“年龄圈”“经历圈”等新现象、新问题也在影响战友情。战友之间,看起来“面对面”、实际上“圈对圈”,“有事不对班长讲、无话不在圈内谈”等现象大有蔓延之势。

战友,这最亲密无间的称呼,咋也被套了“圈子”、设置了“权限”?

“部队有句老话叫‘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今,有的战士却把战友关系看成‘流水关系’,认为‘可以交往但不一定交心’!”该旅旅长张永坤告诉记者,时值部队“脖子以下”调整改编,兵兵关系也出现了一些新端倪。

新组建的海防九连指导员李骞介绍说,他们连战士来自5个团级单位的7个连队,虽然连队成立仅半个月,但他通过观察发现,经常在一起聊天娱乐的,大多都是来自同一老单位的,战士们经常说的不是咱连的“××”,而是“×团×连”的“××”。

海防十连连长张茂春说,部队有两个十分亲切的比喻:一是把部队比作温暖的大家庭,一是把战友比作情同手足的兄弟。家庭也好,兄弟也好,都以感情来维系。“感情淡了,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就差了!”采访中,一些带兵人有着深深的忧思。

伴随着兵员成分的日趋复杂化,士兵的年龄、兵龄、经历和学历等对“兵兵关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入伍即是好战友,当兵何分“你我他”

对于当前兵兵关系,记者调查显示,无论是入营一年的列兵,还是从军几十年的老兵,大家心中都有自己的思考。

——“圈子化”结构的现实考验。“连队战士年龄最小18岁,最大36岁,落差达18岁。”海防二营营士官长、四级军士长任虹钢是一名16年兵龄的老兵,谈起兵兵关系,他列举了一些“圈子”现象:由于入伍时间差异造成的“兵龄圈”、社会经历差异造成的“经历圈”、兴趣爱好差异造成的“娱乐圈”、成长地域差异造成的“老乡圈”等。各类“圈子”相互交织,影响着兵兵关系的底层架构。

“入伍即是好战友,当兵何分‘你我他’?”任虹钢也谈到一个体会,因为曾长期在无淡水、无航运、无耕地、无居民的“四无岛”工作,对网络接触较少。有一次看到几名新兵在一起有说有笑,他走上前去聊天,可却被“我好方”“辣眼睛”等网络名词弄得一头雾水。新兵们只能边聊天边为他“翻译”。一名战友开玩笑说:“班长,你out了!”

——“庸俗化”交往的冲击影响。在一次基层风气座谈会上,上等兵黄帅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当兵是为了成长。”当兵前,家里人叮嘱他多干“眼色活”,跟干部搞好“关系”。如今他明白,这些都是不良风气。

黄帅的想法实非个例。该旅领导介绍,随着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元,一些实用主义、庸俗观念、功利思想等不良风气正渗透侵蚀到部队。有的刚进营门就想走“后门”,信奉“埋头干不如搭天线”;有的爱琢磨“捷径”,认为“干得好不如会来事”。调查中,近九成官兵认为:庸俗化交往容易导致相互攀比,人心涣散只会损坏兵兵关系。

——“简单化”管理的抵触心理。“当兵不当副班长,站岗不站二五岗;新兵干老兵看,士官靠边站。”谈到战友关系,列兵冯笑随口说了两句顺口溜,“有时班长骨干高高在上,不考虑新战士感受,言辞举止不注意方式方法,我们就会感觉很委屈、很难接受。”

听了这话,机步连下士班长党伟的脸一下子红了。年初,他刚接任侦察班班长,尽管事事冲在前,战士们却依然不满意,原因是“工作方法简单”。党伟没想到,日常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却被战友如此看重。

“伴随着兵员成分的日趋复杂化,士兵的年龄、兵龄、经历和学历对‘兵兵关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沿着这条思路去思考,兵兵关系“不合群”的倾向,便呈现出它的多元性。比如,不少战士出过国、经过商,很多人有事习惯问“度娘”,战士们掌握的知识量、信息量有时比班长骨干还多,这也使得当前带兵更不容易。

对此,该旅政委刘平的看法是:当前密切兵兵关系,客观因素要充分考虑,但更主要的是解决好主观上的问题,特别是各级领导机关和一线带兵人的“眼神”不能偏。

增强部队内部团结,必须搞好兵兵关系。这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期任务——

最难的共苦、最险的并肩,才能培育最强的战力

在该旅领导眼中,有一个怪圈儿许多人走不出来,那就是“现在的兵不如我们那时候好带”。10年前的新兵班长这样说,10年后的新兵班长还这样说,“一代不如一代”的观念仿佛成了一个“死结”。

“‘90后’‘95后’已经成为基层战斗力的主体,今年‘00后’也来了,我们为啥还老喊‘一代不如一代’?”带兵骨干会上,旅领导的话引发了大家的反思。

如何打开这个死结?该旅党委明确:密切兵兵关系,骨干是关键,感情是基础,根本在态度。他们大力实施“四心”关爱工程,讲“入心理”、办“暖心事”、做“贴心人”、抓“向心力”,提出“战友情就是战斗力”“入伍即是亲兄弟,当兵不分你我他”等口号。

增强部队内部团结,必须搞好兵兵关系,这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期任务。今年第二季度,一场“心与心的交流”在该旅上千公里海防线上悄然走俏。这次“千人大谈心”活动,不以次数为限、不以时间为限。条件只有一个,打开战士心扉,说出心里话。

“本以为就是机关下个通知,班长例行性问几句,没想到这次谈心是认真的!”班长刚开始找列兵周红亮谈了10分钟,后来时间逐渐延长,最长一次达1个多小时。小周说:“班长跟我交了心,我也向班长交了底。”

“融洽兵兵关系,得注重矛盾疏导释放。”这是海防四营教导员王柏的带兵体会。他们每月开展一次兵兵“互赞会”、互说“对不起”,有意识地让有过小摩擦、闹过小别扭、工作上受过批评、发生过冲突的同志登台发言,彼此互赞优点,祛除心中“雾霾”。

“基层‘微腐败’是对战友关系最大的危害!”这是上等兵刘弘德在参加全旅违规违纪处理大会后的感想。为纠治“微腐败”,该旅从严从快向不良风气开刀。

一面对“蝇贪”“蚁噬”行为“零容忍”,一面密切战友情组织“微关爱”。他们针对部分官兵发生家庭变故、身患顽疾等情况,竭力帮助渡过难关,让战士切身感受部队大家庭的温暖。

“你的母亲就是我们的母亲,你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船艇大队某艇班长陈毅,母亲因脑血栓全身瘫痪在床。为方便照看,他把母亲接到驻地,在不耽误工作的前提下照顾母亲。很多战友被他尽忠尽孝的事迹所感动,每当陈班长出航执勤时,就主动来到他家帮助收拾卫生、照顾老人。

前段时间,驻守“四无岛”的海防五连战士邵迎龙突发疾病、血压骤降,需要紧急抢救。在相距30多公里的一处军港码头上,得知一名素不相识的战友可能急需输血时,正在作业的20多名船艇水兵,一个个撸起袖子说:用我的!用我的!事后,小邵感动得热泪盈眶:“是战友们救了我!”

“最难的共苦、最险的并肩,培育最强的战力!”前不久,这个旅数千官兵从海防分流到边防,他们无怨无悔,打起背包就出发。面对战友离别,很多战士虽然依依不舍,但依旧在留言簿上留言:“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有了心贴心的战友,就有了挑战一切困难的信心!”

呼唤纯朴战友情

■刘 平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一曲《战友之歌》,曾令多少军人为之激情澎湃、热血沸腾!那些耄耋之年的老兵们,尤其是那些历经战火者,一枚勋章或一块弹片,都足以令其陶醉于往日战友的故事中。

什么是战友?前不久,一位将军与战士谈心时说:“战友,就是平时在一口锅里吃饭,在一个炕上睡觉,汗在一处流、泪往一处洒;战时在同一条战壕里战斗,在同一条通路冲锋,能够生死相托的兄弟。”

好战友,胜似亲兄弟。战友情,有时是坑道深处舍不得吃的最后一个苹果,有时是枪林弹雨中那个替你挡住背后的身影。战争年代,革命先辈为了共同的目标,从五湖四海、素不相识,到患难与共、同仇敌忾,这种纯朴的、炙热的、无私的特殊关系,锻造了一个坚不可摧的战斗群体,成为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和平年代,特别是随着兵役制度改革和信息网络的冲击,兵兵关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庸俗化的倾向渗入,使有的班长骨干身上的“兵味”淡了,“官气”足了,不愿与战士打成一片。特别是随着兵兵之间在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社会经历、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增大,造成了相互间交流不多、认同感下降、信任度降低,无形中形成了“圈子化”的“兵离兵”现象。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面前,而你却在低头看手机。”这句网友的笑谈,无疑将现实生活中一个庞大而容易忽视的群体——“手机奴”,形容得惟妙惟肖。大家各玩各的,看起来“面对面”,实际上“背靠背”。难怪有的官兵会问:当那一天来临,还能否把背后托付给你的战友?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这个和平年代的拷问,却是对当前现状的担忧,更是对战友情回归本质的热切期盼。

“班长怎么样,一个班就会怎么样。”这是一位将军的带兵之道,点明了班长在密切兵兵关系中的关键作用。其实,每个战士心中都有一杆秤。作为“军中之母”,班长骨干要以兄长情、战友爱关心身边战士,为战士的进步而高兴,为战士的疾苦而着急,为战士们的过失而痛心。

将心比心,才能心心相印。无论是手机微信上的“朋友圈”,还是日常生活中的“老兵圈”“新兵圈”“游戏圈”,各类“圈子”形成的土壤,正是人们之间心与心交流的缺失。这就需要战友之间平等身份、坦诚相待,以心贴心、心换心、心容心,聚集成一个以改革强军为共同追求的“朋友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运动员作文素材 写一篇关于游泳的作文 下雨蚂蚁搬家作文 对老师说的心里话作文 象征意义作文 校园窗外作文 关于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千人衣作文 myfuturelife英语作文 谈勤奋 作文 我的新邻居作文 英语作文高考 初中作文好句 一只流浪狗作文 我的快乐作文150字 介绍景点的作文 暑假快乐生活作文 鲁迅传记作文800字 写考试失利的作文 当我面对什么的时候作文500字 我的人生作文 我喜欢的同学作文 优秀中考作文记叙文 留心观察的作文 遇见你很幸福作文 有关勇敢的作文题目 写春天的景色作文 推荐一个好地方作文300字 森林交响曲作文 五年级作文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