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观影而知持后”典故的由来及相关人物

2020-12-19 14:15:01
相关推荐

自八角廊汉简《文子》出土之后,《文子》是伪书的说法不攻自破,这部道家典籍的学术价值仅次于老子的《德道经》。

《文子·上德篇》:“老子学于常枞,见舌而守柔;仰视屋树,退而目川,观影而知持后。”意为:老子跟随常枞学习,见到舌头而懂得守住柔弱。他仰望房屋树木,向后退步而目视河流,观察水中倒影从而懂得持守后方。

老子的老师是常枞,还有一种说法是商容。老子见到坚硬的牙齿先脱落,而柔软的舌头安好,领悟到“守柔”的道理。河岸边有房屋树木,老子仰望,退步观察水中倒影,影子在前,房屋树木与人在后,从中领悟到“持后”。本义是重实而不重虚,守住后方、后面是关键。后人解释为居于后而不争先,偏离本义。

同一个典故,在《列子》中变换了人物。《列子·说符第八》:“子列子学于壶丘子林。壶丘子林曰:‘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列子曰:‘愿闻持后。’曰:‘顾若影,则知之。’列子顾而观影: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正。然则枉直随形而不在影,屈伸任物而不在我,此之谓持后而处先。”列子跟随壶丘子林(姓壶丘名林)学习,壶丘先生说:“你懂得持守后面,就可以说把握身体行为了。”列子说:“愿意听闻持守后面的涵义。”壶丘先生说:“回头看你的影子,就知道了。”列子回头观看身影:体形弯曲则身影弯曲,体形直则身影正。这就是弯曲、直正随形体变化而不在于身影,曲折、伸直的形态是由外物形成而不在于主观意识。这叫做持守后面而处于领先。

关于“持后”的解读,《列子》的记载是《文子》的翻版,可以参详“持后”的本义,来纠正后人理解的偏差。

至于其中人物,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常枞当是最高师长,老子最有影响,嫡传文子、孔子等。列子师从壶丘子林、老商氏、关尹子,老子与关尹子是师生或道友关系。“观影而知持后”的典故或在当时道家当中是经典教案,流传较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经历之后作文 艺术的意义英语作文 四年级作文童年的回忆 动物200字小作文 有教无类作文 摔跤作文 让我难忘的一件事作文 游南京中山陵作文 不一样的老师作文 高中邀请信英语作文 关于新年作文 扶不扶作文 文明就在我身边作文600字 介绍自己四年级作文 写深秋的作文 鹦鹉的作文100字 我为朋友点赞作文 爱你在心口难开作文 北京游记英语作文 关于旅行的英文作文 我喜欢吃葡萄的作文 我最喜欢的菊花作文400字 小小消防员作文400字 雅思小作文线图 玩沙子作文 我的家作文350字 11见闻作文 诗词之美作文 不该忘记的美丽作文 暑假去北京旅游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