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来自未来的教育法:机器人替代人工 纯理性因材施教

2020-12-19 14:30:01
相关推荐

豆瓣曾经有个小组叫“父母皆祸害”,里面的一群人因为受到父母性格或者不善引导等诸多原因,长大之后伴随着情绪化、自卑甚至抑郁的情况。这个讨论小组的介绍上写着“反对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积极手段,是为了推进个人向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

“父母需要考试”这个话题也曾一度引起热议,的确,父母所养育的是肩负国家未来的下一代,但不可否认有很多父母在养育孩子上十分草率。有的奉行棍棒教育,有的对孩子百依百顺,有的根本放任自流,更有的,意外生下孩子就直接遗弃……

1.“父母考试”可行吗?

理性地看一下这个命题“父母需要参加考试”,虽然看起来是对教育事业的一大跨步,但是回归实际,它在现实中的可行性有几分?

生孩子是一件既具普遍性,又有偶然性的事,因此如果像是驾照一般参与理论和实践的话,又会伴随着怀孕的随机性,学习期间怀孕,但是父母有一方还未通过考试,那么孩子是生还是不生?或者意外怀孕的夫妻双方还未通过考试,打掉孩子又不合情理,一时间就会面临困难。

即便双方都能通过考试,并拿到父母资质证书,但是大家仔细想想,拿到驾照就一定开得好车吗?有人考驾照并不是为了学开车,而是为了给家人扣分。再者,应试教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复习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合格是不会很难的。

所以即使是通过父母资格考试的夫妻,在今后的实战教育中,也未必能够时时控制好情绪,理性地对待孩子所犯下的错,未必能够对孩子的问题保持耐心,未必能够在孩子哭闹的情况下保持冷静,而不是满足他的无理要求。

曾有人问海明威“如何成为一个好的作家?”他的回答是:“拥有一个不幸的童年就足够了。”这足以说明,孩子在童年时期的不幸会对他今后长达几十年,甚至一生的生活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人类的情感在教育中既可能将关爱辐射给孩子,也容易将不良情绪传递给孩子。即使是合格的父母,也分90分以上的佼佼者,和刚过及格线的幸运父母。决定他们是否对孩子有耐心,是否在孩子面前能够稳定情绪的,不是草草几个月的培训或者几张刻板的试卷,而是这些申请做父母的人的父母。

基因已经决定了他们会如何养育自己的孩子。虽然这么说有点悲观,但是原生家庭的影响,在不够坚定的意志和不够强大的外力下,是很难被改变的。就像诅咒一样,从上一代传到自己身上,再传给下一代。

难道什么办法也没有吗?人类居然如此无力?

不,有人提出了一个看似完美的设想。

2.菲利普·迪克式后代养育法

菲利普·迪克是美国一位著名的精神分析研究和心理学研究学者,在精神领域不断探索当代和未来,思考精神病患的心态和毒品诱发的状态,以探索人类乃至宇宙的终极奥义。因此他对宗教、哲学、玄学等等高深的领域都有涉猎,并在1965年,将他对精神领域的探究结果记录下来,整理成了一篇论文《精神分裂症与易经》。

菲利普·迪克

与此同时,他还是一名作家,将他对心理、精神以及宇宙的思考以短小精悍的科幻故事表现出来,从而让读者受到启发。

前面谈到对于孩子的成长教育问题,菲利普·迪克也对此表现得忧心忡忡,并对未来寄予厚望,提出了菲利普·迪克后代教育法,希望能在人工智能时代派上用场。菲利普·迪克教育法的主要设想被记录在菲利普·迪克的短篇小说《后代》中,下面我来简单介绍一下:

父母在医院内生下孩子,婴儿将会第一时间交给机器人医生——顶级的人形机器人,并非我们的时代所见的笨重的机器人,并且不允许接触新生儿。由机器人医生对新生儿的脑电波进行检测,初步测定婴儿的身体情况和未来大概轮廓。

几天后,新生儿一切正常的话,婴儿会出院转到儿童指导中心,接受进一步的测试和检查,以此来判断出孩子所具备的各种能力和潜在才能,从而确定他的初步发展方向。接着,孩子会进入适合他的教育部门,开始接受为他或者他这类孩子量身定制的训练,期间,孩子依旧会不停地接受测试,以方便机器人导师及时了解孩子的能力、潜能和天赋。

等到孩子大约已经9岁,他将进入下一步的高阶训练,这一阶段就是对孩子的定向培训。比如文章《后代》中提到的孩子彼得在有机化学上表现出了独有的天赋,而且根据机器人导师的判断,彼得具有成为世界顶尖生物化学家的潜质,这项培训将一直持续到彼得18岁。

其实在9岁之后,父母才可以探望自己的孩子,在此之前,孩子都是和机器人或者其他孩子生活,9岁之后,父母探望也需要向机器人导师申请,并做好相应记录。彼得的父亲艾德从孩子出生起,就没有再见过孩子,所以申请和彼得单独聊聊,“没有其他机器人在场”,得到同意。于是彼得和艾德找到一片草地,开始了父子间的交谈,彼得在一个多小时的谈话中,多数时间都是沉默的,艾德倒是不停地讲他自己的童年,感叹着彼得没有愉快的童年,没有父母的爱陪伴······

在尴尬和生硬中,父子结束了交谈,彼得回到研究所的时候,机器人导师问起他对他父亲的印象,彼得说:

他非常情绪化。他说的每一句话、干的每一件事,都带着明显的个人偏见。对当前境遇认知扭曲,与常人几乎无异。

3.普通教育与纯理性教育

其实菲利普·迪克并不是什么精神研究学者,他只是一个天马行空、极富想象力的科幻小说家,刚刚跟大家开了个玩笑,这里要坦白一下,但是他在小说《后代》中所提到的纯理性教育值得我们思考。

菲利普·迪克作品集(套装共5册)¥211.6京东月销2629购买

不考虑菲利普·迪克可能存在的“机器人智能或许有一天会侵蚀我们的后代,取代人类占领地球”的讽刺意图,单从教育角度来看的话,这种纯理性的教育,完美地克服了人们的感性思维容易带来的弱点。

沃伦·巴菲特是一个非常理性的投资者,他曾说过:

我很理性。很多人比我智商更高,很多人也比我工作时间更长、更努力,但我做事更加理性。你必须能够控制自己,不要让情感左右你的理智。

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人们倾向于“让自己舒服”,遇到孩子要求陪他玩,或者吵闹、缠人,一些家长就会直接把手机或者ipad扔给他们,以求自己的一段安静时刻,但是这样一来,先不去说近视、腱鞘炎等生理上会给孩子带去的问题,手机上的一些少儿不宜的内容,难免会给成长期的孩子心理上的好奇或者不适。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否也是机器智能侵蚀人类后代的一个表现呢?

菲利普·迪克所提到的机器人就和现实中的普通父母完全不同了,他们任劳任怨,总是能按照设定的程序一步一步完成工作。并且没有人类“心血来潮”的说法,今天觉得钢琴重要报个钢琴班,明天觉得身体重要报个跆拳道班,机器人只会运用纯理性的方法,按照系统既定的科学对孩子进行训练。他们既不会失去耐心,也不会唠叨和抱怨。他们也不会体罚和语言伤害孩子,对于现在的家长来说,这一点很重要。他们不会发出相互矛盾的指令,也不会相互吵架,更不会因为自己的利益来利用孩子,再加上机器人的无性别特征,不会让人有任何恋童的担忧。

在塑造人格的18年中,机器人的教育让孩子避免了一般人都会有的情绪化、冲动、患得患失、自卑、抑郁等青少年常见的问题。

比起机器人,人类的教育是基于“爱”但也更是一种“寄托”关系,很多家长却在“滥用”这种爱。在苏珊·福沃德博士的《原生家庭》中指出:

爱的行为不会折磨你,也不会让你失控,更不会让你产生自我憎恶、也不会带来伤害,爱是一种令人幸福的感觉 。爱的行为会滋养你,让你拥有健康的情感。当有人爱你时,你会感到被接受、关怀、珍惜和尊重、真正的爱带来的是温暖、愉悦、安心、稳定和内心的平静。

樊登推荐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成功 直面家庭的真相 苏珊·福沃德心理学读物 心理学入门书¥34.8京东月销5购买

而我们现实中所接触到的父母的爱,带着期待和压力,让孩子陷入焦虑、烦躁甚至自我否定。很多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XX的人,成为一个他们自己想成为却没能力成为的人,这和菲利普·迪克教育的共同之处都在于完全没有过问孩子的心情和想法,只不过机器人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最合适成为的人。

如果在未来真的有菲利普·迪克所设想的培养机构或者研究所,忙于工作却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教育、将他们丢给爷爷奶奶的,或是不屑学习教育指导经验、偏执的家长,都不妨把孩子送进菲利普·迪克笔下的成长教育机构,虽然没有爱滋养的孩子未必有爱别人的能力,但是比起原生家庭来说,机器人的教育模式或许能够将他的自我价值最大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观察作文800字 人和景的作文 与书结缘作文600字 英语作文写作格式 禁止吸烟作文400字 写夜的作文 有关冬天的作文 春天放风筝作文二年级 窗外作文初中 暑假的一次旅游作文 关于写家庭的作文 文明只差一步作文500字 良渚博物馆作文 母亲两三事作文 我们的校园作文500字 我的小传作文700字 心灵的选择作文800字 我的爸爸300字作文 关于健康作文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作文 人间有爱作文 绶溪公园作文400字 我的妹妹作文结尾 别样的感动作文 什么老师作文 高考通用作文素材 坚持600字作文 我心中的中秋节作文 我的世界很美丽作文 飘落的树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