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勿忘国耻!鸦片战争是国家利益冲突 还是清末各阶级的利益冲突?

2020-12-19 16:20:01
相关推荐

鸦片战争的

过去、现在和未来

鸦片战争几乎是每个中国人熟知的一个历史名词。我们熟知它,是因为它早已成为一个标签:它被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被作为国家耻辱和中国人民觉醒的时刻。与鸦片战争绑定在一起的,是“闭关锁国”。

是否打开国门就可避开一劫?是国与国的利益冲突,还是清末各阶层的利益冲突?也许当我们终于从鸦片战争的历史迷雾中走出来时,就更能有面对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的底气与经验。王晓秦先生在《鸦片战争》一书中,以史家观点,文学笔法,从人、制度、技术三方面一层层剥开鸦片战争的历史迷雾。

居庙堂之高VS处江湖之远

在鸦片战争中粉墨登场的人物分为三类:一是以道光、王鼎、潘世恩、穆彰阿、琦善等为核心的权力集团和以林则徐、伊里布、葛云飞、奕山、邓廷桢、关天培等为代表的执行圣命的疆臣;一是战争的另一方英军和英商,以明托家族和威廉·查顿、马地臣、颠地为代表;一是广州十三行、疍户和鸦片战争期间的广东、浙江一带的中国老百姓。

这三类人物排列组合成数个矛盾冲突,演绎了一段段精彩的故事:

“隐匿不报”是书中反复出现的最让人触目惊心的四个字。每战必败的疆臣不仅私自对皇上“隐匿不报”,还联手对皇上“隐匿不报”;不仅不报战败的情况,还虚报小胜的军情,粉饰战绩。

道光对战争期间的战败态势一直处于“蒙蔽圣听”中,因此从1840-1842年间从广东到福建,再到浙江的诸次战役,每战必败,败完再接着打。道光如果早知道败得如此惨烈,想必会召集军机大臣考虑第二条道路,不至于“误判敌情”。

至于“隐匿不报”的原因,是因为一俟战败,疆臣们会受到如罢免流徙等严厉的惩罚,家人也不能幸免。“道光皇帝多威少恩多张少弛,小眚大罚大功小赏,恨不得让臣工们像磨道上的健驴一样勤勤恳恳不出差错。他既握有生杀予夺的无上权力,又以刻薄寡恩固执吝啬闻名官场,故而各省的督抚提镇都畏他三分。

另一个是一直以来不为大众熟知的夹在英国商人与清朝官员之间商步维艰的广州十三行。十三行属于官商,负有替朝廷经理海外贸易的职责。行商们虽有官衔,却常常受到科场官员们的歧视。他们随时可能被仗责、罚款、勒索、抄家,连伍秉鉴那样的富比王侯的皇商都不能幸免,他本人受过仗刑,巨额罚款,三儿子伍元华担任总商时,因为得罪了广东巡抚,居然被杖刑致死。因此行商的子孙后代多不愿经商,宁愿通过科举步入仕途。

在鸦片战争初期,十三行扮演着调解清政府与英商之间的矛盾,在战争升级之时,“劝捐”成了刻在行商脑门擦之不去的压力,既要为鸦片战争的军费买单,又要承担巨额的战争赔款。

战争是一面镜子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告诉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历史观点:中国旧王朝一直重道德轻技术。和道德相比,可靠的数字、优秀的制度、高明的“手腕”更令人期待。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造,皇帝、首辅、军将、地方官员、哲学家、乡绅等各个层面,都需要一场大的改变,而非局部的改造可以完成。

乾隆后期,清朝已不可避免走向式微。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经历了数次战乱:平定准格尔部,远征缅甸,白莲教起义。道光时期,白银外流严重。道光继位时户部有四千多万两存银,到虎门销烟前只有一千多万存银。道光认为烟民对鸦片的大量需求是白银外流的主要原因,但却并不打算关上最后一道大门。

因为“皇家度支取自广东粤海关、苏州浒墅关和北京崇文门的关税,粤海关的税收一半上缴内务府供皇家开支,一半由地方留用,要是禁海封关,朝廷收入会减去不少”。

与英国的上下议院就是否要对中国开战展开了激烈的争吵结果是主战派以9票的微弱优势宣布开战不同,道光的禁烟令(驱逐夷商、禁绝烟毒)与禁烟人选是与三位军机大臣商定的。中国是一个宗族社会的性质也决定了战争期间对疆臣的启用也多少受人情的影响:有人举荐,就有做官的机会。

鸦片战争本质上是一场贸易争端引起的战争。在英商看来,他们严格遵守大清法规,只在公海上销售鸦片,清政府的贸易制度却是苛刻又腐败:每条商船进入中国内河都要交纳数额惊人的船钞和名目繁多的陋规。征收船钞的胥吏明目张胆地索要贿赂,如果不给,小船就按中船征,中船按大船征。

除英商难做外,中国官宪对行商也是恣意盘剥,各种摊派,广州十三行除怡和行和同孚行外,其余行商全都负债累累,连本带息欠英国23家商行300万巨款,相当于一个小国一年的税赋。林则徐的禁烟令将16名英商驱逐出境,这让英商认为这300万巨款无法讨回。

因此信奉自由贸易的英国人打着“明定关税,取消陋规,重建贸易制度,废除行商,打破垄断,自由贸易”的旗号开始着手准备一场维护英国利益的战争。道光和诸臣不知道的是,大清制度下的种种流弊,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名正言顺”的理由。

知己知彼VS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间对彼此的了解是不对等的。道光对英国位于哪里都不知道,也不相信传教士所说英国距“本朝”7万里,因为“夷商怎能涉海而来?”而英方不仅熟知中国地舆,且在战前早已准备好涉及中国海域、航道、物产、兵备、战略等资料。

自信“中国文明相当于英国中世纪的水平,落后三百年”。英商查顿向英国国防大臣马考雷汇报时说:“他们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不知道牛顿力学,更不懂的亚当·斯密的经济学。

他们使用中世纪的铸模法制造枪炮,不懂怎样在炮管制造来复线。他们缺乏空气动力学的知识,他们的战船和商船只有横帆,没有纵帆和三角帆,我国的一条战列舰足以摧毁中国的全部外海水师。”

王晓秦先生用诸多笔墨描写了英军的船坚炮利,每一次战役清军的奋勇都如同以卵击石。英国海军的三桅风帆、燧发枪、雷爆枪、推轮野战炮、施拉普纳子母弹、康格利夫火箭、火箭船轮番上阵,就连战斗意志最强烈的八旗兵拼尽全力浴血奋战俨然没有扭转局面的可能时只能自杀殉国。

兵少粮少的英军挑起离本国万里之外的这场战争,不可不说是下了足够大的勇气。英军最初的行动带着试探意味,等熟知清军外强中干的真面目时,便长驱直入,直到掐断了长江和大运河,大清的经济命脉被卡住,而南京战役时英军疫情暴发不敢恋战,清军再也抵御不了隐瞒不了时,这场中国不可能战胜而英国不该发起的战争以损失十万大军、签订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的《南京条约》、林则徐遣戍新疆牛鉴余步云奕山等等候刑部会审落下帷幕。

历史从未封存于史书中,也从未停下脚步。战争只有一个结果,原因却是复杂的。今天再来看一百多年前发生的战争,如果处在先人们的时代,我们也许没有比他们更好的选择。历史的必然总是让后人吸取经验从而不重蹈覆辙。能够推动历史的前进,就是失败最好的意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200字三年级 600字作文记叙文 劳动者作文 幻想作文 放假的作文 温情作文 小猫咪的作文 家训作文 他们 作文 夕阳的作文 三年级上册的作文 丢作文 作文梦想600字 美好生活作文 作文写作技巧 镜子作文 幸福600字作文 我懂得了作文 植物作文怎么写 坚持作文素材 英语的重要性英语作文 春日作文 雪人作文 作文句子摘抄 关于自己的作文 温度 作文 趣作文 习俗的作文 生活作文400字 防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