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元宵节:中国人最美的爱情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2020-12-19 18:15:01
相关推荐

文/江不流

2月19日,农历正月十五,又是一年元宵节。

1314年前的今天,一代女皇武则天下令都城开放宵禁,燃放花灯五万盏庆祝元宵。

当晚,洛阳城万人空巷,彻夜狂欢。

对着这座盛世之下的不夜之城,宰相苏味道诗兴大发,留下了传世名作《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中国人自古就有“吃罢元宵过完年”的说法,在古人的概念里,只要没出元宵,那都还算过年。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等不到正月十五,我们便已远走他乡,奔赴人生的战场。

热闹了数千年的元宵节,从未像如今这般孤独而又落寞。

公元前180年,开创后宫临朝听政先河的吕后病逝。靠山已倒,吕氏家族的王公大臣们惴惴不安,密谋篡夺西汉皇权。

齐王刘襄联合开国功臣周勃、陈平,平定了这场叛乱。

随后登基的汉文帝刘恒,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于是下令把平定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之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示庆贺。

古人称正月为元月,称夜为宵。正月十五的普天同庆之夜,也就成了元宵节的雏形。

汉武帝时期,随着《太初历》的推行,元宵节被列入这部历法之中,正式成为国家法定节日。

东汉末年道教兴起,道家“三元三官”之说与民间庆祝元宵的传统渐渐合流。

元宵节,也被称为上元节、天官节。

在大唐盛世,元宵节已经演变为一场中国人自己的全民狂欢节。

《大唐新语》记载:“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即十五),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族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车马喧阗,人不得顾。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竞夸。文士皆赋诗一章,以记其事。”

经过一千多年的岁月淘洗,今天的我们依然能从诗人崔液的《上元夜》中,一窥当年元宵之夜的盛况。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到了宵禁制度空前森严的明代,对于元宵却格外宽容,甚至把正月十五放灯游玩的时间由三夜延长到十夜。

大才子唐伯虎曾写过一首《元宵》,记录当年民间百姓百姓闹元宵的情景。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作家冯骥才说过:

“人们在每一个传统的节日里,把共同的生活理想、人间愿望与审美追求融入节日的内涵与种种仪式中。我们的精神文化传统,往往就是依靠这代代相传的一年一度的节日继承下来。”

讲究“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给每一个节日都配备了专属的美食。

早在一千年前的宋代,民间就已形成正月十五吃元宵的传统。当时的人们把元宵称为“浮元子”,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北宋文人郑望之在《膳夫录》中记载:“汴中节食,上元油锤。”

所谓油锤,就是今天油炸元宵果的前身。宋代先人还给它起了一个更加诗意的名字:油画明珠。

到了清朝,名厨马思远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驰名,馋得当朝著名诗人符曾流连忘返,甚至写了首《上元竹枝词》免费代言。

桂花香馅襄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时至今日,地大物博的中国在岁月流转中,逐渐分化出了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的节日习俗。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

元宵节在古代也被称为灯节,提起元宵民俗,自然少不了观灯。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鼓励百姓读书。

平民家的小孩入学,第一天要举行一场名为“开灯”的仪式。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灯带到学校去,请一位博学的老先生点起来,寓意孩子前途光明。

古代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左右开讲。到了晚上,孩子们提着一盏盏老先生开光的花灯四处玩耍,也就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化成元宵闹花灯的滥觞。

唐代以后,元宵观灯之风越发兴盛,延伸出舞龙灯、猜灯谜、写灯联等风俗,并随着岁月的波纹,传递到韩国、日本等东亚地区。

传说满清年间的一次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文武大臣微服前往民间观赏元宵灯会。

大学士纪晓岚为了活跃气氛,挥笔在一只宫灯上写下一幅灯联,同时也是一条灯谜。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

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

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百官苦思冥想,却无一人猜出谜底。

原来,灯联的上联应了一个“猜”字,下联应了一个“谜”字,谜底正是“猜谜”。

乾隆皇帝得知答案后,也不得不赞叹纪晓岚的才思敏捷。

今日又逢元宵,天上满月,碗中汤圆,愿你新年圆满。

现代诗人余光中说过:“外国的情人节是2月14日,我们的情人节就是今天——元宵节。”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各大王朝都曾实行宵禁制度。只有元宵节前后几天,才开放夜行。

平日里困于闺阁的少女,拘于礼教的少男,在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上,终于有了正面交流的机会。

久而久之,元宵节也留下了无数动人的爱情故事,披上了一层婉约而又浪漫的面纱。

公元1036的正月十五之夜,大诗人欧阳修架不住好友的劝说,被拉出书房一道观赏当晚的元宵灯市。

看着满城的万盏灯火,如织人流,欧阳修不禁想起了上一年与自己相约赏灯的姑娘。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去年今日,英姿飒爽的青年穿过万千人海,穿过花灯如昼的长街,只为了赴那一场心如撞鹿的约定。

今时今夜,一样的灯市,一样的热闹,只是青年的心里却空了一块。

温婉又热烈,含蓄且深情,这就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

在元宵节遇见爱情的,不只有欧阳修一人。

公元1175年,渡江归宋的辛弃疾在都城临安,见识了一场金朝铁蹄下从未看过的元宵灯会盛况。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城烟花满天飞雨,东风吹过也带香意。在这满城繁华当中,一位头上插着蝴蝶发饰,发辫里夹着金色丝线的姑娘,拨开人流闯进了辛弃疾的眼睛里。

穿梭在灯影人潮之中,辛弃疾以为跟丢了她。蓦然回首,却看见灯火阑珊处的她,也正回首望向自己。

就是那惊鸿一瞥,在这个饱经沧桑的男子心头,惊醒了一个春天。

热闹给世人,爱情给两个人;浪漫和世界分享,甜蜜让自己私藏。这就是中国人的爱情,中国人的情人节。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秋天的作文300字 为什么要学英语作文 劳动最光荣作文结尾 春节里的一件事作文 参加俱乐部的英语作文 勿以恶小而为之 作文 小学生作文批语 秋天的家园作文 一次小实验作文300字 玩摩天轮作文 作文竞赛简报 作文运动会题目 挑山工精神作文 我喜欢的一天英语作文 网球比赛作文 师生之间作文600字 好暖作文 以夏天为主题的作文 生日聚会英文作文 那个人改变了我作文 暑假活动英语作文 梅花作文450字 我以书本为知己作文 关于介绍自己的英语作文 与读书有关的作文 精彩半命题作文 遇见你真好作文600字 荡秋千作文 付出与分享作文 与什么交朋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