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故事的发祥地——梁山县!

2020-12-19 19:45:01
相关推荐

梁山县是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故事的发祥地隶属山东济宁市,位于山东、河南两省的济宁、菏泽、泰安、濮阳 四地市结合部,总面积964平方公里,耕地82万亩,辖12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共672个行政村(居),75万人梁山县城座落于梁山脚下,是鲁豫交界地区的经济重镇和旅游名城. [1]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1949年始置的梁山县,原名昆山县,是山东解放区实验性新县,是和共和国同龄的充满希望的新建县。因境内梁山比昆山(昆山现今东平县银山镇境内)出名,而易名梁山县。《山东通志·疆域志》:“梁山,……本名良山,以梁孝王游猎于此得名。”《水浒》中所说梁山,即此。

1940年8月,中共鲁西区党委为巩固军展鲁西抗日根据地,决定在东阿、阳谷、寿张、郓城、汶上、东平六县边区结合部建立昆山实验区。昆山实验区隶属鲁西区党委领导,驻地在张博士集(今属大路口乡)。 1941年1月,昆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隶属鲁西行政公署领导,驻地在张博士集、师集等村。是年7月,改属冀鲁豫行政公署领导。 1942年5月,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二十三专署领导。 1943年1月,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十七专署领导(1944年8月改称八专署)。 1945年8月,属二专署。 1946年1月,属七专署(同年3月撤销七专署,并入二专署;11月恢复七专署)。1949年8月,昆山县隶属平原省菏泽专署。 1949年8月25日,改昆山县为梁山县。

县委、县政府分别迁至阎庄村和西小吴村(今属黑虎庙乡)。 1950年2月,梁山县委、县政府迁至郑垓村(今属前集乡)。 1952年春,县委、县政府迁至后集村(今属梁山镇)。是年11月平原省撤销,梁山县随菏泽专区划归山东省。 1958年10月,撤销菏泽专区,梁山县改属济宁专区。 1959年6月,梁山县复属菏泽专区。 1990年1月,梁山县划归济宁市所辖。 1941年1月,昆山县成立时辖区包括原东平县七、八、九区和原寿张县四、五区及阳谷县四区的一个乡。各区名称依旧为四、五、七、八、九区。四区包括南郭楼一带,五区包括后集村一带,七区包括田大店一带,八区包括杨堤口一带,九区包括北郭楼一带。

6月,昆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将辖区调整划分8个行政区:一区(轩堂一带)、二区(师集一带)、三区(商老庄一带)、四区(南郭楼一带)、五区(后集一带)、六区(临湖集一带)、七区(田大店一带)、八区(杨堤口一带)。 1944年10月,为加强对东平县城敌人的斗争,以大安山为中心建立九区。至1945年东平县城解放,九区撤销,所辖区域划归一、八区。 1945年2月,中共二地委决定将郓北县九区(驻辛兴屯、岳垓)划归昆山县,称昆山南九区。同年10月,又将南九区划回郓北县。 1947年春,张秋县撤销,其二区(斑鸠店一带)划归昆山县,改称九区(银山)。 1949年7月,昆山县辖一区(轩堂一带)、二区(师集一带)、三区(商老庄一带)、四区(南郭楼一带)、五区(后集一带)、六区(临湖集一带)、七区(田大店一带)、八区(杨堤口一带)。

同年8月,郓北县撤消,其二区(小路口)全部、一区(西杨营)的大部和第八区(黄集)半部划归改建后的梁山县。 1949年8月,梁山县初建时辖三区(小路口一带)、四区(杨营一带)、五区(后集一带)、七区(田大店一带)。10月,对行政区划调整,梁山县辖九个区:一区(戴庙)、二区(戚贾)、三区(小路口)、四区(西杨营)、五区(凤山)、六区(商老庄)、七区(田大店)、八区(大安山)、九区(银山)。 1952年7月,将九区(银山)划分,增设十区(斑鸠店)。同期,南旺县的孔坊区划归梁山县,列称十一区(孔坊)。 1953年8月,南旺县撤消,其一、二、六、七区划归梁山县,依序组建为梁山县第十二区(拳铺)、第十三区(黄庄)、第十四区(孙庄)、第十五区(开河)。

区下设乡,时全县辖15个区、166个乡、1086个自然村。 1955年9月,各区取消数码序列称谓,改以区驻地命名。其中,四区驻地由杨营村迁往黑虎庙村,故改称黑虎庙区;十三区驻地由黄庄村迁往徐集村,改称徐集区。 1956年3月,将斑鸠店区并入银山区,孔坊区并入拳铺区,大路口区并入戴庙区和商老庄区。同年,郓城县的辛兴屯和倪楼乡的12个村庄划归梁山县。是年,原166个小乡合并为74个大乡。梁山县辖12个区74个乡。 1958年2月,撤区并乡,全县设城关镇和斑鸠店、银山、腊山、金山、大路口、小路口、寿张集、黑虎庙、杨营、馆里、辛兴屯、前集、拳铺、徐集、信楼、孙庄、开河、韩垓、戴庙、商老庄、宋庄、安山、馆驿、管庄、王府集25个乡。

1958年8月,撤销乡镇。9月,全县设立东风(驻银山)、火箭(驻大路口)、八一(驻黑虎庙)、水泊(驻芦里)、七一(驻后集)、红旗(驻黄庄)、卫星(驻中孙庄)7个公社。11月2日,全县7个公社组成一个联合体,称作梁山县公社,原公社改为管理区,原管理区改为营,原生产队改为连。1959年1月20日,梁山县公社改为县联合公社,恢复原公社及管理区。 1959年11月,公社名称改为以驻地命名,并将7个公社调整为银山大路口、黑虎庙、芦里、城关、拳铺、徐集、开河、孙庄、小路口10个公社。 1960年3月,汶上县的东平、沙河站公社和须城、寅寺公社的一部分及平阴县的黄花园、东阿公社各一部分划归梁山县。同时,将梁山县开河公社和孙庄公社的部分村庄划给汶上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含羞草作文 柚子 作文 写景作文600 三年级作文200字 我是谁 作文 有趣的事作文 作文 泪 在一起作文 黄山作文 等待 作文 奉献 作文 回家作文 读后感 作文 作文五百字 有那样一抹色彩作文600字 优秀作文800字高中 我为家乡代言作文 阳光 作文 离别 作文 那一次我真的很棒作文600字 书香伴我成长作文600字 什么的滋味作文600字 在路上作文600字初三 以艺术为话题的作文 一件开心的事作文400字 难忘的春节作文400字 风景在路上作文600字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推荐一本好书作文500 开学计划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