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方塘大讲堂丨叶一剑:三门峡的新价值时代

2020-12-20 02:10:01
相关推荐

文丨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

作为一个被黄河深刻影响和深度定义的地区和城市,三门峡的发展战略之思辨从来都离不开对黄河的思辨,只不过,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和阶段,当地对黄河之于三门峡的价值发挥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知,甚至有时会在表面上看起来背离了对黄河的追随,比如,就像很多的资源型城市一样,在三门峡的发展历史上,也曾经因为对资源开发所带来的利益的过度追求,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

当然,对三门峡来讲,大部分时间里还是对黄河的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保持了充分的敬畏,并不断思考和尝试将黄河和黄河文化所能带来的综合价值在这座城市的转型发展中进行最大程度的发挥。

守正出奇,宁静致远。当中国文旅产业已经迎来爆发式增长周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战略被正式提出以后,三门峡围绕黄河和黄河文化发展所进行的文旅化思考和实践,开始显现出远见和坚持的力量,为三门峡接下来丰富和多元的“黄河故事”的构建和表达提供了直接的支撑。

在我们看来,截止到目前,黄河沿线地区围绕黄河和黄河文化所进行的项目和品牌创意中,至少有四个案例是非常值得称道的,分别是兰州的黄河母亲像、郑州的黄河博物馆、东营的“黄河入海、我们回家”的城市品牌新定位和三门峡的黄河文化旅游节。

对于其它三个案例,将来有机会再专门讨论,就三门峡黄河文化旅游节而言,作为一个在当地坚持了25届的节庆,不仅在品牌影响力和资源整合范围方面获得了很大的突破,在黄河沿线地区也具有一定的价值认同基础,而且,还进一步延伸出了大黄河之旅联盟和中国特色商品贸易博览会这样的具有鲜明的文旅产业链属性的新品牌、新内容。

随着国家和河南省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推进,这一节庆如果能够顺利升级为国家级的黄河文旅节庆品牌,并以此为基础,围绕黄河文化和黄河文旅产业在三门峡延伸出更丰富的项目、品牌和平台,这不仅对三门峡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而且,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而言,尤其是对黄河沿线地区文旅产业的转型发展而言,也具有重要的支撑价值。

1、三门峡的“后资源型城市时代”

作为河南省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之一,三门峡的经济也曾经表现出对矿产资源的过度依赖,尤其是黄金、铝、煤炭是三大优势矿产资源,以至于使得当地发展呈现出经济起起落落、环境遭受污染、资源难以为继的现象。

这也是当地政府大力推动转型发展的直接动因之一(生态环境治理的刚性要求甚至是政治化要求,也对当地的产业转型形成了倒逼),为此,当地围绕产业优化升级,提出了打造“五彩三门峡”的产业规划——“五彩”,即黄,黄金全产业链;白,铝产业链;黑,煤及煤化工;红,以苹果、大枣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包含红色文化在内的文化产业;绿,智能制造、智慧产业、旅游、大健康等绿色产业。

在这些产业中,很多都与当地的资源禀赋有着高度的匹配度,只不过,在发展模式上与之前相比进行了新的思考和规划,在推动落后产能和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致力于延伸产业链,实现高附加值变现。

比如,在黄金产业方面,当地政府对既有的黄金骨干企业加强改造,加大伴生矿冶炼,新引进中国黄金等公司提升工艺技术,着力发展珠宝加工、展销等下游产业,培育壮大金银饰品生产规模,推动黄金产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延伸扩展,打造以黄金珠宝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黄金珠宝全产业链。

按照当地官方发布的数据,截止到2019年9月,三门峡市黄金全产业链集群产值达635.6亿元,黄金冶炼能力占全国40%以上、居全国第1位,产量连续35年稳居全国第2位;中金黄金珠宝产业园形成了每年60吨金、300吨银制品加工能力,全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金银制品加工基地。

此外,当地引进的投资52亿元的金城黄金冶炼项目于2018年12月建成投产后,关键技术已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奖初评,2019年产值可达100亿元,带动三门峡市铜箔产能达到5.1万吨,占全国市场的29%,被当地政府评价为极大推进了三门峡建设世界“黄金之都”和“中国铜箔谷”的战略布局。

另一个被当地政府大力推介的产业是新能源汽车。据介绍,当地年产10万辆速达电动汽车项目获得河南省首张、全国第11张新建新能源汽车企业牌照,当地政府全力支持速达公司生产经营,确保2019年全年产量不低于2万辆,并积极引进电池、电机等上下游配套企业,着力打造以纯电动汽车为主导的研发生产基地、配套加工基地,并在2019年明确提出,三年内实现年产10万辆,为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官方的数据显示,2017、2018两年和2019年上半年,三门峡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从2015年、2016年的3.3%、7.5%河南全省垫底到连续进入全省“第一方阵”;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采矿业占工业比重下降了20.4个百分点,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上升了3.7个百分点;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三门峡签约26.5亿元,居河南全省第1位。

由此可见,当地的产业转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与河南其它几个资源型城市相比(比如鹤壁、濮阳,甚至包括安阳和平顶山),三门峡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或者说,无论是从产业结构来看,还是从区域经济的复杂性来看,以及从城市品牌的重塑来看,三门峡已经开始进入“后资源型城市时代”。

在我们看来,就三门峡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而言,比产业结构数据和地区经济整体增速数据所体现出向好发展态势更值得关注的是,“黄河三门峡,美丽天鹅城”的城市品牌的提出并经过一系列的传播推广,资源型城市的标签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淡化,基于黄河、天鹅以及背后所代表的生态、绿色、文旅等标签已经成为三门峡新的区域和城市品牌的最显著的符号,这将为三门峡更综合的新一轮的转型发展提供非常大的品牌和战略支持,也将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新的想象空间。

比如,据官方介绍,在当地的生态环境变好以后,现在每年来三门峡黄河湿地栖息过冬的白天鹅达到1万多只,占全国白天鹅总数的三分之二,三门峡也成为全国最大的白天鹅栖息地和观赏区,吸引了大批游客、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旅游观光、采风创作。依托白天鹅,当地举办了第十二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参展摄影家1500余人,观展人数15万人次,网上点击量达到1.2亿次,均创历届之最。在此基础上,当地还成功地将第13至17届连续五届中国摄影艺术节落户三门峡,并与中摄协开展全面深度合作,在三门峡谋划建设集产学研游展为一体的中国摄影城,着力打造全国摄影文化艺术高地,这不仅让“天鹅之城”的城市品牌影响力更大,而且,还直接在当地转化成了新的文旅项目。

截止到目前,除了生态治理和产业转型外,当地政府还明确提出了更加综合的转型战略构想,并被概括为“三地五中心”,即建设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物流基地、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全国有影响特色农产品及黄金行业数据中心、全国知名的大健康中心、中西部地区重要的黄金珠宝加工交易中心、黄河金三角地区客运中心、黄河金三角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中心。

由这些战略构想的关键词可以看出,黄河是三门峡新一轮转型发展中重要的背景依托,黄河金三角成为了当地区域和城市发展中的直接地理坐标之一,黄河文化和黄河湿地也成了当地发展文旅产业最重要的资源依托。

但是,纵然是这样,面对新的全球产业变革和国家战略布局,三门峡依然需要对“后资源型城市时代”的转型发展战略做出新的思考和布局,尤其是对三门峡与黄河之间的互动新逻辑和新模式的思考和布局。

在我们看来,三门峡的黄河战略需要进一步的升级,将三门峡的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转型升级、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品牌提升等,全面融入到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去,其中当然也包括如何依托三门峡在与黄河有关的文旅产业发展中所积累的资源、平台,为推动黄河沿线地区的文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作出更多贡献,从而让三门峡成为黄河沿线地区和黄河黄金文旅带上最重要的节点城市之一,并致力成就一个面向流域和国际化的黄河文旅的新价值时代——当然,黄河文旅的新价值时代的构建,与三门峡的区域和城市新价值时代的构建之间,有着直接的相关性。

2、黄河文旅的“新价值时代”

按照官方发布的数据,三门峡2018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319万人次,全市文化旅游业总收入371.9亿元、增长23.3%,对GDP的贡献率达到23.57%。

在我们看来,相对三门峡同期230万的常住人口和1500亿元的经济体量,这样的文旅产业数据说明,三门峡已经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属性比较明显的区域和城市,文旅产业在当地也开始具备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价值;如果再考虑到文旅产业的综合带动价值以及对区域和城市品牌的重要影响,文旅产业的发展之于三门峡新一轮转型发展的价值发挥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而且,随着黄河文旅概念的持续升温,以及黄河黄金文旅带的成长,三门峡的游客人次还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文旅产业在三门峡的快速成长也将是大概率事件。

就三门峡文旅产业发展的策略和规划而言,据当地官方的介绍,主要包括:围绕白天鹅这一独特资源,依托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加快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文化主题公园为载体,启动建设爱情主题小镇和规划建设中国摄影文化城,打造特色旅游新的引爆点;编制了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抓好高阳山温泉度假区、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示范区、汤河温泉小镇等项目建设,打造全国新兴的康养旅游目的地;打好“历史文化”牌,充分挖掘仰韶文化、黄帝文化、老子文化、虢国文化等历史文化底蕴和民俗资源,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围绕黄河主题,当地也做了一系列努力和尝试。比如,打好“黄河文化”牌,挖掘黄河文化和黄河风情游,深入发挥三门峡首创的“6+9”(即中部六省和沿黄九省)大黄河之旅联盟的影响力,合作打造丝绸之路特色精品旅游线路,致力于把中原文化、中华文化推向世界;坚持办好“两节一会”,每年5月份前后举办黄河文化旅游节和中国特色商品贸易博览会,每年11月份前后举办中国摄影艺术节。

据当地政府介绍,三门峡黄河文化旅游节,作为河南以及黄河流域举办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旅游经贸节会活动,以促进沿黄九省(区)旅游区域合作、发展黄河旅游、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为己任,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二十五届,不但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还成为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三门峡良好的对外形象之窗口。

在我们看来,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提出和推进,为包括三门峡在内的黄河沿线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战略机遇,对三门峡来讲,除了继续做好生态保护和治理的内容之外,更具想象空间的是,围绕黄河文化的发掘、整理、弘扬和产业化,围绕黄河黄金文旅带的建设和运营,可以做出更多的努力和尝试。

比如,在现有的黄河文化旅游节和特色商品贸易博览会基础上,可以在当地专门成立黄河文旅研究机构,并开放平台,整合全国乃至全球的研究资源,共同推动针对黄河文化和黄河文旅产业的研究,让三门峡成为黄河文旅研究高地;可以依托当地成立的文旅投公司,联合外部的市场机构发起并运营黄河文旅产业基金,在实现对三门峡辖区内文旅项目投资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投资扩展到黄河沿线的文旅项目;联合有关市场化机构或团队,开发运营一个专门面向黄河黄金文旅带的在线文旅内容平台,并将智慧旅游、品牌传播、电子商务等功能集成打通,为黄河沿线的文旅项目提供技术、推广和交易等综合支撑。等等。

在我们看来,当这些项目得以在三门峡推进和落地的时候(当然,三门峡不做,其它城市和地区也会有人做的,比如兰州、郑州、济南、济源、东营等),也是黄河黄金文旅带获得根本性提升的时候,还是黄河文旅的新价值时代得以在更大程度上被彰显的时候。

当然,当三门峡能够通过自己的项目、平台和城市为黄河沿线的文旅产业发展以及黄河黄金文旅带的构建做出系统性支撑的时候,也是三门峡文旅产业获得大发展的时候,当地所提出的“构建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国家黄河华夏文明旅游带核心城市和黄河金三角旅游集散中心,努力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等目标也就指日可待了。

据当地政府介绍,三门峡已经全面启动百里黄河湿地修复工程,对核心区的108公里、21.6万亩湿地进行整体规划、全面修复,努力打造国内第一湿地长廊,把黄河湿地打造成新的“城市风景线”。

很显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三门峡新一轮转型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变量之一,三门峡的“新黄河时代”已经开启。

在新的时代和战略背景下,三门峡以怎样的态度、决心、创意和实践实现对黄河新价值时代的拥抱,对三门峡新一轮转型发展的影响将是综合性的、长期性的、历史性的和战略性的,当地对黄河和黄河文化的新的思考、策划、规划、实践等,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三门峡的区域和城市新价值时代的构建。

在我们看来,考虑到三门峡现有的经济体量(2018年三门峡GDP为1528.12亿元,在河南18个省辖市中倒数第四)以及在地理、文脉、生态、品牌等方面与黄河的高度相关性,值得期待的方向和结果之一是,三门峡完全有可能以整个区域和城市为平台推动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示范,甚至为国家战略的整体推进提供多方面的标准和样板,三门峡能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多少贡献,就意味这三门峡能够从该国家战略中分享到多少发展红利。对此,我们静观其变,静待花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暑假日记英语作文 敬畏作文 平凡的作文 初二作文辅导 互相关爱的作文300字 我是小小啄木鸟作文 美是到处都有的作文 初一语文月考作文 初秋的风作文 鹅鼻嘴公园作文 写博物馆的作文 不期而遇的幸福作文 动物性格的作文 第一次受打击作文600字 原来如此的作文 北京高考作文题 开心的那一刻作文 儿童节英语作文带翻译 什么了不起的作文 打枣作文200字 关于心态的作文800字 难以忘记的一件事作文 盼雪作文 互相关爱作文 有关于阅读的作文 成功的背后作文 关于天目湖的作文 小小发明家作文 自知之明的作文 我的收获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