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正觉寺“老师公”——43年徒手建庙宇 一件僧衣穿到80多岁

2020-12-20 02:15:01
相关推荐

“人生,究竟有多长?人生,就在你我之间。”——玄色

一人一生一袈裟,仅凭一双手完成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只因心中有佛。这是一种什么力量?宇宙万物,皆有奥秘。“佛”虽为意念,却被人们具象,世代存于人心之中,其信念可支持信佛者积善心,行好事,苦自身之苦,度百姓为善。

夏日鸣蝉,秋日过蚁,再渺小的生命,甚至被叮咬,僧人们都不会伤害它们。这也许就是善因善果,大道之致。隐一方净土,普度众生。

“老师公”佛缘天注,并不是传说中的人物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有两座历史悠久、佛教文化底蕴深厚的乡镇:北中镇和弥陀镇。其间有一座山,山峰形如龙角,右抵赤河状如龙尾,故名金龙山。山中四季温和,林壑幽美。“老师公”所在的正觉寺就座落在金龙山的中部腹地,是一座深处大别山深处的寺庙。

这座寺庙中的一砖一瓦都由这位老僧人自己亲手建立,历经整整43年时间,高山上平地而起了一座壮丽的寺庙和一层层的梯田,如今的景象即是这位老僧人一生心血的见证,更是他向佛祖与菩萨交付的使命。

在人们的印象中,高僧都是很严肃寡言、高深莫测的,但“老师公”不同,他为人亲切和善,与人交谈总是极具耐心、循循善导。“老师公”是当地人对清修苦修的老僧人的尊称。我们的“老师公”是正觉寺僧人,法号释觉定,俗名陈多兴。今年已经84岁高龄。他在当地有很多耳熟能详的故事,割肉救母、徒手兴建寺庙、救助老人孩童等等每一件在当地都家喻户晓,人人高山仰止,都说他是一位活菩萨。

相比起因遇困苦而信“佛”修行的人,我们的“老师公”便是“佛子”。“老师公”五岁时,偶遇云游的化斋僧人渡化,被告知生来与佛有缘,而后便时常跟随母亲到五里地之外的塔纳庵静香。或许是被这位僧人的话影响,他自小吃素,从不杀生,虽家境贫寒,但并没有影响他研读佛经的学习之心。

他的老父亲在僧人走之后不久就去世,留下弱小的他和母亲相依为命。由于食物的缺乏,生活的贫苦,他身材瘦小,但勤读佛经,使他步伐稳健,遇事冷静,眼神清亮,生活的苦难让他比同龄的孩子更添了一份平常心。

他14岁就看淡生活中的常事,决意出家。终于16岁那年,正式剃度出家,法号释觉定。潜心修行之余还要帮母亲干农活,年迈的母亲看着如此孝敬的儿子,眼里尽是心疼,却只能默默支持。白天干完家里的活,晚上还要回寺庙里敲钟念经,风雨不改,一天未曾停歇。

效仿佛祖割肉救母,孝心感天动地

在佛祖释迦摩尼的“本生故事”中,“割肉救鹰”的故事最为感人,这是佛祖曾经经历过一段的苦修。他在森林里遇见一只老鹰追逐一只鸽子,鸽子躲进其怀中。释迦摩尼为救鸽子对老鹰说:“请您不要吃这只鸽子,上天有好生之德。”老鹰却道:“若放这只鸽子离来,我就会被饿死,好生之德从何而来?”

释迦摩尼说:“我愿意用同样重量的肉来换取鸽子的生命。”于是他把鸽子放在天秤的一边,开始割自己的肉放到另一边。奇怪的是,直至割尽一片肉的时候,这秤却仍不能平衡,最后他自己跳进秤里面,秤砣终于平衡了。原来鹰和鸽子皆为所大乘佛幻化,事后他们问释迦摩尼:“刚才你感受到了割肉时的透骨之痛,难道不觉得后悔吗?”

释迦摩尼道“没有。”“上天啊,如果我所说的属实,就让我的身体即刻恢复如初!”话音刚落,他的身体果然恢复了原貌,自此佛祖真正诞生了。

这虽然是个传说,但却活生生地发生在了“老师公”的身上。他的母亲在父亲走后不久也突发疾病,卧床不起。看着病入膏肓的母亲,他心急如火,家里却连看病的钱都不够。想起佛祖舍身的故事,陈多兴毫不犹豫地割下自己胳膊上的肉,熬汤给了母亲。母亲的身体果真日趋见好,他的故事在乡里之间人尽皆知,乡亲们都说这是佛祖被他的孝心感动,善有善报。

他因菩萨一夜托梦,历经43年徒手修建正觉寺

母亲去世后,释觉定离开故乡,开启了苦行僧式的游历生涯。据传辛酉(1981)年元旦,他最终来到金龙山上。本意只在此短暂停留的一个晚上,结果竟在梦中得以参拜观世音菩萨。菩萨点化:此处原来是一座寺庙,被阴差阳错夷为平地,希望他可以凭自身之力重建寺庙,兴建佛教道场,恢复昔日旺盛香火。

“老师公”第二日醒来就找来工人,来为修建庙宇做准备,自此开始了43年的亲手搭建。他变卖耕地、用全部积蓄请了工人,将地基建好后,他就没有经济能力了,接下来的每一件工作都是他一个人亲力亲为完成的。

院子、草屋,一砖一瓦都是他翻山越岭从金龙山下背上来,用自己的双手搭建;常常黑夜里走四五里山路,一面建寺,一面开荒种地;而后又在寺庙旁建瓦窑和青砖窑,地上铺的石砖都是他自己烧制的。

日以继日,这一干竟然就是四十三年,他每日穿梭的身影被山间的居民看在眼中,他的虔诚令百姓们十分敬佩,认为他是真的佛陀再世。就在他坚持不懈下努力的,这座曾消失寺庙就这样一天天的在人们眼前平地而起。有一块正殿的石砖出窑时直接就是莲花的形状,这在佛家是大吉之兆,令“老师公”有如大梦初醒般畅快透亮,而后取名“正觉寺”,正式开门迎接香客。

信众去拜访“老师公”的时候,他都会亲自带领访客参观寺庙后山自然的观音石像和往生塔。“老师公”步履矫健,抚摸着一草一木,聆听着梵音松涛,平等、清净、慈悲、正觉的意境,他以身示佛,讲述佛理更是娓娓道来。

兴之所至还会拿出一座山门的模型,这是他亲手打造的。他有一双巧手,寺内每一座建筑都是他设计的,尺寸是他的双手一寸一寸丈量出来的,而且丝毫不差,令人敬佩。

苦行,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老师公”的衣食住行,都是非常平淡、简单、朴实。每日一碗清粥,碗中青菜只需要简单的水煮烹饪就是它的美味。

“老师公”40多年都只穿一件由百姓丢弃的衣服缝制而成的百衲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缝缝补补,从未更换。百衲衣上的补丁,一年比一年多,但是他从来只是这一件百衲衣,一件真正的百家之衣,即便如此高龄仍然会自己缝补。每当温暖的阳光照耀着百衲衣,显得是那么金光闪闪。这就是佛家子弟不麻烦别人、不摆架子、勤俭节约的高尚品德。

一日容易,难得的是数十年如一日。他的生活没有物质上的追求,却有着最为高贵的精神理想,做个“苦行僧”,是他作为佛门中人的虔诚表现。苦是苦,累是累,却从中得到顿悟,获得心灵上的升华。

百家衣就是他的袈裟,陪伴他到如今,无论早春盛夏,还是寒秋戎冬,永远在他身上,不曾更换。用己之节俭,去除百姓浪费的恶行,这也是一种渡化,也是一种积善。

心中有佛,必当敬之爱之

“佛”从来都不是大雄宝殿上摆着的泥胎雕塑,而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信念。正觉寺在“老师公”的言传身教下,秉承“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的理念,广开山门,纳福接众,弘扬正法,持规守戒。目前信众很多,香火旺盛。近些年,每次寺庙整修时,都有很多信众们不计报酬,主动前来,积累功德。“老师公”的故事成为了当地一段口口相传的动人佳话。

岁月给正觉寺的青砖添了几分青苔,“老师公”却有如寺内的苍松,屹立不倒,越发苍劲。他一如既往,身披那一件40多年的百衲衣袈裟,步履轻盈,四下皆空,在他亲手搭建的寺庙院落里,从未停下过脚步。

或许佛祖真的看到了他的虔诚。他将一生都献给了“正觉寺”,献给了授业传教,广施恩德,将善良带给世间疾苦的众生,付出的是他最宝贵的真心,感动着苍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1)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0-08-23 19:32沙痕[台湾省网友]IP:3407037689
    向这位老师公致敬,43年徒手建庙宇,80多岁还一身僧衣,真是不可思议!
    顶3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考语文作文开头结尾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 给我一双翅膀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800字 我的家族日语作文 学习的目的作文 故乡的春节作文 什么真了不起作文 走过那个拐角作文 记事的作文400 满分作文开头结尾摘抄 我的新年计划作文 快乐的假期生活作文 五年级下册作文400字 我的祖国我的家作文 参观博物馆作文600字 传统节日作文400字 Hobbies英语作文 少年当自强作文 开学了作文200字 大扫除的作文400字 环卫工人作文800字 介绍自己的家乡英语作文 英语一小作文模板 跑步的好处英语作文 介绍卧室的英语作文 小学生作文集封面 诚信作文800字高中 我的变化作文600字 关于脚踏实地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