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断魂枪》|看老舍笔下小人物的平凡人生 品味生活的严肃和沉重

2020-12-20 15:35:01
相关推荐

老舍以《骆驼祥子》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他笔下的故事,真实反映出当时中国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每个人物的背后,都是时代缩影下典型的代表。

短篇小说以《月牙儿》和《断魂枪》为代表。《月牙儿》塑造的女性形象,把知识与文明,封建和落后的交织对比,相互融合,展现出真实时代背景下苦难女性的生活。《断魂枪》则是对逝去的中国武术的缅怀,对时代变化和人性的反思。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中,大部分是古代武侠片和近代功夫片。在李小龙开创中国功夫电影新纪元之后,国内的功夫电影上了一个新台阶。开始注真正的武功,也成就了很多武打明星,他们都是练家子有真功夫的。

在电影中经常有这样的镜头,武功高强的人常常被迫隐居,不显露武功。也有很多是经历大起大落,看透世间事,主动退隐江湖,安于一隅。更有一些人在时代的变迁中,选择随波逐流,放弃原本一直坚守的东西,选择新的生活方式。

叶问李小龙师徒

咏春派系一代宗师叶问,在他之前,武术是秘密相传,真正懂得诀窍的只有少数人,且不是广泛招徒,基本上属于嫡系亲传。只有一两个得意弟子才会得到真传。当时咏春的心决口法也比较高深,难以理解。叶问在佛山学的咏春,却是在香港把咏春发扬光大,名扬海内外,门徒庞杂,可谓是三流九教。叶问更是把不易理解的武功要诀,简化成容易理解的动作词语,降低了学习难度。

叶问把中国传统的武术很好地传承下来,用新时代的新方式,让传统的咏春不至于消失,反而成为海内外人士争相追捧学习的武术。

中国的传统文化何其多,有些东西顺应不了时代,就会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旧时代的人们可以做到的东西,当今时代的人却无法做到,就是这样一种让很多传统的手艺、武术、美食渐渐地消失。

就像老舍先生写的《断魂枪》一样,有些东西是拥有的人主动选择让其消亡,这一门枪法也随着人的离去而掩埋在黄土里,终烟消云散,不留痕迹。留下的不过传说,或真或假,全凭后人猜测。

《断魂枪》的题材是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场景,人物也是小人物,读来轻快诙谐,平淡之中又有点对生活的思考,品味历史的沉重感。

老舍先生的作品都是以普通市民为出发点去写的,读来平淡普通,甚至有一种寡淡无味之感。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从而为读者构建出一个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大千世界。

阅读老舍的作品,不能只是单纯地看表面的文字,更应该看透文字背后隐藏的深情,和他笔下的心态。他书写的故事普通得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朴实的文字下,更藏着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对于人性的拷问。

“生命是闹着玩的,事事显出如此;从前我这么想,现在我懂了。”

开头即这样一句话,让看的人摸不着头脑。有一种看透红尘,游戏人生的错觉。初看不懂其中意,再品已是其中人。

神枪沙子龙,曾经令他引以为傲的“五虎断魂枪”,不能再现往日的光辉。或者说,人们不再需要哪种技艺,也就没有再出现的必要。每朝每代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何其自然真实。

“断魂枪”的消失,一方面是由于社会急剧改变造成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则是没有合适的继承人。中国,是一个讲究仁义礼仪的民族,注重一个人的品性和道德。一个人的能力再好再出色,人品不行就是不行,人品决定一切。而对于人的品德要求,在传授一门技艺时尤为重要,是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要求。

传统上认为一个学生找到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师很困难,而在师徒的选择上,师父想找到一个托付自己技艺的人何其困难。这也是很多传统技艺消失的一个原因。何况还是一门武术,善用者可以造福社会,被坏心眼的人学了去,就会造成社会的灾难。这些在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中随处可见,矛盾冲突由此埋下。

沙子龙不传授“五虎断魂枪”,一方面是客观大自然环境造成的,社会不需要他的那一套枪法;另一方面,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传人。想学那套枪法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只会吹嘘拍马,求个虚名,却不曾真的想学本事。另一种则是真心想学,且潜心研究武术的人,想学会更厉害的武功。

对于一个有着传统思想的武术大师来说,这些人都不能够传授,也唯有选择让那杆枪、那套枪法一起埋在黄土里。初看这个短小普通的故事时,不理解沙子龙不传授的原因,始终不明白为何他会如此选择。只觉得他心胸狭隘。

一读再读之后,不得不感叹文学大家老舍的用心良苦和满怀的落寞与遗憾。藏在平凡故事里的落寞是时代的忧伤,更是那些人的心酸和遗憾。如果有更好的选择,必不会让其消亡。

可想而知,老舍在写这样一篇短文时,心中是何等忧愁。他在忧虑传统的武术传承问题,他也无力改变社会变化造成的悲剧,对于很多东西来说确是一种“悲剧”。同时他又是多么的痛惜与遗憾,那些凝结着智慧与力量的东西,承载着中华民族优良品德的技艺,就这样自然又不自然地消失了。

当我们惋惜的时候,更会反思历史的变革和人思想品德的变化。放弃只需一念之间,拥有却是可遇不可求。有些主动舍弃的东西,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必是不被时代所需的。存在即合理,得到和失去都是相互依存。

就像沙子龙最后说的:“不传!不传!”一是拥有依然幸运,足以慰余生;二是,既不能传给有缘人,也不被社会需要,那就让其随我归于尘土。既因我而生,又因我而亡,也算一种圆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选择 500字叙事作文 推荐电影英语作文 象征手法作文 路作文800字 购物的英语作文 二年级50字作文 旅行作文开头 优秀作文350 作文500字写事 450个字的作文 小学作文6年级 我的性格 作文 丁香花作文 有关人的作文 作文能写什么 温暖400字作文 高中语文作文范文 优秀的作文素材 井冈山作文 抗疫人员作文 作文获奖感言 五百字作文初中 作文优秀片段 老师教我作文 茶花的作文 种树的作文 保护自然作文 冬天风景作文 一件事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