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民国的茶馆有多吸引人?为何老舍和鲁迅等文人都喜欢去?

2020-12-20 15:55:01
相关推荐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古代文人有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宋代时,饮茶被列为"开门七件事"之一。所谓"酒乱心性,茶洗尘心",相对于酒而言,茶似乎和人们的生活更为贴近,并且老少咸宜,不论贵贱,因此俗语有言:"宁可三天无油盐,不可一日不喝茶"。

从唐宋时代开始,饮茶不仅是一种休闲方式,更是一门雅致的艺术,如果说"酒里乾坤大",那么则"茶中岁月长",悠悠清茶一盏,道尽千古多少兴亡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么,有茶的地方便该有茶馆。中国的茶馆历史悠久,早在晋代时,市场上就有茶水出售,《广陵耆老传》中记有:"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竟买",不过这最多只能称为"茶担",尚未形成茶馆。

南北朝时,品茗清谈之风盛行,出现了可供人饮茶的茶寮,可算是后世茶馆的雏形。

史料记载中的茶馆最早出现于唐代中期,唐代陆羽的《茶经》中记有:"闻南方有蜀妪,作茶粥卖",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中也有:"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此以转相仿效,遂成风俗"的记载。

茶馆自中唐形成后,历经后世发展,又有茶肆、茶坊、茶楼、茶邸、茶房、茶舍等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别称。茶馆虽然出现于唐代,不过在当时并不普及,功能也不完善。

纵观茶馆发展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唐代前后是茶馆的萌芽和形成时期;宋代到清代,是茶馆的大发展时期;清末民初,是茶馆的繁兴时期。

尤其是清末民国时期,茶馆发展至巅峰时期,其数量之众、分布之广、功能之全,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民国时期的茶馆中熙来攘往、龙蛇混杂,其中既有高官巨贾、文人名士,也有平民百姓、劳苦大众,他们聚集茶馆,或是休憩品茗、联络感情,或是洽谈合约、达成交易,一方茶馆就如一个微型社会,映射出众生百态,各色脸孔。

正如老舍所说的:"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等。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老舍先生笔下的茶馆是典型的北方茶馆:高方桌,长板凳,用壶泡茶,一般实行一水一收费的规矩。然而民国时期的茶馆星罗棋布,南北各异,风格也各不相同。

广州茶馆可以说是南方茶馆的风格代表,"茶馆内台面方面都有,摆放着靠背座椅,并供应各种精美的点心"。西南地区的茶馆则自成格调,四川成都的茶馆就有"闲人多、茶馆多、厕所多"的"三多"之说。旧式茶馆大都建得古香古色,就连题名也典雅有趣,例如上海九江路的天香阁,云南路的鹤林春,广州东路的松风阁,四川北路的群芳居,又有上海一家开在屋顶的茶社,名曰"楼外楼",既是写实,又有"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古意,更为有趣的是,当时北京天桥附近有一家"王八茶馆",只因店主姓王,排行老八,由此得名。

正如四川成都茶馆中的"三多"之说所示,闲人一多,茶馆自然成了消磨时间的好去处,不过茶馆的社会功能丰富,除休闲娱乐外,也是各行各业信息交流的集中地,来往茶客身份各异,有谈生意的、放贷的、说媒的、办案的、算命的、行骗的,各色人等应有尽有,据说当时上海租界的巡捕到华界办案,都是在茶馆里进行的,茶馆也是各大帮会的聚集地。

此外,茶馆还是诸多民间文艺的发源地和传播中心,人们泡茶馆,除了闲谈喝茶外,还可以享受到评书、弹词、评弹等各种曲艺节目,古代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借说书人之口娓娓道来,听到精彩处,不觉悠然往返,而中国历代的通俗小说和传奇故事,也得以借茶馆,不断被演绎和提高。

闲人一多,自然少不了闲话,文人聚集茶馆,与茶结缘,更有不少趣闻轶事。

鲁迅先生小说《药》中的华老栓就是开茶馆的老板,鲁迅本人也常年杯不离手,茶不离口,只不过别人喝茶喝出的是和气,他却常常喝出怒气,鲁迅晚年常常以茶会友,又经常在茶叙中和人翻脸而去。

"糖僧"苏曼殊寓居上海时,也常到同芳居茶馆品茗啖饼,苏曼殊嗜糖如命,有一次糖瘾上来了,又没钱买糖,于是忍痛拔下一颗金牙来换糖吃,章士钊因此写诗嘲笑他:齿豁曾教金作床,只缘偏嗜胶牙糖。忽然糖尽囊羞涩,又脱金床付质房。

同为茶中墨客,周作人可以说是民国文人中以茶入文发挥得最好的一位,他一辈子都在做一件从未有人做过的事:打通茶和文字的界限,以茶入文,以文观茶。他常说,读文学书好像喝茶,喝茶就像读文学书。讲文学的原理则像是在做茶的研究。茶味究竟如何,只得从茶碗里去求。曹聚仁评价他的文字说:"周作人的随笔语言像龙井茶,观之虽无颜色,喝到口中却是一股清香,令人回味无穷。"

如今,时代变迁,茶馆的繁兴时代也一去不复返,大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苍凉感,世事繁华,人心浮动,许多人已无闲情再觅闲处,即便有闲心,也难得一方净土,旧时茶馆的闲情趣闻也就永久地落于故纸堆中。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9-20 05:45暮雨流苏[山东省网友]IP:3411805089
    老舍和鲁迅都喜欢去民国茶馆可能是因为那里可以感受到浓厚文化氛围让他们找到创作灵感和素材吧。
    顶0踩0
  2. 2020-06-04 04:14泫藝[新疆网友]IP:247790835
    民国茶馆充满了怀旧氛围让人仿佛穿越到旧光真是太吸引人了!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介绍宜兴的作文 梦想是医生的英语作文 感谢老师的英语作文带翻译 六年级毕业考作文题目 写春游的作文500字 作文我眼中的春天400字 他怎么了作文400字 小学生活作文400字 美丽的巴音布鲁克作文 小草的作文 铭记历史作文300字 美丽的颜色作文600字 记人作文300字 介绍桥的作文 家有什么作文600字 暑假生活作文200字 成长的半命题作文 秋思300字作文 作文猫的特点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作文 一个人给我的启示作文 秋天的雨四年级作文 四六级作文预测 一本魔法书作文 我的心里话作文300字 二年级作文30字 关于一篇植物的作文 上台表演作文 以恒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写人大方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