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人民艺术家”老舍的收藏经:收藏艺术品要随心 这是个性!

2020-12-20 16:20:01
相关推荐

生活是一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趣味就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微微暗些,再明起来,则暗得有趣,而明乃更明。

——老舍

简练而深刻的话语,总像一阵和煦的春风,拂面轻盈,在心头又缭绕骚动,老舍的文字便是有着这般让人心动的力量。

舒庆春(1899年-1966年),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

1918年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

1922年,在天津南开中学教国文,同时还在英文夜校和燕京大学补习英文。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讲师。

1934年,任山东大学文学系教授。

1966年8月24日,中国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暴力批斗,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北京老舍故居 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

提起老舍,那份莫名的淡然的文人气质便似乎有些涌动,故居中的故人痕迹,是阔亮且安静的,有种悠远的意境,一如故人。

能诗会书的文人气质

老舍脍炙人口的作品不少,《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让人有种如数家珍的感觉。

而其饱满的艺术气质不仅仅是表现在能写得一手脍炙人口的好文章,一手书法亦是尽显其文人气质,而提起收藏艺术品,更是难以三言两语道尽。

老舍《赠友人句立轴》纸本 (现藏于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

老舍书法有着自己的艺术风格,锐利与圆润各得其所,又相互补充,有一种刚柔相济的形态。

傅抱石《湘君图》(现藏于中国现代文学馆)

一次傅抱石给老舍寄来一张刚画好的《湘君图》赏析。

老舍高兴之余,立刻找来一小张“库纸”,即明清宫中存留下来的皇帝的御用书画纸,在上面写下一段获得傅氏美人图的观感,钤“老舍之印”。

老舍这几行毛笔小字写得工整浑厚,有着一种形式美,表现了文人的雅兴,能将人带入一种雅致的意境。

老舍在《湘君图》上的题字

随心而行的收藏之路

老舍的收藏之癖是在其中年时期开始的,说起他的收藏,“随心而行”大概是最好的概括。他的收藏原则有着自己的个性。收与不收,全凭自己喜爱与否,且不管它们是否真的具有价值。

老舍北京故居 卧室

老舍曾在其书中写道:“在北平的琉璃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两种人。”

“第一种是规规矩矩,谨谨慎慎,与常人无异的。他们假若有一点异于常人的地方,就是他们喜欢收藏字画、铜器或图章什么的,这些人大致都有点学识。他们手中一有了余钱,便花费在使他们心中喜悦而又增加一些风雅的东西上;

第二种人便不是这样了。他们收藏,可也贩卖。他们看着似乎风雅,可是心中却与商人没什么差别。他们的收藏差不多等于囤积。”

老舍书中所言的第一种人,便如同其自身对收藏的定义,其收藏艺术品,更像是给生活多增添些许风雅。

而老舍的私人藏品蔚为壮观:任伯年、傅抱石、李可染、林风眠、吴作人、黄胄等书画家的艺术作品应有尽有。

1943年 齐白石 《工虫鸢尾花》(2013年嘉德春拍 成交价:1840万元)

1952年 齐白石《红衣牛背雨丝丝》(图片来源中国美术馆)

老舍曾说:“在穷苦中,偶尔能看到几幅好画,精神为之一振,比吃了一盘白斩鸡更有滋味!”

可见,对于老舍来说,欣赏好的艺术作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作品带来的收益,也正是如此,老舍才能和诸如齐白石等的一代大师成为知己好友。

齐白石《雏鸡出笼图》轴 纸本,墨笔,纵67.2cm,横32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1951年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纸本设色,129cm×34cm(现藏于中国现代文学馆)

简略的笔墨绘出山间直下的急流,蝌蚪在流水中嬉戏,画面中没有出现蛙,但却似乎有着画面外的“声音”,蛙声在远方摇曳着。这幅画将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诠释的酣畅淋漓。

这幅作品是齐白石晚年的重要作品,而这幅作品跟老舍息息相关。

老舍北京故居 庭院

一次,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先生家做客,他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一首诗,有意从诗中选取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想请齐白石先生用画去表现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

为此,齐白石甚至还苦恼了数日,后来经过认真思考,齐白石了解后,据说经过几天的认真思考,凭借自己数十年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终于完成了“任务”,把‘蛙声’这一“可闻不可视”的现象,通过酣畅的笔墨表现出来。

当老舍先生打开齐白石的画看完之后,高兴得拍案叫绝。

丰富多彩的艺术含量是艺术品的精髓

胡絜青(老舍夫人)曾说:“他(老舍)自己作画水平不及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却偏偏有一双鉴赏家的眼力……家中常常画家入云,墙上好画常换,满壁生辉。”

老舍先生爱画,爱看画,爱收藏画,他和夫人胡絜青先生雅好收藏,家藏颇丰。他们的藏画,或为友人馈赠,或间接而得,或市场购入,几十年间,形成了相当的收藏规模,其中不乏名家精品。他们常把这些藏品张挂于家中,同时继承了传统文人的雅集形式,不仅定期更换,更邀请好友共同赏玩,长此以往,其客厅西墙在当时有了“老舍画廊”之称。

1921年 梅兰芳 林卫嫣 《欢世音菩萨像》 唐画仕女 立轴 78×37cm;91.5×27.5cm(上海敬华2009年春拍:成交价 17.92万元)

梅兰芳 牵牛花(202×49cm)(现藏于中国艺术研究院)

除了书画作品,老舍还喜欢收藏扇子,对于扇子,丰富多彩的艺术含量是老舍的收藏初衷。

老舍曾想着收藏一套名伶们的画,想着这是一个新的系列。但老舍并不向他们求画,他自己去收集,费很大的劲去淘换,他觉得这是乐趣。

老舍北京故居 展览馆

梅兰芳的琴师许兰有一次赠给老舍一把梅先生画的扇子。许兰说这把扇子有着非同寻常的经历,很有纪念意义。

原来,梅先生演《晴雯撕扇》时,会在上台之前亲笔精心画一张扇面,装上扇骨,带到台上表演后当场撕掉。演一次,画一次,撕一次,成了规律。

许先生有一次等散了戏后偷偷地把撕掉的扇子捡回来,请裱画师想办法贴好,送给老舍的那把就是这么捡回来的。

老舍大为感动,他为许兰的细心和体贴入微而感动,更赞叹梅兰芳先生对于艺术的认真与一丝不苟。

老舍每次向朋友们出示这把扇子时,都要动情地讲述梅先生画扇面的故事。后来,老舍还不止一次地在演讲里引用这个例子,他高度评价梅先生的认真、勤奋。

对于老舍来说,收藏中,要看到的并不是其投资价值,而是其中丰富多彩的艺术含量。他的收藏原则就是:全凭自己喜爱与否。

他不看重艺术品的文物价值,但他却能看到其中的艺术价值,因此,老舍的许多藏品都可称之为精品。

1951年 齐白石《向日葵》(2013年中国嘉德春拍 成交价:1552.5万元)

人与艺术品收藏之间,似乎是存在着一种相得益彰的关系,藏者品性高雅,其藏品定是意境高远,艺术价值匪浅的,或许老舍藏品的价值并不是在于作品的精妙或是货币价值,而是他如何从文学家的身份看待艺术品收藏。

也许就是老舍这番“随心而行”的收藏经,

方才助他“淘”得一些为人赞颂的藏品,

或许,这才是人们孜孜以求的收藏之道。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祖国作文100字 五彩的世界作文 我的未来作文600字初一 杨利伟英语作文 作文一件难忘的事情 写堆雪人的作文 游海洋馆作文400字 我的志向作文200字 扬长避短的作文素材 倾听内心的声音作文 写姥姥的作文600字 时代发展作文 大自然的作文100字 小学作文如何批改 黄昏的云彩作文 沧州名人植物园作文 动物园400字作文 快乐旅行作文 小猫你真逗作文 元旦联欢会的作文 我学会了小学作文 安静的力量作文 2022高考语文作文 跨越作文600字 关于放风筝的作文350字 日出景象作文100字 校园一角作文400字写景 六级作文模板万能 战胜自己的作文600字 成长作文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