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为什么杜甫《登高》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写成“落叶萧萧下”?

2020-12-21 17:30:01
相关推荐

前段时间,电视剧《庆余年》热播,带火了一首唐诗——杜甫的《登高》。

剧中,主角范闲参加靖王府诗会,现场默写了一首杜甫的《登高》,一诗惊群雄,因此名声大燥。

电视剧《庆余年》是根据一本穿越类型的网络小说改编的,在穿越类型的网络小说中,背诗是最常见的爽点。不过,《登高》一诗是杜甫晚年穷困潦倒时所写的诗,并不符合靖王府诗会当时的情境,而且,在《庆余年》这个异世界,要理解《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一句诗,是有困难的。

我刚读到杜甫的这句诗时,脑海中自动生成一幅画面,无数的木头从天而降,那场面,震撼人心,但过于奇幻,不用想也知道这肯定不符合诗的原意。

在古诗词中,“落木”通常都是指“落叶”,那么,杜甫为什么要写成会让人曲解的“无边落木萧萧下”,而不直接写“无边落叶萧萧下”呢?

一、从“木叶下”到“落木”

诗歌是语言文字的艺术,中国的古诗词更是注重语言文字的使用。杜甫《登高》中的“落木”一词,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下”发展来的。

屈原《九歌》中有诗句云:“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自屈原创造了“木叶”一词,便一直影响着后代诗人,成为诗人写诗时的常用词。

如谢庄《月赋》:“若夫气霁物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如王褒《渡河北》:”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诗人对文字是非常敏感的,他们都体会到,“木叶”一词,能传达出一种独特的感觉,后世诗人一再使用,发展出“落木”一词来。

“落木”一词的使用,并不是杜甫的首创,南北朝大诗人瘐信的《哀江南赋》中就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杜甫之后,黄庭坚的《登快阁》中也继续使用"落木"一词:“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二、为什么要使用“落木”而不用“落叶”?

“落木”是从“木叶下”发展而来,那为什么不使用易于理解的“落叶”,而要使用容易让人误解的“落木”呢?

1)“木”字本身仿佛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诗歌的语言是有暗示性的,生活中,我们常用到“木头”、“木料”、“木板”这些词,这些潜在的形象使得我们一提到“木字”,就会更多地想到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木”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2)”木”字所暗示的颜色的黄色的,它给人的感觉是干燥的、疏朗的。当“木叶”连用时,尚能保留“木”所带来枯黄、干燥、疏朗的形象,但单独一个“叶”字,会让人产生密密层层浓郁的联想。

“木叶”一词带来的独特感受是由“木”字赋予的,“树叶”可以简称为“叶”而不失情感色彩,“木叶”简称为“叶”就会失去“木”字带来的独特感受。杜甫的《登高》,是他晚年穷困潦倒时所写,诗中多寂寥凄凉之感,“木”字带来的艺术感受更符合诗人的心境,所以,杜甫宁愿写成“落木”,也不愿写成“落叶”,这便是诗人对文字敏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自然现象的作文 学生运动会作文 青岛栈桥作文 爱如潮水作文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350字 珍惜粮食作文 作文说明方法 教师节的作文开头 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九单元作文 雨作文400字 满分作文中考 周末的早晨作文 美女拉肚子作文 观察蚕的作文300字 艺术人生作文 我的演员梦作文 考试中的作文 我有一个想法300作文 作文有妈妈真好 四年级第三单元写作文 学校介绍作文 秋800字作文 用书信的格式写一篇作文 象征意义的作文 高职高考作文 描写班主任作文 静的魅力作文800字 一事一议作文600字 戴帽子的鱼作文 丝绸之路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