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纪录片《良师》:走近可敬可亲的人民教师

2020-12-21 21:15:01
相关推荐

今年9月10日,纪录片《良师》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CCTV-9)热播,从不同的角度生动展示了现实生活中人民教师的动人事迹,为第36个教师节特别献礼。纪录片的播出,不仅吸引到教师群体与家长们的关注,更使全国观众共同回忆起成长岁月里一份份珍贵的师生情谊。

深入人心的作品,往往具备能够唤起共鸣的特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杨乘虎教授作为纪录片《良师》的总导演,在前期筹备与创作过程中,带领团队多次征求专家意见、进行资料搜集,慎重筛选人物,历时11个月,途经12个省17个地区,开展六轮实地拍摄,最终呈现出十位教师的人物故事。纪录片故事丰富多样,拍摄内容涵盖德、智、体、美、劳、特殊教育、网络教育等诸多教育领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形成当代教师形象、教学生活的典型缩影。

纪录片结构精巧,以教学理想、创新实践与师德情操为主题线索串联起整部作品。第一集《传道》以理想为标,纪录了张桂梅、张廷芳和曲比史古三位老师在群山之中、在雪域高原、在贫困地区扎根执教的理想信念。第二集《授业》以探索为擎,分别纪录了古丽加汗、李永乐、张志勇和杨秀丽,四位老师在课堂之外、云端网络、田间地头传授知识的创新实践与扎实学识。第三集《解惑》以仁爱为根,分别纪录了叶连平、代建荣和黄偲偲三位老师在免费补习、特殊教育、班主任工作方面的道德情操与仁爱之心。

关注人民教师普通却不凡的动人故事,纪录片《良师》在真实素材中挖掘丰富的情感张力。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的教师张桂梅,身患23种疾病,却始终牵挂着山村女孩的教育问题,在一点一滴的行动中展现着无尽的关心与付出。每年临近高考时,由于担心学生的心态波动,张桂梅每天都会早早起床,前往80公里之外的地方进行二次家访,经常工作到凌晨一点才能休息。12年间,11万公里,1400多次家访。散落在大山深处的数千名山村辍学女孩,被张桂梅一一带回了教室。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初中物理教师李永乐,在日常教学工作之外,研发制作了大量科普视频上传到互联网,新颖的知识、有趣的科学,吸引了800多万线上学生。科学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但是师资所限,许多乡村学校无法拥有专任的科学老师,只能由数学老师兼任。李永乐的出现,弥补了这一遗憾。让时空距离不再成为横亘在乡村学生面前的障碍,缤纷的知识在云端飞舞,乡村的孩子们有机会获得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乌江之畔,1200多户人家的卜陈村中,居住着许多留守的老人与儿童。对于卜陈学校的学生而言,英语是他们学业中最大的短板。自2000年开始,从卜陈学校退休多年的叶连平,把课堂从学校搬到了家里,免费为学生们补习英语。从小学到初中,65名学生,叶连平每周末同时要给四个不同程度的班级补习英语。28年间,叶连平从语文老师变成英语老师,补习班从家里搬到了对面的教室,学生也换了三代人。始终未变的,是叶连平的认真与投入。

主人公们日复一日的坚持与付出、勇敢打破现实阻碍的种种行动,是人物理想信念最生动的具象体现。这份热情背后的坚定信念,正是纪录片《良师》能够通过真诚叙事打动观众的最根本原因。

正如纪录片结尾所说,教育不是百米冲刺,更像一场马拉松。有限的路程,无限的责任。在这段过程中,教师们爱的教育与知识的启蒙,共同构筑了学生成长进步的桥梁。

这部由北京师范大学出品,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监制的教育题材纪录片,以朴实的现实事例与动人的情感内核,彰显出人民教师立德树人、倾心教育的情怀,让更多观众了解到人民教师的信仰与忠诚、责任与担当。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军训拉歌作文 甪直古镇作文 秋天景物作文200字 描写树叶的作文300字 快乐的一次旅行作文 作文倾听 落叶的故事作文 难忘的小学生活800字作文 得到帮助的作文 我的青春作文600字 风景优美的作文 爱阅读的作文 张泉灵的作文课 北京的风景作文 责任为话题作文800字 关于奶奶的作文600字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350字 记忆的芬芳作文 我这个人450字作文 耀眼的光芒作文 检查眼睛的作文 拍苍蝇作文 暑假结束了的作文 心中的美景 作文 收获作文300字 作文的英文怎么写 初中写景作文大全 受伤的小狗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二百字 六年级第八单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