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端午|阳气至盛 易伤脾阳 做好这几件事帮你驱六淫 一年少生病

2020-12-21 21:30:01
相关推荐

本 期 导 读

插艾草、戴香囊、吃粽子、涂雄黄酒、熏苍术、浴兰汤……端午习俗背后藏着怎样的养生秘密?

说到端午节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关于端午节的习俗,大家应该都能说出几个,比如吃粽子、插艾草、戴香囊、涂雄黄酒等等,但是对于这些民俗背后所蕴含的养生知识,你都熟悉吗?

图源:摄图网

端午节来历与中医养生有着怎样的关系?

端午的起源是因为屈原吗?

端午节的起源历来颇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是以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殉国之日而来。但是如果是取纪念屈原投江之意,为何这个节日名叫端午而不是叫屈原节或者其他名字呢?

这就涉及到学界其实普遍认同的另一种观点,那就是屈原先生可能在这一时段投的江,但同时在这一时间段,百姓们本身会因为天时气候等原因而采取各种各样强身防病、驱邪避秽的民俗,两者结合在一起,便慢慢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端午节。

所谓端午,端者,始也,午者,通五,即为「五月的开始」之意,人们之所以选择在五月之初进行如此之多的活动,最后形成现代这样隆重的节日,都是因为传统农历五月被旧时人们称之为「恶月」或者「毒月」。

图源:摄图网

「恶月」养生,驱邪避秽

所谓「恶月」,即是指农历五月多阴雨天,衣、物都容易霉烂,稻田亦易遭虫害,人们大多性情烦躁,又容易感受各种疾患,因此旧时人们认为五月诸事不吉,称为「恶月」,甚至部分地区有在五月十五之前不嫁娶、不建房、不砌灶、不搬家等回避的习惯。

西汉《礼记·月令》中说:「(仲夏)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止生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百官刑事毋行,以定晏阴之所成」,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注重在农历五月期间保养身心,驱邪避秽。

图源:摄图网

端午阳气至盛,易受外邪侵袭

从中医角度出发,端午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闷,人体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

而五月初的气候特点是:雨量增多,气温不断升高,天上的热气降于地面,地上的湿气往空气里蒸腾,湿热交织,这种湿热的环境为蚊虫、苍蝇等各种生物的繁殖和滋生,六淫气最为炽盛,外邪既盛,湿气又可以损伤脾阳,加之热邪伤津耗气,邪盛正虚,故五月期间人们心情烦躁,易于感受外邪,兹染疾患。

插艾草、吃粽子、浴兰汤

等端午习俗背后的养生原理

针对农历五月这种气候特点,智慧的中华先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养生保健的措施来强身健体、驱邪避秽,通过漫长岁月的筛选,最终形成了今日丰富多彩的端午民俗。而这其中更是蕴含着无穷的养生知识。

插艾草:驱蚊辟邪

民谚有云:「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手执菖蒲剑,蛇虫归地府。」端午时节,除了享用各种嫩艾叶所做成的美食,家家户户还会把艾叶插于门楣上、悬于厅堂中。

《五十二病方》中记载,艾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清热、除湿止痒等作用,而艾叶本身独特的味道又有驱蚊的作用,因此插艾草这一习俗可以起到清热祛湿,驱蚊辟邪的奇用。

图源:摄图网

戴香囊:芳香化湿

端午时节,人们特别是孩童,通常会佩戴一香囊于胸前或腰间,里装一些芳香化湿的中药,如苍术、川芎、白芷、菖蒲、山萘、甘松、冰片等,起到醒神开窍,驱散蚊虫的作用。

事实上,佩戴装有芳香辟秽药材的香囊是我国流传非常久远的习俗,《离骚》之中,用来比喻美好品德的芳香草木之类就有22种之多, 东晋葛洪也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取雄黄如枣核,系左腋下,令人终身不魇寐」,可见佩戴香囊确实是辟邪安神的作用。

图源:摄图网

吃粽子:健脾开胃,清热除烦

作为端午期间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民俗,吃粽子的习俗自然不用赘述,传统粽子的主料为糯米和粽叶,糯米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经,有健脾养胃的作用,而粽叶(箬竹叶)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的功能,两者结合在一起,可以起到健脾开胃,清热除烦的效果,尤其是五月天气日益炎热,身体表面血流增加,肠胃功能逐渐下降,人容易苦夏消瘦。吃糯米正好能够改善这一问题。

正安国货铺

正安国货铺智能小程序

涂雄黄酒:避秽驱虫

民俗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之说,五月初梅雨季节,天气条件有利于蚊蝇、害虫的活动和繁殖。而雄黄是一味解毒、杀虫的中药,内含有毒的砷盐成分,害虫闻之食之即会中毒,人涂之可以避毒,但雄黄酒直接饮用有毒,多是用于外涂或者喷洒房屋周边避秽驱虫。

熏苍术:驱蚊提神

熏苍术之于现代人已经显得有点陌生,但也是端午节汉族传统习俗活动之一,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会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本草正义》记述:「苍术……燥湿而宣化痰饮,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气;最能驱除秽浊恶气,阴霆之域,久旷之屋,宜焚此物而后居人,亦此意也」。

图源:摄图网

浴兰汤:燥湿祛邪

根据《礼记》中记载,周代已有「蓄兰沐浴」的习俗;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屈原《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由于古代卫生条件有限,古人以兰草汤沐浴为俗,所以端午节也叫「浴兰节」,期间人们多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而在湖广等地,人们除了采用兰草,艾草、菖蒲等芳香之品外,还用柏叶、大风根、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皆是取其燥湿祛邪之用。

端午习俗「现代变形记」

对于常年居住在都市的现代人群而言,上述民俗除了吃粽子以为,往往只存在于媒体或者书本之中,似乎是旧时代残留的落后手段罢了。然而事实上,现代研究已然证实大部分端午民俗中确实有其合理之处。

例如艾草提取物或燃烧挥发产物有除菌的作用已有明确论证,更有大量的衍生保健产品有口皆碑,其它例如苍术含有的挥发油,能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比如艾草便大量运用到临床药用中,日常生活中使用艾草的场景也非常多,比如艾灸以及:

用艾草泡脚、洗澡:用艾草泡脚,可以把阳气从足底处升起来。艾草还能泡澡,可疏通经络、驱逐寒湿,泡一个澡,从头到脚都舒爽了。

软糯清香的艾糍:

材料:新鲜艾叶、糯米粉、粘米粉、芝麻(或花生)、糖(根据自己口味,可加可不加)

1、用少量的生石灰将艾草泡一两晚,长流水洗净;2、放在石盅内盅碎,同时加适量油混合,没有石盅就自己想办法吧!然后不断的加糯米粉.粘米粉(4:1),直至将艾草和糯米粉完全融合,且没有艾渣,揉面胚做成艾糍皮;3、芝麻(或花生)剁成碎粒,拌上糖,做成馅料,待用;4、跟包子一样包艾糍包好,上笼屉蒸熟即可。

驱蚊包、祛湿包:藿香、防风、薄荷、干艾草、紫苏叶、菖蒲各等分30g(将所有材料装在一个布袋内),放在床边或者座椅边,可以达到一定的祛湿防潮效果。

……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1) 收起评论内容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渴望时光倒流作文 六年级上册作文第4单元 中学生获奖作文 含羞草300字作文 我喜欢端午节作文 观察小猫作文300字 和爸爸下象棋的作文 极地海洋世界作文 优秀作文语段 以新为题目的作文 最美妙的声音作文 难忘那件事作文 我爱中华的作文 小学二年级我的朋友作文 永远的什么作文 南京博物馆一日游作文 英雄不容诋毁800字作文 四年级关于校园的作文 我的姐姐作文400字 想象作文500字五年级 一件成长的事作文 我的快乐500字作文 队列比赛作文200字 免费作文 关于方言的作文 以慢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初中作文我的同学 我的家乡.作文 环境保护英语作文大学 我爱秋天2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