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孩子的坏习惯太多了 我该如何入手?

2020-12-22 00:15:01
相关推荐

很多ADHD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告诉我,孩子的小毛病、坏习惯实在是太多了,让人不知如何下手,去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也很有限,看着孩子一天天飞快地长大,进步似乎却不大,内心实在是非常焦虑。而且,哪怕制定了计划指导孩子改正,也经常是按下葫芦起了瓢,问题此起彼伏,让人心力交瘁。

我想通过分享一个具体的制定改变计划的案例,让你了解如何选定和排列孩子的问题,入手帮助他们实现改变。这位小朋友名叫宽宽,上小学二年级。以下是他妈妈为我列举的他的主要坏习惯:

在学校:

上课有时会尖叫;摇桌椅,幅度比较大;语文课有时会站起来走来走去;被老师批评时转过身装作没听见;数学课堂上插话、顶嘴。在桌肚里玩儿东西;跟同学发生冲突;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搂抱同学;有时,在愤怒的情况下会推人、打人;在有些负面情绪下会吐口水;有时,午饭未吃完就跑去操场;书本文具丢三落四的情况严重。

在家里:

写作业非常磨蹭;作业书写脏乱;跟爷爷奶奶发生冲突时会大喊大叫、摔东西、说脏话;吃饭掉的桌面、地上都是;一旦开始看电视、玩电子设备就耍赖不想结束;大人让做的事情听不见、不配合、不行动;对事情敷衍、不认真、不求质量,只想赶快做完;家里来客人时会过度兴奋、大喊大叫;遇到不乐意的事情会哼哼唧唧很长时间,各种捣乱。

妈妈列了这21条后犹豫了一下,对我说:“如果让我继续写,还有好多好多。而且在学校和家里以外的场合,他也不叫人省心。你知道我日常是多么绝望了吧。如果这些能改正一部分,就能安慰安慰我。可我往往被发生的问题驱赶着、急急忙忙地去管宽宽。老师投诉,我就管老师投诉的事情;同学家长告状,我就管影响同学的事情;在家里,自己有什么看不顺眼的,马上就会开始去管。但到头来,什么也没管好。”

其实,很多坏习惯是可以“合并同类项”的。在ADHD儿童身上,问题基本上都可以被归为以下六大类:

一、缺乏遵守规则、在学校表现好的方法;

二、忽视对情绪与感受的发现、理解;

三、不会控制愤怒,缺少冷静下来的方法;

四、缺少沟通交往、友好相处的方法;

五、没有问题解决的思路,或不能有意识地使用问题解决的思路;

六、缺少关注目标信息、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在这个分类下,所有列举的问题都可以“找到组织”。而我们只要根据这些类别,有意识地训练和引导孩子,教育的效率就会提高。比如宽宽妈妈说的“在学校”的坏习惯7、9、10条,以及“在家里”的第3条,都归属于“不会控制愤怒”。这样我们就知道,持续地使用“冷静角(Time out)”和“情绪温度计”等方法、用情绪接纳和疏导的方法去支持孩子,就是有解决力的。而愤怒情绪的产生,背后也往往有个未解决的问题,或孩子只想用习惯的方式去解决。进行问题解决训练,也是十分必要的。

我觉得宽宽妈妈做的很棒的一点是,她能够列举出十分具体的坏习惯。但有的家长告诉我的,就十分笼统,比如“在学校不配合、爱惹事,老师老告状”。这就不利于你思考问题、对坏习惯进行分类、更系统地去教育引导。

与此配合的,我们需要考虑一下希望具体行为改善的目标。想要入手去引导孩子,目标必须十分具体且可操作。你在职场中学习过的SMART原则,同样可以用在为ADHD儿童制定行为改善目标上。我们为了改善宽宽“缺乏遵守规则、在学校表现好”此类问题,为他设置了“自我控制”的目标,首先是关注“在学校”坏习惯的1-3条:

1. 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减少尖叫、摇桌椅和课上走来走去。行为目标非常具体。

2. 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只要宽宽每周一、三、五三天回家跟妈妈分享1-3件“控制好自己的事情”(孩子回忆和主诉),就可以得到相应的代币作为奖励。控制和改善的数量可以利用这种客观方法得到衡量。这样,孩子既练习了对感受的发现和理解,也练习了“自我控制”。

3. 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以前,宽宽妈妈爱说“你给我小心点儿,我的要求就是老师不要在跟我告状了。要是还有告状,看我怎么收拾你”。且先不说这种威胁和指责会强化ADHD儿童的对立违抗;光说这个目标本身,对宽宽来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只会让孩子自暴自弃。而“学会觉察和控制,一点点减少破坏规则的行为,增加‘表现好’的行为”,才是现实的、有机会达到的。

4. 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levant):这一条我们几乎不用担心不具备。因为在每个ADHD孩子的进步之路中,各种方法的掌握、各项能力的发展,都是相关联的。能逐渐开始遵守规则,慢慢开始有好的表现,是一种自我控制,也能同步强化控制情绪的能力。在学校的表现改善了,孩子受到的人际压力会减小,也更有机会去使用沟通交往的方法。

5. 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我们可以为孩子制定改善的周期计划。比如,利用两个月时间,“把‘尖叫’丢掉,让摇桌椅和走来走去的数量减少到过去的一半”。在过程中,可以跟孩子做2-4次的回顾和总结。而且,每周三次的分享,对“觉察和控制”的回顾也是有截止期限的。这样,我们就会逐渐推进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的计划。

宽宽妈妈在我们的支持下进行了半年“合并同类项”和符合SMART原则的“改变坏习惯”计划。她很高兴地告诉我们,宽宽的进步,被学校老师形容为“肉眼可见”!希望你也能用好今天分享的两个技巧,让“入手改变坏习惯”变得有据可循、更科学高效。

作者:

樊潇潇

情商快乐营儿童情商发展与注意力发展中心联合创始人;复旦大学心理学客座讲师;美国华盛顿大学Incredible Years中心注意力认证训练师;上海市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员。著有畅销图书《情商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长》(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喜马拉雅FM精品课《幼升小第一课:81个“抢跑”锦囊,让孩子轻松上小学》主讲人;13年来,开始家长课堂650余场,与团队一起咨询和辅导了7500个家庭、积累了20000余个基于家庭的情商发展指导案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有关生命的作文 趣味运动会作文 难忘的童年作文 科普类作文 迎春花的作文 描写声音的作文 小学生写景作文 关于路的作文 秋天的雨作文 小动物作文300字 游记作文300字 我的班主任作文 回家的路上作文 握手作文 童年记忆作文 400字写人作文 关于变化的作文 篮球赛作文 材料作文怎么写 小荷作文 植树的作文 雾的作文 感动的事作文 好奇作文 误会作文 乐观的作文 什么的我作文 说明文的作文 梅花 作文 同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