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从朗读到生活 时隔一年 董卿回来了

2020-12-22 05:50:01
相关推荐

时隔一年,董卿归来。8月9日晚间,央视新青年生活分享类综艺节目《你好生活》第一季最后一期开播,董卿作为特邀嘉宾出镜。节目开播前进行预热,官宣当期特邀嘉宾为董卿,评论区一片期待叫好之声,观众反响热烈。大家期待董卿,或者说,期待董卿用她徐缓平和的讲述,朝向观众,输出着某种不着声色,却格外激荡的精神力量。

渐以岁月闻书香——“时隔一年,别来无恙”

十年的力量有多强大?

谈话在一片鲜艳缤纷的植被丛中展开,董卿和尼格买提故友重逢,聊起人与自然,谈及处事工作,不一而足。

又听董卿说起文字的力量,讲起大自然的秘密物语,除了日常慨叹她的博学多识之外,更多是心安自在的感悟。

你会发现,和十年前相比,董卿多了份由心而生的坚韧感,它妥帖根植于董卿的言行气质当中,以简化棱角之态,向外界展现出一份淡然,和一份坚定的自信。

对于国内90年代的观众而言,知晓董卿,多数因为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

那年春晚有一个相声节目,叫做《五官新说》。董卿为其报幕,出现口误,错将“马季先生的儿子马东”说成“马先生的儿子马季”。事后,董卿在台下后知后觉,当场流泪。

尽管事后,董卿顶着漫天的嘲讽与指责,两次在公开场合向马季父子道歉,但这件事,依然为来年董卿决定暂停主持工作,埋下了伏笔。

时间来到2010年,元宵晚会。

董卿拿到的台本中,有一首诗需要她来念。是欧阳修的名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董卿口误,将“昼”错念为“书”。

第一个发现这事儿,并把它“捅”给媒体的人,叫魏明伦,是一个剧作家。媒体的报道扩散开后,董卿再次公开致歉。

董卿与魏明伦

连续两年,董卿在重要晚会上都出现严重失误。外界对她的质疑,远不抵她的自我反省来得猛烈。

思考的过程或许漫长,但做出决定,从来都只是一瞬间的事。

接二连三的失误,让董卿意识到自己知识底蕴的单薄,再三思虑,她决定暂别主持,先给自己充电。避开媒体的聚焦和荧屏观众的瞩目,图书馆成为董卿的“第二个家”,阅读专业书籍学习理论知识之外,她也重新研读起中国古典名著与诗词歌赋。

一年不长不短,却给了董卿足够的时间“脱胎换骨”,这期间,她凭借高密度的阅读,进一步填充了自己的知识库存,加之本身就有绝好的“底子”,两相加持下,重新归来的董卿,很快成为大众眼中的“才女”。

董卿说:“主持人应该是文人,而不是演员。不读书就像没有吃饱饭一样,精神上是饥饿的。”接受采访时,董卿分享了她如今已养成的雷打不动的阅读习惯——每天睡觉前,必须看一个小时的书。且阅读过程中,会把身边所有的电子产品放到很远,以免受其打扰。

她说:“文字可以改变人生。”阅读“成瘾”的董卿,从举止气质到讲话措辞,都越发令人敬佩。

如今,距离董卿念错诗句的那场元宵晚会,已过去十年。这十年间,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再到《故事里的中国》,身为主持人的董卿与来自社会各界的嘉宾展开对话,以己深厚学识,带领观众不断地发掘中华文化中,那些闪闪发光的精神瑰宝。

学识,给了董卿一份扎实的底气。

她将“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形容带火。圈里有名的“毒舌”金星评价董卿时,不吝赞美之词:“真正的美人,有闻过书香的鼻,吟过唐诗的嘴,看过字画的眼,董卿的再度走红,让我们看到了不显山不露水的古典美。”

于是,渐以岁月,嗅闻书香。十年之间,互联网时代的浪潮愈演愈烈的同时,董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引导着观众,留住“阅读”的一席之地,也握住“生活”的鲜活脉搏。

2、不负热爱诉勇往

——“我证明了,它是最好的方式”

董卿是圈里公认的敬业。

1973年,董卿出生于上海,父母皆是高材生。父亲叫董善祥,打小生长在农村,生活贫苦。读高中时,董善祥向老师请教考大学的事情,老师跟他说复旦不错,可以试试。

根本不知道复旦又多难考的董善祥真的试了,豁出半条命学,考上了。所以董父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董卿从小被父亲严格要求,苛刻程度之重,一度令少时的董卿崩溃, 甚至怀疑过“自己不是亲生的”。

董卿和父母

上大学之前,董卿的生活日常围绕抄古文、锻炼、勤工俭学这几个关键词展开,恰也因为父亲“窒息式”的教育观念,为董卿打了一副好底子。高中毕业后,董卿先后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本科、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硕士班。她如愿继承了“高材生”的家庭传统。

丰厚的学历,为董卿敲开了事业的大门,她的命运,也因此被改写。学生时代的家庭教育与校园经历,将董卿炼造成为一位完美主义者。

2016年,已在主持圈内完全站稳脚跟的董卿及时跳脱出“经验主义者”的舒适圈套,主动担任了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制片人。

对董卿而言,做节目制片人,不是转型,而是加码。加一重身份,也加一份责任。

这档节目就是后来被观众夸到爆的《朗读者》。

但彼时,还处在筹备期的节目团队,对它后来的“时来运转”,并不知晓。要知道,《朗读者》诞生的前后两年,是中国综艺市场的蓬勃时期,各大电视台的综艺节目非常之多,泛娱乐化新潮当道,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很难突围。

董卿没考虑那么多,毅然决然地接下。

接了,就要全力以赴。拥有“制片人”这一全新身份的董卿,带领团队过关斩将,开会、写方案、报送编委会、过审、拉投资、谈嘉宾、申请搭建演播厅等环节事项,董卿事必躬亲,面面俱到。

参加《你好生活》时,董卿分享了彼时做《朗读者》时的工作经历。那段时间,比起主持,幕后琐碎而庞杂的案头考究工作,占据了董卿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抠内容,过台本,常常因为要斟酌一句可能不那么重要的话术语汇是否适用,董卿需要阅读成千上万字的材料,从各个角度论证自辨,哪怕最后字句不改,对她来说,也相当于借助工作,收获了愉悦的学习过程。

她说:“最起码我证明了,它是最好的呈现方式。”

董卿毫不避讳自己是完美主义者这件事,她的敬业,是作为公众人物塑立的榜样力量,可在她自己看来,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每个人产出的作品,和她的本性有关。”

她坚信有营养的文字与阅读者心灵,可以产生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撞击声。事实上,这些年来,董卿也一直在自己和观众之间,传递着这份声响。

光彩背后,是无数个朝夕日夜的潜心修炼。古往今来的励志故事从不骗人,回望过去十年,这份付出花果满堂,用某家媒体曾经的话形容董卿,她的底蕴,她的追求,她的敬业,最终都可归于一句“中国式的优雅”。

于是,不负热爱,勇往直前。董卿让电视机屏幕前的观众相信,相信“相信”的力量。

3、 谨以成就言担当

——“我必须这样”

董卿知道,自己这几年越来越火,曝光和评价蹭蹭飞涨,任谁提起她,都不忘叫一声“才女”。但除此之外,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借助这份影响力,将自身所热爱的,同时也是极具意义的中国文化传播出去,被更多人知晓。

2018年4月7日,法国戛纳电视节MIPFormats主舞台,董卿作为推介会的主持人,亲自向海外观众与相关业内人士进行《朗读者》的推介。

这不仅是《朗读者》迈向海外的坚实一步,更是中国文化流传世界的必经之环。为此,董卿一直在努力,她希望可以带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尽可能走遍海内外每一寸土地,向那里的人讲述汉字的美,展示中文的博大,与精深。

伴随声名渐响,阅历愈丰,董卿的格局也在逐渐外扩。

2019年,董卿受邀成为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形象大使。探讨人与自然,与植物之间的关系,成为董卿最新的研究命题,与希望借此机会,向世人传递出的环保意识。

之于董卿,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这件事,从来不是故作姿态以博取来零星半点的好名声,更无需因此摆谱作秀。

2018年,《朗读者》第二季开播,不同于首季偏重文学性,第二季的内容话题在董卿的主导下,变得多样化起来,更注重社会性,如环境保护、器官捐献等。创作中,董卿并未过渡沉溺于文学的深流中,反以文学与功底为介,带领观众向更丰富的纬度视点持续探索。

做《朗读者》时,由于工作量加倍的缘故,董卿身体状况下滑严重,每天早上醒来,都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两根白头发。有人做了一个比喻,说这些白头发似乎是对董卿的一种警告,告诉她你不能再这样了,而董卿的回答是:我必须这样。

观众评价得好,说过去十年,董卿算得上是学有所成,成有所就。细数过往十载征程,董卿在将自己修炼好的同时,无论是在职业规划、工作态度还是逐渐走红后的社会担当等方面,都各自竖立了极具个人辨识度的标签与榜样。

《中国诗词大会》有位选手,曾借古言形容董卿之美:“美人当以玉为骨,雪为肤,芙蓉为面,杨柳为姿,更重要的是以诗词为心。”

于是,正视功名,肩负担当。一路走来,董卿身体力行,重新定义了真正的“美人”之义——有学问之丰,行敬业之品,怀担当之心。

足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掌声 作文 我最欣赏的一个人作文600字 新学期的打算作文500字 最懂我的那个人600字作文 创新杯作文大赛官网 初中英语作文范文10篇 我的同学作文600字初中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500字 七年级作文大全600字 关于春节的作文300字 年夜饭作文800字 我最喜欢的运动英语作文 春节英语作文100字 元宵节的作文怎么写 寒假作文500字 快乐元宵节作文 吃汤圆的作文 谈诚信 作文 动物园作文300字 雪的作文600字 勇气作文600字 西游记作文 春节英文作文 读书作文600字 文化遗产作文 成长作文800字 爬山的作文 春天来了作文300字三年级 以坚持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这里也有乐趣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