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印象滑县》之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

2020-12-22 06:30:01
相关推荐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

概述

码头

北大王庙

古会

镖局镖师武术

概述

隋唐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组成了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中国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滑县段始于东汉末年。《三国志·魏书·武帝记》载,曹操北征邺城袁尚,于建安九年(204)“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大业四年(608),隋炀帝开凿永济渠,白沟作为永济渠的一部分也随之更名。北宋称御河。明朝永乐帝朱棣因迁都需要,重修大运河,并改御河为卫河。

隋唐大运河南起杭州北抵京津,途经洛阳,与黄河交汇,连接东西,贯通南北。“凡漕粮入津,芦盐入汴,率由此道。”在历史上对中国政治、军事和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中国大运河已于2014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码头

隋唐大运河如同一条玉带将鱼米江南与京津古城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运河而兴的千年古镇——道口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岸边的鲧堤之上。而古镇的码头则像颗颗繁星点缀于运河岸边,漂泊于运河上的船工流传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卫)三通州,要论码头数道口”的民谣,可见道口古镇码头在运河上的地位与影响。

道口古镇码头主要分布在南、北大王庙之间,二者相距2600米,有大小码头、矼槽14处。自北向南分别是盐务码头、北门里码头、和尚口码头、华美蛋厂码头、三道街码头、水胡同码头、永泉居酱菜铺码头、狮子巷码头、三铺码头、聚昌店粮食坊码头、一面街码头、老爷庙码头、西门街码头、南大王庙码头等。这些码头涵盖了货运、客运和民用矼槽等各种功能。

盐务码头是清末大盐商郭俊卿在道口经营盐务时,用于装卸芦盐的码头,古镇人也称为郭家码头。当年,这里每日进出盐船多达几十艘,搬运工人有百余之多。为方便装卸,盐务码头为双向码头,一侧行人,一侧走货。1996年重修河堤,盐务码头不复存在。

三铺码头也称“大码头”,从天津乘船而来的纱罗绸缎、布匹丝线等货物和制作锡器的原料、金银首饰等小宗、贵重商品由此处上岸。西门街码头是方便西街货场装卸货物的码头。西门街货场是清中后期至民国年间古镇最大的货物集散地。南方的稻米、竹料,山西、陕西的小麦、棉花、山货,以及来自各地的木材、钢材,均由此上岸中转或经陆路发往各地。

水胡同码头与和尚口码头兼有客运、摆渡功能。水胡同码头位于古镇最繁华地段,与对岸摆渡口相对,是联系古镇与大运河西岸的纽带,从这里出入以行人居多。和尚口码头较大,因此除摆渡人力车、马拉车外,也有货船停泊在这里装卸货物,载重三百石的货船能同时停泊两艘装卸货物。和尚口码头紧邻船只修造厂,过往船只出现故障,便会在此靠岸维修。

老爷庙码头是单纯的客运码头,也是古镇保存最完整的码头之一,码头上方石匾刻有“山环水抱”字样。当地人引以自豪:太行山屏古镇而立,运河水润古镇而流,道口古镇是一处凝风水、聚财气之地!

北门里码头、华美蛋厂码头、三道街码头、狮子巷码头、聚昌店码头和一面街码头等码头规模较小。古镇人挑木桶、拎木盆、㧟竹篮沿石阶而下,到河边取水、洗菜、浆洗衣服,因此这些码头还有个名字——矼漕。

永泉居码头则是众多码头中最为特殊的一个,永泉居酱菜铺旧址紧邻大运河,后墙即河堤,为方便取水排水,酱菜铺便在后墙开口修筑码头,专供店铺使用。

南大王庙码头,位于古镇最南端,临南大王庙而建,庙内供有河神。常年穿梭于大运河上的船家为祈祷河神保佑航运平安,凡行至此,便会泊船上岸,祭拜河神。1946年大水冲塌河堤,解放后重修堤防,南大王庙码头、聚昌店粮食坊码头及华美蛋厂码头均不复存在。

古镇的码头大小不一,用途不尽相同,却有一个共同的功能——排涝和防洪。码头一侧设有排涝防洪闸。汛期,古镇的积水和生活废水从排涝口流入运河。河水上涨时,排涝口又成了防洪闸,将闸挡放入闸槽,两闸挡之间填入沙土,防止洪水倒灌。

北大王庙

北大王庙为治水之庙,全国各地皆有分布,均依河而建。道口镇有南大王庙和北大王庙,其中北大王庙兴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坐落在古镇北门外的大运河畔,居高临下俯视运河。清光绪十二年(1886),盐商醵万金重修,以祈航运平安、财源亨通。

滑县北大王庙供奉的大王排位依次是谢绪、黄守才、李冰、朱之锡、张居正。谢绪,南宋钱塘人,兄弟排行第四,曾隐居金龙山中,南宋亡时,不愿做亡国人,忿而投河。据民间传说,洪武帝朱元璋与元军在徐州吕梁水战,谢绪曾化身金甲将,大败元军,并示梦朱元璋曰:“当佑圣主”。朱元璋登基后,敕封谢绪为黄河之神,立庙祭祀。后朱棣敕封谢绪为金龙四大王,监管运务。传说崇祯帝朱由校修复漕运时亦得神灵相助,遂敕封其为护国济运金龙四大王。清朝更为重视漕运,将谢绪封为黄河兼大运河之神。黄守才,河南偃师人,生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自幼聪慧机敏,曾潜心研读治水方略,一生治水济民,在伊、洛两河与黄河中下游泛滥之地,多留他之足迹,著有《禹贡注疏大中讲义》《治河方略》等书。李冰,战国时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和其子修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

工程都江堰,自此蜀地成为风调雨顺民无饥馑的天府之国。朱之锡,清初浙江义乌人,顺治三年(1646)进士,历任兵部尚书、总督河道等职,任职期间倾心运、黄两河治理,鞠躬尽瘁,积劳成疾,终卒于任上,著有《河防疏略》一书。张居正,湖北荆州人,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官至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开创了“万历新政”,他曾任用治水能臣潘继训治理黄河,成效卓著,为一代名臣。

我国各地的大王庙所供之神统称大王,排位第一者必是金龙四大王谢绪,这与他托梦朱元璋,助其败元军,建立大明王朝的传说有关,更与封建帝王向人们灌输“王权神授”“神赐天命”的思想理念相关。明清统治者将真人做神来供奉则体现了一切人事要顺应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一理念与广大人民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相通。

北大王庙初建至今已有400余年。历经战火损毁与人为破坏,又几经扩建修葺,始成完整形制。如今大王庙由大殿、后殿、戏楼、南北看楼等组成。大殿是单檐硬山,一殿一卷式勾连搭建筑,有走兽、脊兽,有精美的砖雕、石雕,有花卉、人物等图案。大殿由主殿与拜殿组成,进深十二架椽,殿内宽敞威严,对应大殿的是戏楼,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过往船家、商人经过大王庙时都会拜神许愿。北方有大王爱看戏的说法,为

显示虔诚,他们请戏班唱戏给河神听。大商巨贾点戏数场,连唱多日。诸位大王接受人间香火膜拜,护佑着一方河运平安。更重要的是,人们记住了他们治水、理政的功德。

镖局镖师武术

明清时期,大运河航运贯通,促进了南北货物的流通。清初,随着金融业的兴起,为保证银钱、票物及贵重物品运送的安全,镖局、镖师应运而生。隋唐大运河途经京、津、洛、苏、杭和道口古镇,繁荣的航运带动了古镇商业的快速发展。在运河漂泊的天津镖师陈开泰来到古镇,发现这里商业繁盛,交通发达,对保镖行业有很大需求,便在顺河北街开设“义招林”镖局。陈开泰人称“陈老开”,在古镇广收徒弟,教授武功。其“字拳”传承至今,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陈开泰外,行走于运河的镖师每到古镇都会上岸祭拜水神或在此留宿,停顿下来的镖师们不忘练习拳脚,时常引来好武之人前来学习武艺,久而久之古镇学武练武之人渐多,如今道口镇仍有武馆近20家。这里流传的大洪拳、小洪拳、罗汉拳、梅花拳、硬气功、八卦掌等拳种多与在大运河上行走的镖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跟随镖师学习武艺的同时,古镇人也传承了镖师的正直、正义和扶弱、助人的精神,道口古镇的尚武之风也多因大运河而起,因镖师而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微笑作文300字 家乡的风俗作文500 逆风飞翔作文 高中作文多少字 家人团聚的作文 五年级记事作文 家族史作文 愉快的旅行作文 越来越好作文 人生的旅途作文 美在身边作文 兰花作文300字 沈阳故宫作文 讲好中国故事作文 守望作文600字 抬起头作文 英语作文带翻译50字 一次难忘的旅行作文 我的快乐作文400字 梗概作文300字 写人作文五百字 可爱的小兔子作文 感谢有你的作文 什么的一天作文 做菜作文300字 传统文化春节作文 做一件好事作文 窗外作文400字 英语作文邮件格式 我是一棵树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