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游遍商丘睢阳篇」火神台 那不灭的祭祀

2020-12-22 06:35:01
相关推荐

文/京九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春正 图/京九晚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魏文慧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那年的正月初七,东方的天际还没有一丝鱼肚白,星星依旧挂在天上守着夜空。在火神台西北方的乡野路上,有一群人匆忙行走。男的提着祭品,女的拉着孩子,老会首吆喝着、催促着,大家加快了脚步向火神台赶着,深怕耽误了祭祀火神爷的时间。在这队人群中有我的一位本家爷爷。那年正月初六夜里,他的肚子突然疼痛难忍。究其原因,是他曾经向火神爷许愿说,到火神爷生日那天去给火神爷磕头上香。谁知到了时候他把这事忘了,引起了肚子疼。他赶紧起身,慌慌张张去追赶朝台的队伍。走到半路的时候,肚子就不疼了。

这条虔诚之路,最熟悉的人莫过于老会首,他每年都要走上三次。第一次,是正月初七,相传这天是火神的生日;第二次,是四月初四,是祭商星的日子;第三次,是六月二十三,相传这一天是火神爷去世的日子。老会首带着朝台会的成员登上火神台,在火神爷的灵位前摆好贡品,祭祀大典由此开始……随“游遍商丘”采访组的成员拜谒火神台,刚进景区,脑海中似乎浮现出人们朝台的情景。

东方的“普罗米修斯”

据讲解员陆艳青介绍,民间所说的火神爷,就被人们供奉在火神台上。这个地方位于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西南约1.5公里处。它不仅是阏伯存火种惠民众的地方,也是阏伯观火星让民众遵循农时的所在,距今已有4000多年。相传,混沌之日,野蛮之时,洪水吞噬大地,人类疾苦难耐,无熟食所用。后来,人们靠打雷放电或其他原因形成的天然火,把烧熟的树籽和来不及逃走的野兽捡来吃。那时候没有现成的取火工具,偶见天然之火,人们如获至宝,想办法保存。一日,帝喾带着他的儿子阏伯巡察臣民,来到一个地方,见这里的人们并无熟食可吃,大都身体虚弱,带有病态。帝喾就问大家为什么不吃熟食,老百姓回答说“没有火”。帝喾问:“怎么不保存火种?”百姓对他说:“找来几次,因为洪水泛滥,都灭了。”帝喾四处看了看,果然有被泛滥的河水浸灭后的痕迹,不禁长叹一声。他想了一会,就让自己的儿子阏伯做这里的“火正”(管理火的官),把这片地方封给了阏伯,封号为“商”。这传说有些类似于西方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间的神话故事。

阏伯被封到商后,先带领百姓从很远的地方引来火种,并想办法堆成一个大土丘,把火种置于丘上,上面搭上一个遮雨的蓬子,这样,天上下雨不能把火浇灭,河水泛滥也不能把火浸灭。然后,他又亲自带领人们四处寻找柴草。由于阏伯的聪明智慧和辛勤劳动,商部落的百姓们不但可以到处生火,而且还能让火经久不息,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阏伯还为了不让有火灾发生主祀火星,并利用火星出没的时间定农时,指导人们的农业生产,为人们做了很多大好事。那年的六月二十三,一时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暴雨如注。商部落的人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个个心惊胆战。风雨停息,人们才听说阏伯由于积劳成疾,离开了他的臣民。

随着讲解员的指引,我们来到神道尽头的山门前。山门的上方正中,“阏伯台”三个大字映入眼帘,字体苍劲有力,乃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伟长所书。山门的里面摆放着一个长方形的大香炉,是供来这里拜谒的人们为火神上香用的。当时,香炉里还冒着缕缕青烟,是两位女香客敬拜火神爷留下的。这两位香客是周口太康的,她们说每年都要到这里拜谒火神爷,以求得他的保佑。

已延续4000多年的历史

讲解员说,商丘周边的百姓认为用火神台的香火烧过的鸡蛋可以祛病消灾,所以不少人在拜祭后拿出所带的鸡蛋放在灼热的香灰里烫熟,拿回家给孩子或家人吃。

火神台下通往高台的一侧,有一块石刻简介,其中有火星台又称火神台、阏伯台、商丘的说法。据说,阏伯死后,人们怀念他的功德,以当时最厚的礼节把他葬在生前存放火种的高台上,尊他为“火神”,并在他保存火种和观星的高台上为他盖了庙宇,塑他的神像供在里面祭拜。由于阏伯在这个地方存火种、观火星,后人就把这座高台称之为阏伯台、火星台或火神台,也把他这块封地上的土丘称之为商丘。

站在台下观望,只见该台台基处为圆形,往上逐渐变小成圆锥状。台周围苍松翠柏相围,郁郁葱葱,似有烟雾环绕,给这个人们敬仰的高台增添了几分神秘。讲解员说,高台用夯土筑成,台基周长270米。原来台高40多米,现在只有11.3米高了。原来,商丘这个地方在祭祀时有为先人添坟的习俗。前来祭祀的人们把带来的家乡土撒在火神台的周围,这些土覆盖了底部,使得土丘慢慢低了下来。

沿着石阶而上,台上有几间殿室。中间殿室的正中供奉着火神爷的塑像,上下以金色粉身,给人一种高贵、庄重之感。正殿的左边是相土殿,相土殿正对处是撞钟处,只见上面写有一行字:撞了吉祥钟,万事都成功。右边是昭明殿,与之对应的敲鼓处,上面也有一行字:敲了如意鼓,想啥啥都有。当我看到这些字时,感到有些可笑,但仔细想一想,也情有可原,这也许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吧。

几千年来,人们对祖先的崇敬从未消失,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了形式。现在每年的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有庙会,谓之“朝台”,方圆数百里之内的百姓前来祭火神、赶庙会,香火鼎盛,热闹非凡。站在高台上望向西南方,那里是片不小的空地。讲解员说,现在每年的朝台活动大多在那里进行。在过年期间,商丘民间的朝台是相当隆重的。一入腊月,人们便开始打算朝台的事。朝台成了豫、鲁、苏、皖结合部的民间风俗。过年前后,四省交界的百姓都要去朝拜火神,因为火神庙在火神台上,朝拜火神便称为“朝台”。朝台的日子,火神台前人山人海,排了几里地,彩旗招展,锣鼓阵阵,唢呐声声,到处都洋溢着热闹气氛。朝台要按顺序进行,顺序是在各分会到达并到总会登记后,由总会安排朝拜。在正月初七火神爷生日这一天,朝台的人更多,香火也最为旺盛。

随着时间的迁移,朝台和庙会结合在了一起。庙会期间,民间演出应有尽有;小吃、土特产等令人眼花缭乱,人们在这里进行物质和文化的交流。作为一种传统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活动,朝台在精神上给了人们寄托,使人们心情愉快,胸怀开朗,向着光明、幸福的目标努力进取,因此便会使一些不利转化为有利,给人们带来福祉。

时已至午,火神台旁边的村庄上空已是炊烟袅袅。传承几千年的火,让现代的人们早已脱离了生食时代。火代表着文明的缘起,也一直被人们所延续。千百年来,崇德向善的火文化的精髓也深深融入到了商丘百姓的生活之中。

编辑:李德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风的作文 关于战争的作文 高中生优秀作文 猜猜我是谁作文 触动心灵的作文 报答作文 玉兰花作文 500字写事作文 铭记作文 写作文的技巧 观察植物的作文 大学生活英语作文 描写学校的作文 六年级毕业作文 作文网站 四级作文题目 作文美丽的校园 成长故事作文 校运会作文 高中作文素材大全 民间故事作文 时评作文 我是谁作文 美育作文 心声作文 母亲节作文 暑假英语作文 礼仪作文 乌龟作文 爱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