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王树民:父亲 心中永远的丰碑

2020-12-22 13:55:01
相关推荐

父亲,心中永远的丰碑

文/王树民

父亲的伟大,不在于他的官高位显,功绩卓著。也不在于轰轰烈烈,名声显赫。更不在于他家财万贯,留芳青史。而在可他的平凡善良,正直勤劳。

十几年来,我写过“传记人生”,世事感悟。写过自己,写过朋友;写过战友,写过母亲;写过影评,写过杂谈,能涉猎的领域和人物都随意而写,可有一点,从来很少写过父亲。不少朋友曾试探性地问我为啥?我多以沉默相对,或找理由搪塞过去。说心里话,并不是因为父亲早逝,印象肤浅,也不是父亲有何缺陷或污点,更不是对他有啥成见和记恨。因为那是我心一块不愿轻易揭开的“伤疤”。

时下,我也早已过花甲,闲暇时,仔细想来,如不再为父亲留下些什么?那将是对他最大的不公,也是对心灵上的最大的折磨。因此,即便是撕心裂肺,鲜血淋沥;即使是泪湿衣襟,痛苦不堪,决定去勇敢地揭开那块“伤疤”,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企盼能让心底深处得到些许安宁。

1、父亲画像

我的父亲生于1915年,卒于1983年,终年68虚岁。对于他的过去我知之甚少,旧社会他经受过怎样的磨难?我不想再做过多的考证。父亲兄妹4人,他为子,下有妹妹三个。爷爷死于何年?我不得而知,只听说是因饥饿而亡,家庭生活的重担因而就早早落在了他的身上。

父亲,一米七五左右,皮肤稍黑,体型偏瘦,五官端正,干练而精神。四十多岁头发就已花白,前顶早谢,一直以背头形象面世。读过几年书,脑子还算聪慧,在村里是一位数得着的有才之人。抗日及解放战争期间,曾参加过民兵组织,配合正规部队打过日伪军和国民党。土地改革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解放后,在村里当过类似的“代储员”,干过生产队长,一直是我们那一带的积极分子。平生思维清楚,爱憎分明,为人正直诚信,尤以刚正不阿而著称。街坊邻居有事愿找他商量,想想办法,拿拿主意,就连两口子生气也愿意让他给评评理,往往经过他的耐心调解,都会雨过天晴,重归于好。样样农活俱精,是一个生产技能上的好把式。

父亲对家庭和子女的管束教育非常严厉,动辄非打即骂,不允许我们有半点错误之处。姐弟五个谁也没少受过责骂,只要父亲在有了事,他不去调查对错,总是先惩罚教育。对我们笑脸甚少,更是少见他掉眼泪。现在想来,不苟言笑大概是苦难太多而养成的习惯。不掉眼泪也许是心里坚强的表现形式。父亲的一生最大优点是刚烈正直,最大弱点也正是宁折不弯。

2、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伤害,父亲依然初衷不改

1960年到1963年是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的严重困难期。刚刚经过饥饿生死考验的人们,身体极度虚弱,急需恢复元气。万万没有到料到,两种打击悄悄地向我家无情袭来。

初春,乍暖还寒,父亲由于长期劳累,严重透支,再加上受潮受寒,由关节炎转化为严重的“坐骨神经痛”。行走十分困难,甚至卧床不起。因无钱医治,就使用偏方,把盐粒炒热用布包起来,敷在疼处,夜里一直这样坚持着。可一段时间后,效果不太明显。经过打听,又找来一个偏方,采挖一种山地里自然生长的草药,熬制成汤服用。从此,我搀扶着父亲到远离村外三、里路的地方寻找,一个月后,病情有了一定好转。正当全家为此庆幸,愁眉初展之时,另一场厄运从天而降。父亲竟莫名其妙地成了“四清运动”的对象,两条“罪状”不容置疑地就被扣到了头上。其一,当队长期间,秋后给从饥饿线上挣扎过来不久的社员每人多分了二斤玉米,当时叫做“瞒产私分”。其二,是带领社员下地干活时,讲过《西游记》、《白蛇传》等神话故事,名曰宣扬散布了封资修。据此,父亲只好拖着病腿,拄着拐棍,忍着疼痛,每天按时到大队部报到,接受清理和检讨。夜里,父亲很晚才能回来,为了等待父亲,又省点煤油,母亲和我们就摸黑提着心吊着胆地盼望着。每当看到父亲带着满身疲惫,连上炕的力气都不济时,全家人总会大哭一场。父亲此时反倒显得十分平静,“没事,只要是要不了我的命,总会有出头之日的!”因家中缺少铺盖,我一直和父亲蹬脚而睡,整夜里,我多次在他的展转反侧中惊醒,并听见他难以忍受住的哼哼声。是病痛的折磨,还是心灵创伤滴血?抑或两者交织在一起,让父亲这个硬汉子也难以承受了。

秋后,终于有了结论,父亲并没有被列入“四不清”名单,大队仍决定让他担任生产队长。因他是共产党员,无话可说,但母亲死活不让再干,“如继续当队长,就分开另过。”经过干部的多次做工作,才答应干到年底。自此,全家生活又恢复了正常之中,可心里留下的伤痛却无法抚平了。

3、“文革”,父亲又被选为了“运动员”

1966年的春天来得特别迟,寒冷一直笼罩着冀南大地,令人猝不及防的是,3月8日场6.8级地震突然降临。我的家乡虽不是重灾区,但同样受到了很强的波及。那段日子里,白天除了正常下地干活和做些家务外,一般很少在老房子里久待,晚上睡觉基本上全部转移到村外的抗震棚里。正当全力以赴共御天灾的紧要关头,一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席卷了全国。

我们村虽地处冀西南太行山里,尽管偏僻落后,信息传播迟缓,可文革的“风暴”照旧予以了光顾,只是比起城里来稍晚半拍而已。“造反”、“保皇”两大派系很快形成对峙。我大舅因早期担任过多年的村长、村支书,自然就被打成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与其沾亲带故的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保皇派”,我的父亲俨然就成了这个派系里的“骨干分子”,被无情地卷入到了这场政治斗争的漩涡,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推进了“火坑”。

每天下午和晚上,村里的“造反派”都会组织两场批斗会,父亲也成了批斗的主角。随着运动的逐步升级,开始了非人的折磨和打击。大热天,让在太阳下暴晒。冬天寒气逼人,让在雪地挨冻。父亲本还没有彻底好利索的“坐骨神经”又再次严重。为了表示衷心,减轻“罪责”,父亲带着我们挑灯夜战,为生产队牲口棚无偿挑十垫圈。为了应对检查,父母强迫自己学习背诵毛主席语录…尽管受了许多委屈和磨难,但父亲的信仰未变,初衷不改,对党的伟大和正确始终没有产生过半点怀疑。

4、为了养家糊口,父亲五十多岁又学起了“石匠”手艺

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可这句话对父亲来说却是文不对题了。由于家庭人口多,生活负担重,父亲因为吃的赖,劳务沉,早就落下了极为严重的胃病。吐酸水已成常态,吃苏打面缓解又成了最有效的办法。

我的家乡地处山区,石材资源十分丰富,由此洐生出来的石匠艺人也就居多。通过将青石加工成各种装饰和用品,卖到山外边,挣些小钱补贴家用,无疑就成了一个诱人的手艺。正应了那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经典之言。为了也能挣些外快,应对日益长大儿子们的婚事及住房,年届五岁的父亲,竟拿起工具,学起了石匠。

当石匠,就要先吃苦;学手艺,就需先打杂。父亲还算不错,跟着他四叔当徒弟,虽要求严厉,但心里还是相当疼爱和照顾的。起初,干些挖石坑,抡大锤,抬石头等卖力气的活。每次回家,累得连炕沿都难以爬上,夜里睡了觉仍不时发出哼哼的声音。在整个学艺期间,没少受我四爷的训斥和刺激。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一年时间,父亲就可以单独干活了。

靠着父亲的手艺,家庭受益匪浅。利用一切空闲,加工做些石门礅、石槽、门基石等,也不断换回些零用钱,大大缓解了生活的压力。在我的意识里,当年觉得:“天下最苦是石匠。”夏天,挥汗如雨,皮肤脱了一层又一层,疼痛难忍时,就往身上抹一层香油。冬天,顶风冒雪,双手冻裂条条血口,贴满了一层又一层的胶布,吃饭都无法将碗端稳。

父亲从学会石匠手艺到彻底洗手,整整十年。十年间,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已无法计算清楚?十年间,他加工了多少石料用品,又如何能记得准?十年间,挣了多少钱?无人能够知晓。但有目共睹的是:盖了两处房,娶了两个儿媳妇。

5、我在部队提干,让父亲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

作为父母,最大的欣慰莫过于儿女们的成长进步,最奢望的是孩子们能有出息,最担惊受怕的是有啥闪失。为了让四个儿子能脱离“农门”,寻找一条更好的生路,尽管母亲极力反对,父亲仍力主先后于1968年、1972年、1973年分别将大哥、二哥和我送进了部队。多数乡親们不解地问他:“你也真舍得让孩子都离开家,去受罪吃苦?”可父亲历来都坦然地回答:“像我们这样的家庭,不去当兵,还能有啥别的出路。既然国家不嫌弃他们,那就去闯荡一番吧!”大哥、二哥先后复员,并幸运地走上了工作岗位。为了让我能干出点名堂来,父亲要求非常严格,只要有点细微进步,就及时肯定和鼓励。如若发现有了不好的苗头和倾向,就严加批评教育。正是有了父亲的一路支持,加上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1978年我荣幸地被提升为了干部。对此,他实实在在地高兴了一把,当第一次以干部身份探家时,见到了父亲第一次笑得那么开心灿烂,满脸洋溢着少有的幸福和甜蜜。

我深深地理解父亲,压抑了那么久的心情,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尽情释放。他一再叮嘱:“你一定在部队好好干,千万别惦记家里。只要你能上进,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孝顺!”在我假期的日子里,开心的笑容一直挂在父母的脸上,毫不夸张地讲,那应该是他一生中最舒心的日子。遗憾的是,父亲一生没有出过远门,我们曾多次劝他到北京、天津等大城市走走、看看,他却以各种理由婉拒。我清楚地知道,他是心疼钱。直到临终,都没有到三个当兵儿子的军营看看昰啥样?都没有能够真正乘坐过一次火车。此种遗憾,只好留作下辈子再来弥补了!

6、父亲的决别竟是如此的“无情”

1983年,对于国家来讲,是个不平凡的非常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刑事犯罪案件日益增多,就连部队这个特殊的地方,也深受影响。出于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着想,开展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这一年的农历八月,父亲一向比较强壮的身体出了状况,确诊为“恶性淋巴肿瘤”晚期。到了十月,病情已发展得相当严重。家人、亲戚征求他的意见,“是否让老三回来?(我排行为三)”父亲却说:“我的病不要紧,就别再去影响他的工作了。”这就是父亲,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在生命弥留之际,心里想的依然是儿子的工作。

农历十月十五日,一封加急电报送到了我手里,“父病危,速回!”尽管我已经心里有所准备,但这个消息还是让我如晴天霹雳,难以承受。安排好有关事务,于二十日就急匆匆地赶回了老家。

当我一身风尘坐在父亲跟前时,他己是半昏迷状态。望着父亲憔悴沧桑的面容,过往的经历又一一闪现在眼前,两行热泪止不住顺腮而下。在我们共同的呼喚下,父亲微微睁开了双眼,当看到我的一瞬间,显出了一丝惊讶,细微的声音从喉咙里吐出:“你咋回来了?”为了安慰父亲的情绪,我撒谎说是因公出差,顺便回来看看。听完此言,他脸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苦笑,随后两颗混浊的老泪涌出了眼眶。

半个月假期已满,父亲的病情似乎又减轻了许多。为了不耽误我的工作,在父亲的催促下我踏上了返队的列车。没承想,这一别,竟成了阴阳两隔。当我随即赶回家时,父亲已经盖棺。那一夜守着父亲的棺木,两眼未合,一桩桩,一件件,一幕幕往事交替着浮现在脑海里和眼前。父亲的一生,充满了辛酸,饱浸着苦难。经历了多少风雨,受尽了多少磨难。但信仰不变,人品不变。严以对己,宽以待人,舔犊之情,充满胸间。勤劳朴实,无悔无怨。“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儿子记住了。放心地走吧!操劳一生,也该歇歇啦!

7、写在后面的话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六年了。这些年来,我最爱听,最爱唱的就是《父亲》这首歌。可又最怕的是唱起这首歌,因为音乐响起,我就心潮起伏,涌上一股股强烈的思念之情。眼中的泪水就难以控制地流淌下来,这种感受定会伴随我的一生。

“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却只尝了三分。人间的苦涩有三分,您却吃了十分。”这些歌词不正是对天下所有父亲的真实写照吗!

还是用歌词作为结束语吧!“父亲,这辈子做您的儿子还没有做够,央求您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2019年8月12日

作者简介:

王树民,笔名山之子。1955年出生,河北沙河市人。自幼酷爱文学,后参军入伍,长期从事文字工作,曾在一些报刋杂志上发表过通讯、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人生信条:释放自我,陶冶情操;放飞心灵,享受生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6)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3-01-10 04:53寒昊[辽宁省网友]IP:762932100
    他的存在让我们相信,父爱是无条件的,永远伴随在我们身边。
    顶37踩0
  2. 2022-07-05 17:53劳资没心随你伤[河北省网友]IP:3735228711
    王树民的奉献精神和父爱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顶0踩0
  3. 2021-12-29 06:52爆头ing[云南省网友]IP:3057001766
    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父亲,他的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们。
    顶5踩0
  4. 2021-06-23 19:52Moon[云南省网友]IP:737625361
    王树民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前行。
    顶1踩0
  5. 2020-12-17 08:51网事如风[河北省网友]IP:2362596688
    心中永远的丰碑,为他在我心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纪念。
    顶42踩0
  6. 2020-06-11 21:51蓝色的夜[宁夏网友]IP:3415282192
    王树民: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顶1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感动的作文 第一次作文 餐桌前的谈话600字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600字 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旅游的作文 如何写好作文 我的春节作文 写秋天的作文 熊猫的作文 作文我的梦想 军训作文 材料作文 关于幸福的作文 关于亲情的作文5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宽容的作文 运动会作文600字 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冬天的作文 清洁工作文 状物作文 优秀作文开头 春的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300字 三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