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他是批判冰心最惨的人 相隔千里却是蓝颜知己 去世后冰心泪奔!

2020-12-22 21:25:02
相关推荐

hello,大家好,这里是苹果谈历史,1987年10月3日,梁实秋先生在台湾病逝,消息震惊了大陆文坛,也让一位在祖国大陆这边苦苦等待老人归来的“北京心”颤抖、痛惜,他离开故园北京将近40年了,40年在历史的长河里不过是一瞬间,可是对于一个生命短暂的人而言,却足够从牙牙学语变成四十不惑。然而在这四十年里,北京总在他梦里、在他心里萦绕不去。北京有他的亲人,有他的骨肉同胞,有他的同窗好友,有他青年时代的许多朋友。他,深深地思念着北京,噩耗传来,他所矢志不渝的“北京心”让海内外华人动容,他的离去让亲朋好友悲痛。一位当时已是87岁高龄的老人,由于失去老朋友,竟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连续写了两篇悼念文字,一篇是《悼念梁实秋先生》,发表在《人民日报》;一篇是《忆实秋》,刊登在上海《文汇报》,而两篇和着血泪而成的文章的作者,就是梁实秋心里的另一个“北京心”——世纪老人冰心,冰心,人如其名,一个温婉雅致的大家闺秀式作家。如果以花来比喻,她也许应当近似水仙,淑雅高洁,有清澈的水韵。与林徽因、丁玲、庐隐、凌叔华等女作家不同,她的一生除丈夫吴文藻之外,并没有那种才子佳人式的浪漫情事,她与同时代的很多男作家有君子之交的好友情分,比如老舍、巴金、沙汀。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冰心的文章中绝少提到梁实秋,这当然是众所周知的政治原因,而在政治解冻的80年代之后,梁实秋在冰心的笔下屡屡出现,我们这才知道,原来这两位文坛名宿之间,也有着“非比寻常”的友谊。

他们的感情,可以好到什么程度?在两个人尚在人世的时候,彼此就为对方写过悼念的文章。一般的悼念文章都是为表达生者对已逝亲友的思念而作,绝无两者相互悼念的道理。但冰心和梁实秋之间,生前都发表了悼念对方的文章,这可谓千古一绝了。时间拉回1923年7月,也就是梁实秋即将赴美留学的前夕,他在《创造周报》上发表了《〈繁星〉与〈春水〉》一文,对冰心的《繁星》与《春水》两本小诗集做了批评。当时的梁实秋正处于“青春的浪漫”中,强调诗必须是情感充沛的。而冰心的小诗在风格上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在生活的溪流中捕捉带有哲理意味的朵朵细浪。在这种诗中,诗人的情感不是宣泄式的而是内蕴的,它的魅力不在于澎湃的激情,而在于平中见奇地闪烁于字里行间的哲思,但是在梁实秋看来,“没有情感的不是诗,不富情感的不是好诗,没有情感的不是人,不富情感的不是诗人”。他觉得这两本小诗集中的冰心是一位冰冷到零度以下的女诗人,让人读完诗后,得到的感受只有“冷森森的战栗”。并且梁实秋告诉读者:“冰心女士是一个散文作家、小说作家,不适宜于诗;《繁星》《春水》的体裁不值得仿效而流为时尚。”梁实秋的这种诗论当然是一家之言,但在文坛上却是一篇醒目的反调文章。冰心当然也读到了。这时的冰心在全国文坛上的声望要比梁实秋高得多,被梁实秋批评得一无是处的小诗集,当时正风靡文坛,成为很多文学青年模仿的对象。可想而知,梁实秋的这一大篇宏论是很难让她服气的。

可是让两个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篇令人不愉快的评论,却给两人带来了几十年不变的友情。那篇文章刚发表不久,梁实秋便踏上了去美国的轮船。1923年,在赴美留学的途中,梁实秋与冰心在杰克逊总统号的甲板上不期而遇,介绍人是作家许地山,梁实秋与吴文藻是清华的同班同学,冰心在船上开始与吴文藻频繁接触,与梁实秋的交往自然也就多了起来。其实梁实秋是个大才子,还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特别是很讨女人喜欢的人。两人毕竟都是文学爱好者,而且当时的梁实秋也正热衷于做诗,冰心和梁实秋之间渐渐有了共同语言。冰心与梁实秋很快就化“敌”为友,梁实秋也“逐渐觉得她不是恃才傲物的人,不过对人有几分矜持,至于她的胸襟之高超、感觉之敏锐、性情之细腻,均非一般人所可企及”。他们与几个相好的同学在一起海阔天空,谈笑风生,此前,1921年秋的一个周末,正在清华学校高等科读书的梁实秋回到家中,在父亲书房桌上发现一张红纸条,上面写着“程季淑,安徽绩溪人,年二十岁,1901年2月17日寅时生”,他马上意识到这是父母为自己选的未婚妻。很快,就在这一年冬季,梁实秋与程季淑初次约会。在不长的时间里,他们已深深为对方吸引,北平那些可以称得上优雅的场所都印下了两人的足迹。

此时,梁实秋结束8年的清华生活,按照学校的要求打点行李赴美留学。这一去,意味着两人将要离别几年。想起分别时候的依依不舍,他对冰心说:“我在上海上船以前,同我的女朋友话别时,曾大哭了一场。”冰心听着这真挚的情感,深深的离别愁绪,也不知道怎样安慰这位才子才算妥当。她只好陪着梁实秋默默地站在海边,吹着海风。也就在此时,两个人的友谊达到了无话不说的地步,1927年2月11日,梁实秋与程季淑在北京南河沿的欧美同学会举行了婚礼。十几天后,北伐的国民革命军逼近南京,两人仓促赴南京,后又在战乱中被迫转赴上海。程季淑这时已怀身孕,梁实秋便不让她出去工作。从此,程季淑从一个新式的职业女性退回家庭,开始了一生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生活。他们的小家庭模式,是过去的才子佳人们所梦寐以求的,丈夫在外谋生养家,妻子在家掌管家事,夜晚在灯影里,或红袖添香夜读书,或互相依偎喁喁细谈,共同分享各自的乐趣与苦恼,1926年冰心于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毕业并取得文学硕士学位返国时,就捎上了一封吴文藻向她正式求婚的信件,这是要呈报冰心父母亲的。好玩的是,这封信是经过她修改过的。1929年,冰心与吴文藻结婚。婚礼简朴,在西山大党寺度过新婚之夜。冰心同吴文藻结婚后,就住在任教的母校,其实根据上面的信息,在美国排演戏剧的时候,梁实秋曾经分不清友情和爱情,对冰心含蓄表白过。当然,这也不能说就是梁实秋先生人品有问题,或者对未婚妻始乱终弃。毕竟未婚妻远在国内,他又只身一人远在他乡。何况冰心还是这样一个“新思想旧道德兼备的完人”。

可是,虽然冰心也很欣赏他的才气,但是这样的男人,终究只能够远远地看着。聪明如她,只需和他一交锋,心里便明镜似的透亮着。她出身名门,有着大家闺秀的娴雅温和,去美国的时候,已经22岁了,对于婚姻爱情有着自己的见解。按照她的理想,她不希望嫁一个文艺圈中的人,因为她总觉得搞文艺的人,多数性情浪漫,感情也大多不稳固。哪怕是在晚年,她还坚持这一看法,说:“我们的朋友里有不少文艺界的人,其中有些人都很‘风流’,对于钦慕他们的女读者,常常表示了很随便和不严肃的态度和行为。”她对徐志摩就始终没有好感,认为他的离婚再娶是“一场不人道、不光明的行为”。她的愿望是有一个稳定的家庭,有一个值得信赖的丈夫,而自己则做一个知书达理的贤妻良母,同时还能拥有一份理想的工作。她的这种理想既不保守,又不激进,平和而朴实。选吴文藻对冰心来说更合适,他是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同时还对文学有着不凡的见识。他和冰心虽然不是在同一个专业领域,却有着很多共同语言,不久后,梁实秋夫妇去了上海,梁实秋在光华、中国公学两处兼课,于是,冰心和梁实秋之间便是“朱门一入深似海,从此秋郎是路人”,他们两个各自忙于自己的家庭,由于国内时局动荡,从此交集变得越来越少,直到多年以后,才又渐渐联系。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我的分享可以点赞,分享,收藏,想要了解更多历史欢迎关注小编,每天分享不重样,如果你有关于历史的知识想要了解,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评论,小编会第一时间回复你们,谢谢大家下次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1)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0-10-31 00:29梦天使[甘肃省网友]IP:3406103832
    这世界关系真是复杂有人批判有人深情。冰心离世让人心痛。
    顶5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叙事作文600字初三 幸福的味道作文500 英语作文中常用的连接词 欣赏什么的我作文700字 坚持是一种态度作文 传承与创新作文800字 陪伴作文500字 作文这里真美 美丽的动物作文 月色作文 值得回味的日子作文 走进苏轼作文600字 戒烟作文600字 有关桔子的作文 关于露营的作文 学校的风景作文 迟到了一分钟作文 校运会作文300字 北京之旅作文结尾 以苦难为话题的作文 父亲节英语作文80词 以月考为话题的作文 雨天作文600字 农家乐游玩作文 冬天的雨的作文 三月三的作文600字 运动会话题作文 被体罚的作文 中秋节的思念作文 秋天的校园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