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人生的苦与乐:快乐不是人生唯一追求的价值

2020-12-23 02:25:01
相关推荐

有这样一段专门驳“快乐论”的话:“我们试设想一种境界,其中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无尽的快乐。如果是这样的话,是否应该作为人生的最高目的。我们再设想有一个幸灾乐祸之人,在别人愈痛苦时,他愈感到快乐,我们想想他的这种心境是否还有道德感。由此我们便明白了,把快乐当作人生唯一追求的价值,是一种荒谬的论调。”

西方理想主义者如格林也认为,人生所追求的是实现自己的目的,而不是实现目的之后的快乐, 快乐只是一附带的情感体现。康德尤其严格地把快乐作为非道德行为。 当今西方的快乐主义者认为,凡是不产生快乐的行为都不是善的行为, “乐”是为善的必须条件。西方伦理学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迄今为止还没有定论。

一般而言,普通人都害怕苦痛而追求快乐。英国人狄更斯在《希腊人的人生观》一书中说,希腊人之所以追求快乐的人生是因为他们非常害怕死亡,因为他们认为人一死什么就都没有了,所以在活着的时候就要及时行乐。所以快乐主义、功利主义的人生哲学,实际上就是顺乎人的性情的世俗哲学。

但是当人的精神境界提高后,一有精神追求的时候,就不会单单追求世俗的享乐,而表现为不畏艰苦而甘愿受苦的精神。因此, 西方中世纪的宗教精神及西方哲学中的理性主义、理想主义者都鄙视快乐,他们确实比一般的快乐主义、功利主义者和希腊人中追求快乐者的精神层次要高。

西方近代的文学家艺术家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精神者,也常常表示出鄙弃世俗快乐的趋向,而宁可追求苦痛。如卡来尔就说过:“能受苦即伟大。”

歌德的一生经历过无数次恋爱,而当即将成功时他却自行逃走。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经历了一切人生之享受,最后就是为了体验人生的空虚”。晚年他又说:“一生快乐之日不 过四个礼拜。”

托尔斯泰晚年从幸福的家庭中出走而死于风暴途中,也是为了不愿享乐的人生观。罗曼罗兰在其所著《米格朗基罗传》中引用米格朗基罗的话:“愈使我痛苦的,我愈喜欢;我的欢乐是悲哀。 千万的欢乐,不及一单独的悲哀。”这些都表明了西方近代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精神的文学家、艺术家,宁肯秉持受苦的精神,而远避和鄙视富贵荣华。

然而人之所以能知受苦之伟大,是因为他不怕苦,而且能甘于苦,以苦为乐。尼采的《快乐的智慧》一书也是这种观点。但须指出的是,西方的文学家艺术家中主动追求苦痛的一些人常常逃不出两种人,一种是为了坚持自己的个人意志以提升精神,第二种是想通过体验痛苦丰富人生的经验。而中世纪的基督教徒之所以不怕苦,则是因为他们鄙弃世俗观念。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紫藤长廊作文 关于秋天的小学生作文 黄山的景色作文 国庆节的作文50字 关于偷的作文 认识自我作文800字高中 作文什么变了500字 自传作文400字 富阳东吴公园作文 我爱四季作文 黄昏作文300字 葡萄熟了作文 难忘的国庆节作文400字 美丽的杜鹃花作文 污污作文 写动物作文450字 我喜爱的职业800字作文 关于抗战的作文 最美心灵作文 坚强的后盾作文 感动的那一刻作文 妈妈只洗了一只鞋作文 描写大海涨潮的作文 家乡的秋作文600字 感恩作文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作文 描写品质的作文 一个字的作文 美悄然绽放作文600字 被挠脚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