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智慧型父母vs控制型父母 从孩子口中的“坏妈妈”变成“好妈妈”

2020-12-23 07:00:01
相关推荐

在没有孩子前,我以为自己会是一个温柔、明理、智慧型的妈妈,因为我提前看了很多育儿书,并且做了好多笔记,希望践行书里的理念和观点。然而,在有了孩子后,我才发现自己原来非常的没有耐心,不管孩子是吃饭时打翻了汤碗,还是拿着蜡笔划花了墙壁,我都会忍不住发火……

相信不少妈妈都和我一样,存在这样的困扰,一方面希望自己能成为孩子眼中温和坚定的“好妈妈”,另一方面又会在孩子的屎尿屁中,在孩子的调皮捣蛋下,丧失理性,变成自己不喜欢的模样,变成孩子口中的“坏妈妈”。

在《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篇》这本书中,作者克里斯多福·孟以课程实录的形式,给我们上了非常生动13堂亲子关系课。在课堂中,作者以交流互动的形式,对不同父母提出的不同育儿困扰,一一做了引导和指点,有很多新鲜有意思的观点值得我们借鉴。

此外,每堂课之后都有一个10分钟的小练习,能够帮助我们去了解自己、走近孩子,真正成为一个情绪成熟、明理智慧的父母。

克里斯多福·孟是加拿大畅销书作家、资深生命教练、演说家、阿尤卡哈巴冥想课程总设计师。他在亲密关系、教养子女和情绪成年等方面的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其独创的“10分钟的奇迹”体验性育儿法,更是深受家长欢迎。

01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在陪伴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就像是一面镜子,能够照出我们的未曾察觉的一面,帮助作为父母的我们也不断成长。

为什么要强调“看见孩子”?注意,在这里我们用的是“看见”孩子,而不是“看”孩子。这两者有明显的不同,后者其实是很多父母正在做的事。比如工作一天回家后陪孩子,孩子在和自己的布娃娃玩耍,自己在一旁看着,边看边玩手机。这是“看”,让孩子存在于自己的视线中,没有生命危险就行。

而“看见”的含义是透过孩子的表现,看到孩子的本质。去观察他、琢磨他,这个小小的人身上有哪些天赋和特质,他在处理某些事情时是如何表现等等。

只有眼里有孩子,心里有孩子,才能够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理解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么去满足和引导他们。

那么,如何“看见孩子”呢?作家M·格伦德勒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父母能留给孩子的最好的财富,就是每天留出几分钟时间。”

作者建议我们每天抽出10分钟时间做一个小练习,那就是观察孩子,观察他们的个性、特质、态度和行为等,发现我们以前从未注意过的对方。

如此有意识地去看见孩子,真正欣赏孩子,能够让我们和孩子建立更深层的情感连接。而真正欣赏孩子,就是充满敬畏爱意和感激的看待他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稍稍看清他们究竟是什么人。

此外,在看见的同时,表达出我们的赞赏,会让孩子得到鼓舞。当我们对孩子表达出的赞赏越多,内心感受到的赞赏也就越多。因为用带着赞赏的目光去看孩子,我们会发现一个从不认识的他和自己,会发现我们的相处模式在慢慢发生变化,孩子不会动不动就捣蛋试探底线,而父母也不再动不动就发脾气。

我们可以做一个这样的小练习:

1. 我欣赏你________的天赋。2. 我看见你在________的时候表现出来了。

让孩子明白我们期待他怎样的行为,哪些行为可能不太妥,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成长成熟。

02 按下暂停键,学会控制情绪

我们常常给自己的不良情绪找这样的因果逻辑链,比如我们生气,是因为孩子调皮,打翻了牛奶;我们发火,是因为孩子犯错,故意说谎等等。

扪心自问一下爱,真的是如此吗?导致我们生气、焦虑、烦躁的罪魁祸首,真的是孩子吗?

书中有一句话我很认同,那就是“问题是生命中的常态”,不仅孩子会制造各种问题,我们大人每天也会面临各种问题。

而一旦我们把养育孩子当成是去纠正孩子的问题,就会限制孩子的发展。因为孩子需要的不是被“纠正”,而是成长。问题具有两面性,它既能制造麻烦,也能成为催化剂,教会孩子成长。

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一点,就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怒火和烦躁情绪,其实根源并不在于孩子,而很可能在于工作生活中累积的各种压力。

智慧的父母最重要的一点是觉察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才是管教孩子的关键。如果我们不能察觉自己身体上、心理上、情绪上的不适,就会对孩子的问题或行为反应过度。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我们可以抽出10分钟,做“暂停”练习,为自己找一个能独处的地方,安静地坐下来,有意识地放松身体,就像冥想一样扫描和审视自己全身各个器官,最后专注于吐气吸气,从而缓解自己的精神压力,觉知自己的内心世界。

只有父母的情绪是稳定的,孩子才能够感受到爱和安全感,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养育和发展。

03 每天10分钟,却已是跬步千里

想必大家都发现了,不管是在01还是02部分中所提到的练习方法,都强调了时间的长短,也就是10分钟。

在《亲密关系》一书中,作者反复强调每天10分钟的练习。虽然书中有13项练习,但他建议我们每天只抽10分钟,只聚焦一项练习,循序渐进,让质变在量变中产生。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而教育孩子,还是学会自我成长,必须循序渐进地践行。

这10分钟的练习,能够帮助我们成长为理性、平和、不情绪化的智慧型父母,而不是易怒、暴躁、强迫孩子的控制型父母。因为只想做控制型父母的人,不会走近和理解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只是将孩子塑造成自己心目中那个“理想小孩”,把自己的期望压在孩子身上,让孩子与父母渐行渐远。

只有当父母成长了,跟孩子的互动才会不一样——父母会从高容易生气、沮丧、焦虑、失望的状态中解脱,变得耐心、信任、善解人意、头脑清醒。

如此一来,孩子在父母面前就不会保持戒备和防御的心态,能够敞开心扉接受父母的教导,形成一个良性互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亲情的作文开头结尾 成长作文500字六年级 英语作文我最喜欢的节日 未来的世界作文600字 成长路上无捷径作文 关于中秋的作文600 春节里的一件事作文 触动心灵的瞬间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350字 原来我可以作文 做一个小实验的作文 包饺子作文250字 我的姥姥300字作文 月亮作文500字初一 冬雪作文300字 难忘的一天500字作文 与挫折同行作文 关于创新的作文800字 关于母亲的作文600字 网络是把双刃剑作文 写活动的作文500字 关于劳动的作文400 开学计划作文500字 机器人打屁股作文 追梦路上作文800字 我最爱的食物英语作文 感谢母亲作文600字 什么让我更出彩作文 包饺子作文150字 我成功了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