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弑母北大学子案的媒体反思:追求流量的围观太冷血

2020-12-23 16:20:01
相关推荐

追求流量的围观太冷血

张砥

日前,涉嫌弑母的北大学子吴谢宇被抓获。这桩旧案立即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可随着新闻的持续走热,这起沉重的刑事案件,大有“随波逐乐”的架势。

案情真相未明,部分媒体及自媒体已急不可耐蜂拥而上,煞有介事地推敲起了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有归咎教育的,有责备家庭的,更有一些则一本正经地以“告诉你真相”为名散布“八卦”。让人读来大有一种“吃人血馒头”的既视感。

这是该案应有的打开方式么?不重事实而半猜半编得出的言论,或许能一时吸引眼球,但丝毫无助于正确引导舆论。弑母案,不该演化为某种用来刺激读者感官神经的悬疑惊悚故事。给嫌疑人和受害人贴上各种标签是容易的,探寻悲剧背后的真相却是困难的。但眼下,这种“舍难求易”似乎成了舆论参与社会问题讨论的基本样态。媒体要找“亮点”、专家要找观点、网友要找情绪点,各有企图之下,舆论便开始跑偏,甚至出现很多以点概面、以偏概全、自我想象的东西。

比如前些日子意外走红的“流浪大师”,陡然袭来的聚光灯下,“大师”身世马上出现了多个版本,其中不少都被证伪。一片热闹之中,无人去问“大师”的真实心理,更无人关注“大师”的未来打算,只是围观一番便一哄而散,毕竟流量远比眼前的这个人重要多了。

媒体偏好的背后,是纷繁复杂的“观点市场”。但正所谓“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分析刑事案件也好,看待社会问题也罢,尊重事实都是最基本的一条,而这就需要我们留出“让真相浮出水面”的时间和空间。特别是对一些引发关注的刑事案件,盲目追求“首发”、“详情”,带着强烈的目的性去围观,不仅会对案件侦查审判等产生负面影响,对当事人造成巨大压力,甚至可能引发模仿性犯罪行为。

回到这起案件,我们相信,随着警方调查的深入,真相大白只是时间问题。在这之前,与其去想当然地当“侦探”,不如去关心一下从案件当中暴露出的现实隐忧。比如嫌疑人被抓获时身上带了30多张身份证,这些证件全是网购的。如何避免身份证被冒用,杜绝身份证交易,堵上信息安全漏洞?这样的讨论,才有现实意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打篮球三年级作文 武大樱花作文 心理作文200字 我重新认识了你作文800字 打女生的作文 用过去式写英语作文 介绍杭州西湖英语作文 抓螃蟹作文 如果我是一只鸟作文 我的老师英语作文5句 特殊的鲜花作文 美丽的九峰公园作文 描写蚕的作文 音乐让我乐在其中作文 小学的美好回忆作文 作文素材大全摘抄 我帮妈妈做家务的作文 作文我爱我的妈妈 高考英语作文词汇 一篇关于读书的作文 捕捉幸福作文600字 一波三折的作文500字 感恩父母作文800字高中 有价值的错误 作文 快乐的暑假作文三百字 我喜欢踢足球作文 那年夏天作文800字 作文文明 我的另一片天地作文500字 我的爷爷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