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两弹一星”精神——殷殷报国志 拳拳爱国心

2020-12-24 02:45:01
相关推荐

开栏的话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从长征精神到南泥湾精神,从铁人精神到焦裕禄精神,从抗洪精神到抗震救灾精神,从“两弹一星”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时光逐水流,精神永流传。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灿若群星的伟大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从今天起,《精神永流传》栏目与大家见面,让我们沿着岁月之河溯流而上,循着精神之光,与前辈对话、与英雄晤面,在追思慕远、见贤思齐中,汲取慨然前行的智慧与力量!

那是1970年4月的一天,当耳熟能详的《东方红》旋律响彻寰宇,人们无不心生感慨:中国的人造卫星终于上天了!中国人不但自己研制出了原子弹和导弹,还把自己研制的人造卫星送上了太空!

01

“两弹一星”和“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星”指我国一穷二白的条件下,独立研制成功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的壮举。

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科技工作者依靠自己的力量,仅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就创造了原子弹爆炸、导弹飞行和人造卫星上天的奇迹,取得了“两弹一星”事业的辉煌成就,同时也孕育形成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

1999年9月18日,江泽民同志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发表讲话,将“两弹一星”精神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二十四个字。“两弹一星”精神,凝聚着科技工作者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和赤胆忠心,反映出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是新时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03:2602

殷殷报国志 拳拳爱国心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团队,用今天的话说绝对是一支响当当的“科研天团”“业界大牛”。当时,这项浩大工程集结了新中国最顶尖的科研人员,他们大多毕业于中国一流大学,有过留学经历,在国外求学工作时已拥有最优越的科研环境和优厚待遇。当他们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便不约而同地放弃了国外的一切,义无反顾回国为祖国的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曾有一封公开信写出了留美同学们的心声,召唤大家一同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1950年初,朱光亚牵头起草并与51名留美同学联合发表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在公开信中呼吁留美学子“回去吧!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这封信感召了无数学子回国效力。1999年,在23名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中,就有11位是新中国成立后冲破重重阻碍回国的。

1935年,钱学森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决然要回国参加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由于他所掌握的技术对美国也至关重要,美国当局始终阻挠他回国。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周总理的周旋之下,最终钱学森一家于1955年与一批同样留学海外,心系祖国建设的科学家回到了祖国。

回国一年后,在钱学森的主持下,我国成立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下设10个研究室,汇集了任新民、屠守锷等30多位知名科学家,他们带领150多位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科研人员,开始了艰难的导弹自主研发工作。钱学森曾多次说道:“我作为一名技术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

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老一辈科学家躬身干惊天动地事业,宁愿一生隐姓埋名。1957年,周光召被派往莫斯科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从事高能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59年9月,当他得知苏联单方面撕毁对中国的援助合同时,立即把所有在杜步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工作的中国专家召集到一起,他们讨论了中国是否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原子弹的问题,回答自然是肯定的,于是这20多名专家请缨回国参加原子弹研制。

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作为与新中国共同成长起来的科学家,周光召和他的同事们时刻准备放弃手头的基础研究,接受国家交给的任务,不管回国做什么,都在所不惜。

1961年,王淦昌接到核武器研制任务,他只说了一句“愿以身报国”,便化名为“王京”,隐姓埋名,全身心投入核武器研制中。

我国“两弹一星”事业起步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举,但是以钱学森、钱三强等科学家为代表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在令人难以想象的艰苦环境中创造了震惊世界的非凡业绩,他们为了祖国的强大而甘愿牺牲、默默奉献的崇高信念,穿越岁月的烽烟,至今仍然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作者简介

刘若璇,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军事历史系硕士毕业,航天工程大学讲师,从事党史军史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讲课程《人民军队历史与优良传统》,多次配合主题教育赴各单位授课。曾担任《解放军报》“两微一端”专栏作者,配合“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系列报道。参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建军90周年主题展览”展陈工作。

来源 |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作者 | 刘若璇

插画 | 王选达

视频制作 | 王 琳

编辑 | 何书雨、王艳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的滋味作文 地震作文 作文期待 作文技巧 那一刻我长大了500字作文 那一刻我长大了400字优秀作文 穿戴式跳d放在里面逛超市作文 什么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00字 乡情作文600字初一优秀作文 妈妈我想对你说作文300字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300字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一件有趣的事作文500字 他感动了作文500字 一件有趣的事作文300字 我的微幸福作文 窗外作文800字初二 以阅读为话题的作文 成长的脚印作文 我的童年作文400字 让我欢喜让我忧作文 因为有了你作文 friendship作文 闲不住的奶奶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400字 我熟悉的一个人作文 代写作文 知足常乐的作文 我喜欢的一个人作文 我们一起走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