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么么御守香包 演绎古老工艺 传承端午节文化

2020-12-24 08:00:01
相关推荐

儿时每到端午节,家里必要包粽子,煮艾叶,挂香包。记得那时候,每到端午前,我们一帮小朋友便会在竹林里捡一些竹笋壳,学着大人做成4角荷包形状,在里面装上艾草,然后拿丝线一点一点的缠绕起来,给自己做一个端午节可以佩戴的香包。如今长大了,这样的传统越来越被遗忘,想起来,挺怀念。

么么御守香包 平安灵运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据记载是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流传至今,被人们所广泛知晓接纳的,是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吃粽子,戴香包,喝雄黄酒,熏艾叶等。

端午节佩戴香包,有避邪驱瘟和保命吉祥的意思。在古代,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是用彩色的碎布和五色丝线缝制而成,内部装有各种香料,戴在孩子胸前,不仅美观大方,香气扑鼻,还有驱避蚊虫的功效和祈求安康的美好寓意。

么么御守香包

据说农历五月五日为阳极之日,自古就有制造各式各样避邪物的风俗,而在荆楚岁时记,也记载着每逢端午节这一天,以艾草剪成老虎的形状,或者剪裁布做成小老虎,来避除一些有毒的东西,另外风俗通上面记载,用五色彩线系绑在小孩子的手臂上,可使他长命百岁,叫它做长命缕。

慢慢的这两项风俗逐渐合而为一,演变成用五色彩线系着一个装满艾草,雄黄和檀香粉末,混合香料的小布袋给小孩挂着,防止毒虫侵扰,有袪毒避邪的功用,并成为一种保命吉祥的象征。于是就此确定了香包的地位。

么么御守香包

而说到香包,不得不提的一个地方就是徐州。它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汉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中有“红罗覆斗帐,四角垂香囊” 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祥地,因此可以说,汉代时徐州香包工艺已经出现了。当时的香包都用高级锦绣制成,内储茅香根茎或掺拌辛夷等香料。历经唐宋,到了明清时期,特别是清初,香包已成为爱情的信物了,而且香包作为佩饰盛行一时。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具有徐州地方特色的徐州香包工艺。 至明清时期,香包不再属于单纯的日用品,同时被赋予了人文价值,清代《古玩指南续编》中说,香包在三教九流中渐成为炫耀斗富比巧的东西,一些士族阶层,富商小贩,他们不但比佩玉品位高下,还比所戴香包看出自哪位名家之手,看锈工如何,以及所用材料和镶嵌金丝宝石华贵程度,显然一度成为市面上一大流行趋势。

历经千年,如今在徐州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帮助下,作为徐州本土一直有着传承民族文化之心的企业雷氏普爱,传承创新出一款以香包为基础的中国文化伴手礼:么么御守。么么御守有两种款式,一种是单纯的香包款,叫“金绣御守”,以金色丝线经过手工刺绣工艺绣着十二生图案制作,香包的内部装着当代国医大师亲配的几种芳香药材,分别有驱蚊辟邪香包,抗感冒抗病毒香包和安睡助眠香包几种。这块香包之所以取名叫“金绣御守”,还源于它传承的不仅是香包的文化,还有中国的“护身符”文化。

么么御守香包

么么御守香包

另一款香包御守,则是在香包的基础上,还特别采用999足金手工打造的十二生肖以及儿童身心守护神么么侠形象,香包与金饰完美的镶嵌在一起,既有香包的健康作用,又有足金护身符的价值和美好寓意,是一款集传统香包文化,护身符文化,生肖文化与一体的中国文化伴手礼,也特别适合节日尤其是端午节佩戴。(编:三七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走错班级作文 我去过最美的地方作文 初三写人的作文 我最盼望的那一天作文 那次我真的作文 六一那天作文300字 扬州一日游作文 回望历史作文 鸭血粉丝汤的作文 美的心灵作文 爱发脾气的爸爸作文 八年级上册作文新闻 榜样为题的作文 中学生优秀作文片段 神奇的胖大海作文 四年级第七单元作文 清明节英语作文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作文600字 尝试作文450 只要努力就会成功作文 人在旅途作文800字 秋天景物变化的作文 自主学习作文 真实与虚假作文 逆袭作文素材 乡情300字作文 走进图书馆作文 借景抒情300字作文 蓝鲸的自述作文 历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