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黄河灵魂歌者——张皓强

2020-12-24 09:20:01
相关推荐

(张皓强创作特写)

(渭南电视台采访图片)

黄河灵魂歌者——张皓强

他13岁创作了第一首令自己较满意的处女作,14岁第一次登上千余观众的舞台,这一唱,就再也没有停止过。“为群众歌唱是我永远的追求,我会永远唱下去,群众的掌声就是我们演员成长的路,咱也不图名利,只要群众喜爱就足够了。”张皓强深情的说。

多年来,张皓强始终践行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与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一直用音乐诠释着对家乡的热爱,用音乐回馈感恩着故乡。为宣传渭南地区义务或创作、或演唱了数首作品,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深受群众喜爱,都是生活和历史的真实写照。不管是平时还是逢年过节,在陕西基层总能看到张皓强携一群文艺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坚持深入基层,为群众演唱,他们用真情演绎着黄土高原人民辛勤耕耘的景象,奉献了一场又一场精彩节目,赢得一路掌声。不仅如此,张皓强还多次用自己的积蓄,捐赠于社会公益事业,用一颗炽热的心传递着正能量。张皓强说:“投身公益事业是应该的,年轻人就要有担当、有使命、有责任、有爱心。我们成长在这么一个美好的时代,一定要感恩社会,奉献社会。”

出生农村 洛河文化打根基

深山鹤鸣惊华夏,却是黄土皓强音。20世纪90年代末,伴随着一声声婴儿的哭啼声,张皓强出生在了陕西省蒲城县洛水之滨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他的呱呱坠地让人不曾想这就是未来的璀璨明星。张皓强先后成长于蒲白矿务局一带和白水县城,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渭北台塬淳朴的乡音乡情,赋予了他一副好嗓音,也赋予了他艺术创作的灵感和源泉。

起于桑梓 从歌迷到歌者

张皓强从小依偎着乡音乡情长大,这块皇天后土不仅给予了他音乐的滋养,也造就了他热情开朗的性格。张皓强如今多次登上国家最高艺术舞台,独特的嗓音给亿万观众留下了抹之不去的记忆。可谁知这光鲜亮丽的背后也有着很多心酸和不为人知的故事,他也曾是别人的粉丝、歌迷。上学时期,张皓强常因写歌词放弃了自己几乎所有的娱乐时间,甚至打破了正常的学业计划,一度成了老师和同学茶余饭后讨论的热点话题。后来他又迷上了一些各种风格的歌曲,甚至不惜一切买了大量的光盘。美妙的节奏让他如痴如醉,无法自拔,梦想着将来也能登上大舞台,当一名歌手。直到有一天,一次偶然登台演唱机会,让他迈开了实现梦想的第一步,赢得了千余人的掌声。从此,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但是身边基本没有人支持他,也没有人告诉他路到底该怎么走。他正因为拥有着持之以恒的心态和对艺术锲而不舍的追求,正因为拥有陕西人那股不服输的劲儿,才有了后面一系列的硕果累累。在张皓强眼里,从小到大,家乡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他把一些自己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等都写进了音乐的旋律当中。或许真的是过人的天赋,他在创作歌词方面表现优异,学生时代就创作了数十首作品,被谱成曲。一番小小成就竟然给了他强大无比的动力,从此创作之路一发而不可收拾,无数次深夜奋笔疾书,汗水打湿衣襟,泪水模糊脸庞,凌晨的顽强笔耕成就了一个个灵魂的飞舞,平实的语言满溢着对家乡的热爱,真诚的话语尽数家乡的美食、美景、人文、地理。时至今日他仍然坚持创作。2014年,张皓强被陕西工商职业学院破例以特殊人才引进的方式招入进修深造。一边深造的同时,一边拜访了很多个国家一级演员和一级编剧,如李幼容、尚飞林、党永庵、冀福记、展运华、段鹤聪、李小锋、赵季平、王理琦、王向荣、沙莎、赵杨武等知名大家,寻求专业老师的指点与帮助。尽管有的老师家门很难敲开,但也无法阻挡那颗幼小而又热情执着的心灵。那时候他几乎倾尽所有业余时间,用来拜访路途遥远的各位专家名家,以便于博采众长,汲取更多的知识。几十次风里雨里的,用尽兜里所有零花钱来搭车观看名家讲座、音乐会,拜访家住在不同方向的各位老师,他对艺术的严谨和执着追求以及出色的演唱,感动了不少专业老师。最终,西安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声乐教育家展运华为他打开了一扇窗,把他收为学生,在展老师的语重心长和谆谆教导下,跟着钢琴,一次又一次练习,一回又一回纠正,张皓强的声乐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展运华老师的一点一滴耐心的传授,细心的讲解,使他不断进步。家人多少次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无论是家人的能力还是经济,都无法给予他支持与帮助。所以展运华老师并没有收取分文学费,这对于当时那个年轻求知欲望如饥似渴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份莫大的感激。2015年,张皓强屡次参赛均获得了佳绩,从而宣布正式出道。出道后的他备受关注,很多商业活动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他的春天来了,但他戒骄戒躁,选择继续向北京名家名师寻求学习交流的机会。同时,他也汲取了不同形式的曲艺风格,如快板、戏歌、美声、秦腔、陕北民歌、豫剧、京剧、RAP等,为自己的综合艺术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得到名家指点、鼓励和不断学习后,他的创作水平和演唱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作品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受到了时任陕西省文化厅厅长刘宽忍的高度关注与赞誉。2015年,张皓强为富平县而写的一首歌词作品入选“感动中国”——群文杯全国大型原创词曲展评活动。2019年9月,张皓强受邀做客央视星光大道并担任评委。

众多词作汇聚成书 广受好评

张皓强说每次写歌词的时候都是一次无比艰难内心特别挣扎的过程,首先你要确定歌曲要表达的内容和方向,特别是有关赞美家乡的歌曲,要查阅无数的历史资料,听老人们讲过去的故事,实地的走访考察文物古迹,感受当地的民俗民风,进而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再经过无数次的修改斟酌,最后才能定稿。

经过深入走访渭南各地,了解各县的民俗风情后,张皓强创作发表了《温馨和谐的中国》、《渭南唱响新时代》、《大美渭南风情传》、《富庶太平》、《富平赞歌》、《我爱白水这片天》、《林皋湖》、《梨乡处处都很美》、《蒲城颂》、《大蒲城》、《走进农耕馆》、《蒲城酥梨美名传》、《蒲城酥梨请你尝》、《香味扑鼻椽头馍》、《再唱蒲白之歌》等多首原创词作,他写出了大美渭南的丰富资源、迷人景色,他用一颗诚挚的心讴歌家乡、歌颂祖国。子鼠夏月,他把这些作品,精挑细选,出成书,免费向群众发放,受到群众好评。打开书,那一页页纸,阐述了城乡文明建设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家风、地域特色、美食特产、历史文化、文物古迹、民俗风情、脱贫攻坚等,他用最美的词句描绘他挚爱的果乡,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文艺工作者的担当,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为陕西音乐的崛起而奉献力量。著名戏剧评论家冀福记表示:“小张的作品,倍感质朴,真情,诗韵自然,耐人品味。”

皓月皎洁辉玉宇 强音质朴唱秦川

丙申年夏月,他将歌曲《我们白水人》唱红三秦大地,在网络上一度掀起热潮,其翻唱、使用率、下载率达到了此歌诞生以来的最高记录,创造了渭北地区众多新编民歌的一个高峰,白水当地群众无数次被这首深情而又接地气的旋律感动地落泪。词作者对演唱者的唱功还有积极宣传推广的贡献赞不绝口。

从艺至今,张皓强先后多次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农林卫视、陕西卫视、西安电视台、宝鸡电视台、渭南电视台等,更是受到了国家和省市相关领导的亲切接见与关怀。从《不忘初心》到《母亲是中华》,从《温馨和谐的中国》到《陕西木有啥》,再到《请到我们渭南来》,他的声音在三秦大地唱响,他的名字也被三秦父老熟知。

在岁月的艺术实践中,在自己的摸索总结里,在与一些名家名师交流后,张皓强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他的声音高亢中透着婉转,情真意切,洒脱流畅,有着秦人的豪迈,有着西北人的热情。渭北著名书法家冯水利和诗人任县锋先生为张皓强题词:“皓月皎洁辉玉宇,强音质朴唱秦川。”鼓励他的艺术道路要踏踏实实,干干净净做人,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永远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宣传家乡秦东大地。原白水县直属机关工委书记蔺燕君表示:“皓强是一个常年活跃在央视、省市及地方台的歌者,我曾有幸赴约参加他的歌曲资讯发布会以及他的音乐会,发现他真的很热爱生活,乐于奉献,言谈举止间透着谦虚与真诚。尽管他患有严重的慢性肠炎,却依然常到基层给群众唱歌。在公益事业上,他给当代年轻人带了个好头,这一点上名副其实,毋庸置疑。”

热心公益 报效家乡

在党和人民的培养下,张皓强逐渐成为专业的歌词作家与青年歌者。但他无论多么大的成绩,始终心怀感恩,始终把基层一线当做舞台,以歌唱群众为己任,以歌颂党歌颂祖国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无数次下乡慰问演出、参加公益活动,从不计报酬,哪里需要他,他就去哪里。他还为蓝田县、铜川耀州等二百多名留守儿童筹集了生活和体育物品。先后多次走进渭北的贫困村慰问空巢老人、残疾人士以及留守儿童,为他们送去了温暖,送去了歌声。张皓强被授予“关爱留守儿童大使”之称号。

在张皓强的家中墙壁上,那一张张照片,仿佛每个画面都在眼前,每一张都有一段故事,其中有一幅画却显得格外显眼,据张皓强介绍,这幅画是他有一年去白水县史官镇的农村慰问留守儿童时,小朋友很喜欢他唱歌,所以特意为他画的,画的惟妙惟肖,特别让人感动。他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

张皓强用无私奉献温暖着山区留守孩子的心灵,他用歌声为孩子们带来鼓励。每次参加公益活动,他都不忘给孩子们筹集梦想基金,给孩子们教歌,讲故事,陪孩子们做游戏,拉家常,孩子们非常开心,脸上洋溢着笑容,彼此收获着幸福感,这让张皓强非常欣慰和感慨。快乐的时光总是很匆匆,分别的时候,看着彼此依依不舍的样子,张皓强更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真心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歌声,将爱传播出去,通过这种公益行为,影响激发更多人士一起奉献爱心,让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享受到应有的温暖。

一年到头,忙忙碌碌,张皓强从来不自我满足,采访期间,他马不停蹄的又要出发,奔波于下一场公益活动中。从秦岭山脉,到首都机场;从田间地头,到城市公园;从群众中间,到电视屏幕;从高速工地,到蒲白煤矿,张皓强和群众始终心连心,同呼吸,他走到哪里,就会把歌声唱到哪里,只要群众需要他,他就坚持为群众演唱。他的优秀品质得到众多媒体和报纸一致称赞。他经常说:“歌唱演员离不开人民群众,就像鱼离不开水,树离不开土。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同时又指导着生活,所以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扎根生活沃土,杜绝不食人间烟火的不良风气。”

在网络上,关于张皓强热衷公益事业及免费为群众演唱的举动,不止一次的上了热搜。究其缘由,不只是其优秀的文艺作品和一颗热衷公益的心,平易近人、没有丝毫明星架子、视群众如亲人一般的品质也一样不可或缺。《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西安晚报》、《文化艺术报》、《人民网》、《华山网》、《网易娱乐》、《新浪网》、《中国网》、《西部资讯网》等三百多家媒体均对张皓强的多项公益行为刊发报道。

据不完全统计,从艺以来,张皓强先后免费为群众演唱三百余场次,义务发放音乐专辑五千多张,以个人名义向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捐款数十万元。就在今年疫情期间,他还为湖北武汉捐款数千元。即便渭北一些偏僻的山区和农村,也没有遗漏他的光盘和身影,他表示一定要把歌声送到最基层,越偏僻的地方,越不能忽略,他们越需要精神文化食粮。

文艺扶贫 一直在路上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张皓强表示要继续奔赴到精准扶贫第一线,哪怕脱贫攻坚结束后,扶贫也不能停止,一定用文艺工作者的职责、用积极向上的歌声鼓舞贫困者战胜困难,过上幸福生活。他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应该努力耕耘,都应该成为全面小康的建设者。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终生热爱的歌唱事业上,张皓强将继续一如既往地用音乐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主旋律,传递真善美,弘扬爱国主义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炽热的爱心向社会传播正能量,以实际行动书写音乐人的公益精神。一股劲,满腔热血。一份爱,坚持不懈。一件事,致力艺术。时代需要这样的年轻创作人,人民需要这样的优秀演员。

从寂寂无名到红遍网络,张皓强用歌声诠释爱心、传唱美德,抒写着他的一腔家国情怀,记录着他的青春岁月和艺术之路。我们祝愿这个一直坚持下基层的歌唱演员艺术道路越来越好,继续为群众歌唱,为党和祖国歌唱,用文艺作品服务好老百姓。(文/景明军)

作者/来源:渭南青年网

内容如有不妥,请点击头像-私信联系小编修改或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全国三卷高考作文 从那以后作文 游北京作文400字 描写打雪仗的作文 滑雪作文200字 故乡作文800字高中 换个角度看问题作文 以时间为话题的作文 我的城市我的家作文 西游记作文600字 社会实践作文800字 做时间的主人作文 冬景作文500字 关于玩雪的作文 myfather英语作文 有你真好作文开头结尾 写邓稼先的作文 高考语文作文开头结尾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 给我一双翅膀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800字 我的家族日语作文 学习的目的作文 故乡的春节作文 什么真了不起作文 走过那个拐角作文 记事的作文400 满分作文开头结尾摘抄 我的新年计划作文 快乐的假期生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