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难倒万千父母的“辅导作业” 真的无解吗?方法对了也可以很轻松

2020-12-24 11:05:01
相关推荐

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说到辅导作业,估计所有家长都会统一做这几个动作:摇头、皱眉、再是一声叹息。

现在的孩子情商高,跟家长一言一语交流,简直就像是说相声,让人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01

01辅导孩子作业,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

网上看见一个视频,小男孩上3年级,妈妈辅导作业时发现一道错题,便拍着卷子严厉地说道:“来来来,你过来看看,这道题!”

孩子倒是轻松,表情里充满疑惑。

“家里有3口人,爸爸妈妈和我,今天爸爸的4位好朋友要来家里做客,妈妈准备了6套碗筷,你觉得够用吗?”妈妈一字一句读题并询问道。

孩子一口咬定“够用”,妈妈只好忍住脾气开始引导,结果孩子马上自信满满地打断:“妈妈,今天家里是7个人,你准备6套,但我又不认识爸爸的朋友,我就不吃了,够用!你们吃吧!”

听到这个答案,妈妈大声喊道:“这是做题,不是跟你过家家呢!”气得掐自己人中。

这还不算,更有甚者因孩子写作业磨蹭,自己先睡下了,留孩子自己完成,半夜起来发现孩子还在桌边磨磨唧唧,一动怒,导致大脑大血管分支血管堵塞,诱发了中风。

这是真实案例,就发生在南京,在医生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也是该院接收的首个此类病例。

辅导作业的危害,的确威力不小!

02

02难倒万千父母的“辅导作业”,难道就真的无解吗?

其实,孩子对写作业的抗拒,源于不够自律,还是需要家长引导和督促的。

但家长也要佛系一点,由于孩子写作业慢、总出错就火冒三丈,真的没必要。

家长要记住这样的原则:陪孩子写作业,多盯无用,多说无益。

学习本身是种主动行为,不要以为盯的时间长,孩子专注的时间就会长一些。事实是,家长越紧盯,孩子越把写作业当成一种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压力很大、焦虑不安。

不仅如此,家长也本着督促的心态,不知不觉就会变成纠错、指责,打断孩子本身的思路,不利于养成孩子独立学习和思考的好习惯。

孩子觉得早点写完就可以早点玩,但家长觉得写不完你就什么也别做,错的就再加量。

你看,无形之中两人之间就产生了冲突,说不清理还乱,最后就只能是互相折磨,多次崩溃。

03

03过度盯着作业的细节,有哪些危害?

1)降低学习效率

举个简单的例子,老师会在一节课中讲很多知识点,但不会马上对孩子的学习成果进行测验,基本都会说:“今天回家好好复习,明天我们随堂提问。”

这就是延迟反馈。

孩子学习、理解都需要一个过程,通过反复思考、理解、总结并变成自己掌握的。

但在紧盯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大多及时纠错,不顾孩子是否理解,只以改正错误为目的,大大降低孩子的学习效率。

现在流行各个科目的错题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总结并记录错题,每隔一段时间再翻阅,利用间隔时间反复练习,从而变得熟练。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Andrew.C和耶鲁大学HuenyL.Roediger两位心理及脑科学教授,也做过相关实验。

他们把48名华盛顿大学本科生分成学习后无测试(学完就行),有测试无反馈(做完测试,不告知对错),立即反馈(马上反馈,再作下一题。),延迟反馈(测试后,间隔10分钟,再反馈)4个小组。学习内容一样,学习内容呈现的时长也一样,只是反馈方式不同。

结果发现,立即反馈和延迟反馈的学习效果基本一致,但延迟反馈的学习效果更好。

后来两位教授又进一步测试,在延迟反馈方法中,分为延迟10分钟和延迟一天。

结果是:延迟一天的那组对正确的答案更期待,能更冷静地接受错误,且更会总结。

换言之,这种间隔效应会提高孩子的长期记忆,更好地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从而理解得更透彻。

2)导致孩子压力过大

心理学上把大脑分成三层:本能脑(处理问题的应激反应,有冲动,呆板,偏执的特点);情感脑(处理情绪,趋利避害);理性脑(负责高级思维活动,比如逻辑思维)。

孩子学习时使用的就是理性脑,但家长呢?会把辅导孩子写作业和自己的情绪联系起来,调动情感脑。

情感脑本身就要比理性脑的反应快,因此,孩子很容易被家长的情绪带偏。

一旦理性脑思维被情感脑控制,孩子就会按下暂停键,将学过的知识暂时冻住,先爆发情绪再处理问题,这就变成了家长眼中的“不自觉”表现。

家长的严厉纠错,会让孩子的大脑一片空白,压力也迸发出来。

其实,辅导孩子需要有一个收放自如的度,才能让他逐步由他律到自律,独立学习并爱上学习,方法对了也可以很轻松。

04

04辅导作业的正确打开方式是怎样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概念,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依赖阶段、半依赖阶段、准自主阶段、自主阶段四步。

想慢慢养成习惯,还是要从细节做起。

1)小学低年级,家长要“盯”习惯

学习习惯,包括学习计划和检查以及专注力。

有位家长辅导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时非常用心,在孩子最开始精力比较集中的时间段,就从较难理解的数学、语文题目开始陪孩子审题,思考答案。

美术,劳作等方面的作业放在最后,以体验式游戏的方式和孩子一起完成。

最后,检查作业方面,他也会把权利交给孩子,给他时间自己检查。

而且,每次都等孩子做完一科的题目后,才会告诉孩子哪里做得很好,剩下的要完善。如果孩子能找出错误,再让他参照着课本简单复习一下,自己改正。

专注力方面他是这么做的,晚饭后集中时间写作业,先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要做的题目上,正式开始前先明确做题顺序,孩子思路更清晰,自然也就更专注。

至于孩子的特色课,基本上都是周计划,课余时间也能丰富起来。

三年级之前是养成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家长指导作用最重要的阶段,家长一定要利用好,才能真正影响到孩子的行为。

2)初中后不用总盯着,重要的是传递观念、给予能量

往往从四年级开始,孩子就有了自己的主意。

从生理发育和心理逆反来看,女孩表现得明显一些,男孩则出现在初一。

初中学习竞争明显,孩子本身压力就大,加上青春期的逆反出现,这时家长的“盯”可能就会成为孩子厌学、产生偏执的原因。

因此,到了这个时候,家长应该“盯”的是孩子的价值观、是非观,更注重心理沟通。

我们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脾气,但也要让孩子知道,这个社会比成绩更重要的是选择。

我们要支持孩子正确的选择,不是最好也没关系,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往往心态好、懂得选择的孩子,成绩自然差不到哪儿去。反倒是那些总被紧盯着成绩的孩子,关键时刻会紧张,掉链子。

3)延迟反馈

家长不要一下子把孩子的错误都指出来,应该给他们思考和反思的时间,这样才能接受得更快,有效且和谐。

给孩子检查作业时,不妨让他先小憩一会,喝点水、玩一会,再去改错,越紧盯孩子越想逃。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情是种本能,但教育孩子的方法是需要终身学习的。

我们不是完美的父母,也“盯”不出“完美”的孩子,不要让“盯”伤害亲子关系,因为爱是一辈子的事,我们都要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幸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真诚的作文素材 关于怕的作文 假期结束作文600字 动物作文五百字 生活因梦想而精彩作文600字 热爱篮球作文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帮助作文 第一次煎荷包蛋作文 小学生作文素材 保护青蛙的作文 制作风车作文 秋天的景色作文300字三年级 历年考研英语作文 从此改变作文600字 好奇心作文素材 高中作文名人素材 描写怀远白乳泉的作文 打乒乓球作文250字 在我记忆深处作文 爬玉龙雪山作文 游武夷山作文400字 农家乐游玩作文 我敬业了吗作文 有关落叶的作文 欣赏是一种善良作文 借口作文800字 作文手抄报图片大全 不一样的冬天作文 全国卷高考作文 关于成长的作文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