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率真集》:严父慈母还是亦师亦友 百般教法都抵不过一颗真心

2020-12-24 18:25:01
相关推荐

1929年 6月6日,教育家陶行知作为名誉校长,为新成立的新安小学写了一幅对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也作为教育名言广为传颂。

在新时代教育的要求下,各类新教法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在千般探索之后,教师们是否还记得,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老师也曾经是学生。请您回想一下,在这么些年的求学过程中,有遇到过自己的启蒙老师甚至是人生导师吗?

——我有。

一位是我四年级的语文老师李老师,他的肯定点亮了我对写作的向往。一位是我高中的英语老师徐老师,他的渊博风趣树立了我现在的教学风格。还有一位是我大学的日语老师韩老师,她的睿智与换位思考给我为人处事以重要的启发。他们对学生的那颗真心,至今都让我感动不已。

李叔同

——丰子恺先生,也有。

初识丰子恺先生,是从一幅幅中国味儿十足的漫画开始的。翻开《护生画集》,一股岁月静好的气氛袭面而来,丰子恺的率真、儒雅、恬静和优美全全的表现在这些画儿里了。我当时便想,这是怎样的天才遇到了怎样的老师,才能画出这样的作品呢?后来,我有了答案。

如果单从《率真集》的文字去看,他不过是一个有些生活趣味儿的老头而已。一蓑烟雨任平生,如果从丰子恺的一生去看他的文学与艺术成就,读者心里就颇有几分风雨几分晴的意味了。

丰子恺出生在家家有鱼、家家有你的石门镇上,过去的两千年里,他们从未经历过大的战争。生活在这遍地是作物,周身皆诗画的乡村风景里,造就了丰子恺,温和的性情。

在《率真集》一书中,著名的画家、作家就回忆了他的两位老师——音乐家、美术家李叔同和文学家、翻译家尊。

李叔同

丰子恺前往浙江师范学院求学,师从李叔同与夏丏尊。严父慈母般的李叔同和夏丏尊分别是丰子恺的音乐美术和写作老师,丰子恺的文学根基,是夏丏尊一步一步教出来的,而他的美术根基是李叔同一笔一画盯出来的。

在《率真集》上卷里,便有《为青年说弘一法师》、《悼丏师》两篇,以表对逝师之。

李叔同平时少言寡语,凡事认真。每日上课前都提前来到教室,把课上要学的知识板书在黑板上,然后端坐在讲台上,静静的等待学生们的到来。他的课从一鞠躬开始,一鞠躬结束,这样的上课方式,在少年丰子恺的眼中,是“严肃而新鲜”的。

“你的图画进步很快。我在南京和杭州两处教课,没有见过像你这样进步快速的人……”平时严厉寡语的李叔同曾对丰子恺这样说道。丰子恺这样说道:“当晚这几句话,便确定了我的一生。……因为从这晚起,我打定主意,专心学画,把一生奉献给艺术,直到现在没有。”

《护生画集》

为报师恩,丰子恺用了四十五年的时间完成六集《护生画集》,直至生命的结束。由此可见,这番话给崇敬老师的丰子恺带来了多么大的内心的震荡,由此奠定了他一生的道路。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教师真心实意的肯定与赞赏具有多么巨大的力量。

夏丏尊

李叔同是丰子恺的图画音乐老师,夏丏尊教他国文。

“凡熟识夏先生的人,没有一个不晓得夏先生是多愁善感的人,他看见世间的一切不快、不安、不真、不善,不美的状态都要皱眉、叹气。他不但忧自家,又忧友,忧校,忧店,忧国,忧世。”这份细腻与敏感也成就了丰子恺现实主义的文风。

夏丏尊对学生要求严格,也以身作则,不多讲话,使学生衷心感动,自然诚服。丰子恺的文章,是在夏先生的指导鼓励之下学起来的。一篇文章怎么立意,每句话怎么说才能达意。尊本着对学生真挚的育人之心,才能这样细致的进行作文教学。

在生长和学习环境的影响下,在“爸爸的教育”与“妈妈的教育”的塑造下,在诸位恩师的雕琢下,丰子恺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格基调,而他的作品里,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他对生命的情调与艺术的品位。

季羡林

当然,古今中外也不乏一心为学生着想的老师们。季羡林在《我的老师董秋芳先生》里说道:

作文本发下来了,却使我大吃一惊,董先生在作文本每一页上面的空白处都写了一些批注,不少地方有这样的话:“一处节奏”“又一处节奏”,等等。我真是如拨云雾见青天:“这真是我写的作文吗?”这真是我的作文,不容否认。我的苦心孤诣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却为董先生和盘托出。知己之感,油然而生。这决定了我一生的活动。

董芳秋直接的指出季羡林文章里的问题,毫不拖泥带水,这是他的教法。“每一页空白都写了批注”难道不能看出董先生真切希望学生文章写的更好的心情吗?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做学生的先生必须先做学生的朋友,和学生一起玩,做学生的知心人,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这样才能真正的成为学生的先生。”在教学实践中,他也是这样做的。

陶行知在晓庄学校任校长时,一个三年级的经常戏弄班上的同学,班主任多方教育无果,只得交给校长陶行知处理。

陶行知了解情况后,语气很温和地问男孩:“你跟老师说句实话,你是不是觉得搞这样的恶作剧很好玩呀?”男孩点了点头。陶行知说:“好,那我们今天也来玩个捣蛋的游戏。”

陶行知让男孩往挂在泡桐树上的衣服上甩石灰水,男孩玩得十分起劲,虽然甩了几滴到衣服上,但特别开心。陶行知带他去办公室照镜子,男孩看到自己满身的白石灰水,羞赧地笑了。

陶行知这才语重心长地说:“你看,树上的衣服并没有变得特别脏,而你自己却变得脏兮兮的。这就是‘捣蛋’的后果。你想‘捣蛋’别人,结果不知不觉间却在自己身上留下了污迹。这样做值吗?”

从此,男孩变得懂事明理,能与同学友好相处了。

陶行知的教法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那颗愿意去寻求教法的心。面对同样的情况,多少老师会选择惩罚,又有多少老师会真心实意的愿意去循循善诱学生,教育学生呢?

李叔同是严父般的教育,夏丏尊是慈母般的教育;董秋芳谨守为师者的本分,陶行知成为了学生的朋友。无论是哪种教法,他们都以自己的一颗真心,换来了桃李成蹊。

所以,对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来说,无论您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要时刻谨记那颗为学生着想的真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人生作文800字高中 目光作文600字 写人作文350字 五年级下作文 小学生作文纸 整理房间作文 精选作文300字 两人三足 作文 遇见作文700字 小事不小作文 三年级作文题目大全 真情作文500字 征文作文400字 有关挫折的作文 初心作文600字 意外的收获作文 体罚作文 写状物的作文 生命作文600字 为自己点赞作文 风景在路上作文 过年作文200字 全国三卷作文 制作美食的作文 600字作文摘抄 做饺子的作文 描写食物的作文 我的小天地作文 作文素材150字 读书的意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