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我的军旅生涯之五 各显神通 数路出击就为了能吃得好一点

2020-12-24 20:20:01
相关推荐

部队进京以后,由于是新组建的团队,家底子薄,生活就非常艰苦。

部队的供应按不同地区有不同标准。在新疆时,部队的伙食标准较高,而且马兰基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各单位都有自己的副业,伙食就相对要好一些。而到了北京,伙食标准也降低了,而且除了规定的标准外,新组建的部队是一贫如洗。我们战士的津贴也降低了,原来在新疆,像我们刚入伍的战士每月是8元津贴,到了北京就成了6元。而且被装的标准也降低了,在新疆我们是皮帽子、皮大衣、大头皮鞋,到北京就换成了栽绒帽、棉大衣、布棉鞋。

津贴少点、穿得标准低点都可接受,就是这伙食太差,让大伙儿日子不好过。连里想了各种办法,尽量让大家能够吃饱,还能稍微地吃好一点。

在那点伙食费上精打细算,是其中的一招。我们的定量是20%的细粮、80%的粗粮,连里一合计,主动地将细粮标准再降低点,粗粮价格低,这样可以多买点,也可以省点钱买蔬菜等副食。那些日子,我们一天发糕、窝头、玉米糊,吃的胃酸还烧心。

粗粮细做也是其中的一招。那时候全国的生活水平都不高,驻地附近的北太平庄村的村民到了冬春青黄不接的季节,也是以红薯为主。所以,那时候国家也在宣传介绍一些粗粮细作的方法。于是,我们连也想着办法把粗粮饭做得细一些、好吃一点。其中就有被称作“钢丝面”的做法。把玉米面先用开水烫一下,然后用专用的机器挤压成面条,再下到锅里煮熟,捞出来浇上菜汤等,这样吃起来就稍微可口一些。但这样的做法,并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那被挤压成丝的玉米面条,非常筋道,很难咬断,吃一顿饭咀嚼得腮膀子酸痛,特别是不管怎么做,吃的还是玉米面,到了胃里还是难以消化。

吃臭豆腐也被当作开胃的一种方法,可那个“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福分我可享受不了,每次吃臭豆腐,我都躲得远远的。于是,王岗、袁少勇等几位同乡战友就端着碗追得我往坡下跑。

自力更生种菜养猪,这是部队的老传统。到了北京我们自然也用上了,先是在房前屋后种些蔬菜,茄子、黄瓜、白菜等等。后来便在十三陵乡西山口村找了一片菜地,派了几名战士专门去种菜。那时候,到菜地种菜成了很多战士十分向往的工作,因为他们可以多领点细粮,还能多点肉,种了菜后他们还可以自己改善一下,而且离开连队单独在外边种菜,与当地老百姓的交往也多,到了年底,种菜战友立功受奖的机会也比我们多。当时到菜地种菜的有苏守端、冯国强、钟利军等战友。这个菜地为我们连队的伙食改善做出了很大贡献,丰收的蔬菜有时连队自己都吃不了。几年后,我们搬到了南口五分场附近的新营区后,这块菜地起初还在发挥着作用。菜地的蔬菜连队吃不了,就被推到附近辛店等村里去卖。记得有几次我跟几个老兵去卖菜,有1968入伍的老兵刘灵虎、1969年入伍的李庆祥、何洪胜等,他们都是志愿兵。那时候部队的服装官兵之分就是干部上衣多两个口袋,而志愿兵也跟干部的一样。因为他们年龄大、又跟干部穿得一样,他们几个就假扮领导。李庆祥、何洪胜是山东大汉,人高马大,他俩就让我故意在村里的大妈、大爷面前喊他俩一个是团长、一个是政委,刘灵虎个子稍矮,就被叫做参谋长,村里的大妈们围着他们,就奇怪地问:你们这么大干部还出来卖菜?他们就说我们的菜如何如何好,到村里卖菜,就是要让大爷、大妈们能吃到好菜。豆角长老了,有大妈就说,你们这豆角都老了,还说是好菜呢?他们就逗大妈:我们的菜就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豆角老了,不好嚼,就为了让你们练牙齿的。大妈们都哈哈大笑起来,买了豆角也不走,就地在那儿一边择菜,一边听他们吆喝,与他们逗乐。

养猪也是改善伙食的重要方法,在连部的旁边有几个猪圈,连队就买来几头猪崽,逐渐养大了。其中有头母猪还怀了小猪崽,当时是冬天,为了能够让他顺利分娩,在猪圈里生了火给它取暖,并安排几名战士轮流照看。在它下了猪崽后的一天,轮到我去照看,躺在地上的老母猪翻身时压着了小猪,小猪一叫唤,母猪就突然站了起来,结果啼子伸进了火灰里,烫的它一声嚎叫,直接就蹿出了猪圈,那么高的围墙就跳过去了,吓得我赶紧叫其他战友过来帮忙,到山坡下找到了它,哄着它慢慢地回到了猪圈,继续去为它的孩子们喂奶。

养猪之外,副连长韩占明还搞来了许多兔子,由于与我一起入伍的乌鲁木齐铁路局的李聪林就成了养兔员。不过兔子这东西还真不好养,动不动就生病,而且传染很快,死亡率很高,所以养兔子的效果不佳。

还有就是通过为一些单位干活,挣一些伙食费。

我们曾经为地球物理研究所挖过探坑。所谓探坑就是在地面上按照一定的排列组合,挖出许多的坑来,然后放上炸药,安上传感仪器,并连接到记录仪上,炸药炸后,传感器会将地下的回波传送到记录仪上,然后进行地质等方面的分析。当时不知连里是怎么找到这个活儿了,反正那活儿真的是太难干了,那坑儿几乎是要直上直下地挖下去几米深,南口那些地表下,大多都是石砾,有时一镐下去砸在石头上,震得手掌生疼,虎口被震裂。而且由于洞口要求不能开得很大,几乎是直上直下,所以各种工具使用的空间就被限制住了,常常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一天也挖不了几个。具体每挖一个坑会给连队多少钱,我们当战士的也不太清楚,反正知道那是为了挣伙食费的,再苦再累也要完成。

再就是打猪草。就是在地里杂草茂盛的夏季,把适合动物食用的草割下来晒干,然后卖给北京动物园,以备动物们在冬季食用。炎热的夏天,我们钻进密不透风的庄稼地里,割草、捆草,再背回连队,晾晒在打麦场上。每一天我们都是一身汗一身土,比当地的农民都要辛苦。有一次我在玉米地里割完草,把草打好了捆,放在地里一块突出的石头上面,想借着它的高度顺势将草捆背起,结果由于地里太热透不过气、体力已不支,结果草没背起来,却被那捆草给捂在了地上,几乎被捂死。幸亏与我同在一块地里的战友胡永安见我半天没有动静,就跑过来一看,赶紧把我从庞大的草捆下把我拉了出来,这才算是躲过了不幸的事情发生。辛苦的汗水没有白流,在补充伙食费的同时,连里用卖猪草的钱买了一台十八寸的电视机,那可是我们连队的第一台电视机。这台电视机不仅丰富了连队的文化生活,也招得附近村民们常常来连队看电视。不过这里面还与村里的年青人们发生过几次不愉快的事儿,打过几次架。村里的年青人白天在连队前边的场地上叫板,可部队又不能真跟百姓打架,于是韩占明副连长就带着大家打军体拳,以此来威慑村里的年青人。

当时的司务员王改河是同我们一块入伍的,他与北太平庄村里的人较熟,村里有人在南口粮库工作,便给我们找了一个为粮库焊接储粮设备的活儿,这样我们连三排的战友们有了用武之地,他们板筋、气割、电焊等手艺都得到了发挥。老班长刘灵虎、周明德、夏存义等技术骨干活儿干得漂亮,受到了粮库同志们的好评,也为连队伙食改善发挥了作用。

后来他们又到卢沟桥附近的一个预制构件厂去干活,也是为了挣些伙食费。他们的技术同样受到了构件厂工人们的喜欢。1976年入伍的天津战友王树山,个儿高,人也长得精神,因此就有了妇女缘,厂里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喜欢跟他逗乐,因此他好吃好喝的东西没少得。我的同乡战友李刚、赵廷武、白生祥、祁成武、屈进军等就是在这些活动中,学到了许多技术,得到了提高。

我们苦没少吃,罪没少受,但大家都没有过怨气,连队士气旺盛。除了正常的作息、训练、政治学习外,连队还开展了文化实习活动,为此我还担任了连队小教员,给老兵们讲习语文、数学等文化课。连队文化生活也比较丰富,经常开展篮球、乒乓球等活动,班与班、排与排之间经常打比赛,连队教歌唱歌活动也很丰富,与我同年入伍的战友李聪林担任了教歌员,每周都要给大家教歌。有一次国防科委直属部队组织歌咏比赛,我们在副指导员徐金良的亲自指挥下,放声高歌,取得了直属部队第三名的好成绩。

在那样的年代,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我们生活愉快,苦中有乐,乐在其中。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打扫卫生作文400字 我的弟弟作文600字 我心灵的甘露作文 逛街作文400字 原来作文 什么的我作文400字 打女孩屁股作文 我也了不起作文 写人的作文700字 我的家人作文500字 听见你的声音 作文 描写公园美景的作文 描写家乡美景的作文 关于仙人掌的作文 背后的故事作文600字 写景作文400字四年级 牵牛花作文三年级 六一的作文300字 那是一道风景作文 写春天的作文400字 读西游记有感作文 三年级描写植物的作文 英语二小作文模板 祖国的大好河山作文 六年级下册作文题目 小学生作文写作技巧 小学生元宵节作文 美丽的家乡作文400字 四年级下册一单元作文 关于亲情的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