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儒家教我们拿得起 道家教我们放得下 佛家教我们想得开。

2020-12-24 21:40:01
相关推荐

从东汉开始到唐初,佛学思想经过中国知识分子几百年间的努力,逐渐的把佛经翻译、理解、消化、吸收。在经过禅宗佛家的思想终于可以以汉语的形式说出来。相当于完成了一场佛学革命。

中国第一座官办的市院

再加上中华民族本土的两个主流思想儒家和道家。基本上可以说是在我们这个民族思想史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为什么经常有人说“儒家让我们拿得起”,“道家让我们放得下”“佛家让我们想得开”,他的原因何在?这其中三家思想的差别又在哪里?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其中的奥秘。

至圣先师—孔子

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将“天、地、人”并列,称为三才之道。当孔子论道认为人在三才中的价值应该是“参赞天地之化育”《易经 系辞传》,参赞就是弥补的意思。天地是有缺陷的,我们作为人应该帮助天地使他能够圆满,比如天地之间四时变更,冷热交替,人类发明房子衣服,遮风挡雨,社会出了问题我们要去解决问题,所以以儒家来看重点是在人。

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是靠人去弘扬他,不是反过来道弘扬人。“道”就是万事万物的根源,就是万事万物的规律,人始终是占主导地位的。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一个人端正了自己,去治理国家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己,又怎么让别人端正呢?

有一天鲁国权臣季康子问孔子:如果我杀掉那些坏人,去亲近那些好人,怎么样?孔子当即就怼回去说:你治理国家怎么能这样,如果你自己以身作则行善,那民众早就好起来了。可见作为儒家的君子,首先以身作则才能有担当。

那怎么样才能算拿得起呢?我想用曾子那段话解说最好不过了。

宗圣—曾子

《论语 》泰伯篇—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士就是从政的知识分子,弘是指胸怀宽广,毅是意志坚定不移,这样才能担当重大的使命,仁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爱人或者博爱,推己及人,这样重大的使命,哪怕为之付出生命,去承担远大的使命。

一个儒家的君子有些伟大的使命感,为社会,为历史去付出,直到生命的尽头,这是真正的拿得起。

道家始祖—老子

老子论道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就是效法的意思,人法地第一层意思就是人生存是依赖于他所处的地理环境,就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古代社会交通不发达,在物质上各方面都比较落后。农耕民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土地上适应长什么就种什么;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靠海的民族出海;都是因地制宜。第二层意思是说大地承载着我们,我们吃的、用的、穿的、无一不是来自大地,但是我们回报给大的的全是各种垃圾废物,甚至死了连骨头还要埋在大地上,但是大地从无怨言,无限的包容我们,所以我们要效法大地的厚德载物。

地法天是指因天时变化而生长万物,天生四时而交替,地也跟着四时的运转而生长不同的物种。“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道又是个什么东西,素来人们就争论不休。很多人说道法自然就是自然界,自然界就是生长天地万物这个,就是说道又返回来效法天地,这是说不通的。“自然”自就是自己,然就是如此而然,意思就是说道就是自己如此的状态。

关于道老子自己就有说明: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有一个东西在天地还没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寂兮寥兮就是清虚寂静,广阔无边,没有形象声色可寻,永远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他独立长存而永不改变,周行而不殆就是指无处不在,所以可以成为天下万物的根源。这个用西方的宗教观念来对比下就比较清楚了,西方宗教说世间所有的东西都是上帝造的,但是你问他上帝是谁造的,上帝的妈妈是谁这个就不能问了,他们把门一关表示这里谢绝参观,所以只能表示上帝不是什么,不是不能把他给具体化,但是又给他人格化,于是就产生宗教,宗教的区别就是有上帝管人心。这样就可以明白老子说我只能勉强的把他称作道了。

南华真人—庄周

庄子在《大宗师》里也做过相应的描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 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 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道”是真实而又确凿可信的,然而它又是无为和无形的;“道”可以感知却不可以口授,可以领悟却不可以面见;“道”自身就是本、就是根,还未出现天地的远古时代“道”就已经存在;它引出鬼帝,产生天地;它在太极之上却并不算高,它在六极之下不算深,它先于天地存在还不算久,它长于上古还不算老。

在《秋水》篇中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从道看来,万物并没有什么贵贱的区别;万物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都觉得自己最好,别的嘛都比不上自己。

所以明白这点之后就知道为什么道家教我们顺应自然,去除我们人为的因素因为人+为=伪,我们的快乐都来自天,我们的烦恼都来自人自己。所以老庄论道重点是在天。

明白了这一点,再来讨论道家为什么可以教我们放得下。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追求学问我们要每天增加一点,追求道要每天都减少一点我们人为的因素,减少再减少,达到无为,就是顺其自然,不有心造作,那样做什么烦恼、痛苦都没有了,叫做不留后遗症,在这种状态下然后可以无所不为。有些人解释无为是什么都不做或者无心而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老子连《道德经》也不用写了,那就“为”的太厉害了,无心而为也是不对的,按逻辑来讲“无心而为”本来就是有心了,你是有心的“无心而为”。王阳明就说“心外无物”,无心的话连物都没了,你怎么去为。

比如说你开个车非得要来个豪车否则就不叫车了,不管有没有那实力,那就是“伪”了,去吃饭非得吃法国大餐否则就不叫吃饭了,穿衣服买包非得要世界名牌,没钱贷款也要那些,这就“为”的太厉害了,试问这样的人他能逍遥得起来吗?太多的东西放不下了。也有些人相反对这些看的很淡,并不是没那钱没实力,这种人本身就很有“道”了。所以让我们放下那些人为的,就能够逍遥的在这人世间走一遭。

李清照有个名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多少时候我们都这样,头脑不想了,却变成心事了,心事积多了是会出心理问题的。这个时候你需要的不是心理医生,需要的是一本《金刚经》《心经》或者是《六祖坛经》。你肯定不会相信的说:这些玩意都是和尚念的有什么用。而我会告诉你绝对有用。佛经浩如烟海,但是你真的读懂一本《金刚经》终生受用无穷。五祖弘忍说: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严格意义上来讲佛家并不是宗教,宗教是有上帝管人心的,上面也说过了。佛教是在大众社会上形成的,每天持戒吃斋拜佛。

就拿《金刚经》来说,佛说:诸菩萨,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佛就是觉悟了的众生,众生亦是尚未觉悟的佛。众生怎么觉悟成佛,所有佛的说法离不开四个字缘起性空,所谓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散则灭,世间一些事物,是遵循因缘法则的,因缘和合而聚在一起,但是因缘断灭的时候,都要分散开。万事万物自性本空,都是各种因缘聚合而成,比如说昨天的那个你,一年前的那个你,十年前的那个你还在吗?那个作为人的实体还在吗?昨天的你不存在,现在的你也不存在,将来的你还是不存在,这就是自性本空,这个作为人的实体是可以否定掉,但是你不能否定缘起,作为各种因缘聚合而成的那个你不能否定掉。就像六祖慧能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说反正是空我就什么都可以做了,或者什么都不做了,这又不对了,这就叫做着空,执着于空了。所以要达到金刚经那八个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达到无所住,而见到自己的本心,就是佛性。

六祖慧能

所以当弘忍大师给惠能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心下大悟,连说了五个何其: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不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何其就是没想到,没想到自己的本性原来清净,没想到自己的本性原来就不生也不灭,没想到自己的本性本身就是圆满的,没想到自己的本性原就是坚定不移的,没想到自己的本性就能产生万事万物。

现在回到开头那个问题,佛家教我们想得开,当你的智慧门一打开时,明心见性,你会发现从前你心中所有纠结的事那都不是事了,就像禅宗说的如桶底子脱,你还会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国学大师—南怀瑾

最后我用南师那个名言来做个收尾: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朋友们如果觉得可以的话点个关注,有什么观点就留言批评,最后谢谢能坚持看到这一行的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行走 作文 乐乐作文 写美景的作文 意外作文 奋斗作文素材 一千字作文 那一次 作文 作文有你真好 做自己 作文 表白作文 作文600字左右 草莓作文 冬季作文 小作文300字 万能作文素材 创新的作文 我自己 作文 伤感作文 路的作文 秘密 作文 感谢 的作文 善良作文 作文550字 学习的作文 作文两百字 细节作文 散文作文 寻找 作文 偶像作文 乐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