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世说新语|辩论“孔子是否快乐”是一堂好课

2020-12-24 22:25:01
相关推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里这些耳熟能详的言论,有不少是关于“乐”的。那么,提了诸多与“乐”有关言论的孔子,他又是否快乐呢?“孔子是否快乐?”这个新奇的问题,在日前成为杭州高新实验学校初一班级辩论赛的主题,不仅引经据典,甚至搬出了概率学,也找来了西方心理学依据。

关于孔子的快乐观及人生智慧,文化学术界早有一些研究与论述、论著。比如有学者指出,历经不幸、不顺的孔子,却具有学习之乐、交友之乐、修身之乐、养生之乐、为师之乐、天伦之乐、诗乐之乐、固穷之乐;也有学者补充,孔子也有歌舞之乐、山水之乐、饮食之乐。这些快乐支撑起孔子的豁达乐观、不屈不凡的品格。而让中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研究、辩论“孔子是否快乐”,着实少见,算得上是一堂优秀的语文课。

首先,这堂辩论课促进了学生的深入学习,促进了学生对孔子的深入了解。无论是论证“孔子是快乐的”还是论证“孔子是不快乐的”,正反方学生都需要搜集整理资料,讨论论点与论据等。据说大家除了反复阅读《论语》、搜索孔子生平阅历,也看了《孔子传》和《孔子》电影,还观摩了大学生辩论赛视频。两周的时间亲密接触、认真研究一个古人,这是他们从来没有过的经历。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更能提起学习兴趣。

其次,这种教学方式更能培养学生做学问的能力,更能培养异质思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同样,从老师那里得来的知识也可能“终觉浅”,毕竟老师的单向知识传授相当于把知识嚼烂再吐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组织一场辩论赛,则相当于让学生自己做一次学问。而反方引经据典作出的孔子是不幸、失败、无趣的,“三千弟子却只有七十二贤人,优秀率才2.4%”的结论,无疑是具有质疑精神的一种体现。

此外,这堂辩论课在让学生透彻理解孔子的快乐观之余,对他们的人生也会有或多或少的启迪。比如有学生表示,“孔子的快乐,不能仅理解为一种浅层的情绪,更是一种乐观的精神品质和热爱生活的态度”。确实,孔子身世悲惨、家境贫苦——3岁丧父,17岁丧母,经历十多年追杀逃难,颠沛流离,衣食无着,但他仍然以豁达乐观的快乐态度对待人生,能正确对待“得之”与“未得”,这样的人生境界,不愧为千古圣人。

真希望这样的好课多起来。一堂好课,首先要温暖学生,要让学生有学习热情,而非让他们疲乏厌倦,提不起兴趣;其次要超越浅层化、碎片化教学,要为学生自主互动、合作探究创造条件,带领学生逐步走向深入,而非仅限于知识层面的复述与记忆;此外,还要让学生在知识中大口“呼吸”,也就是要进行拓展教学,让学生的知识面宽起来。让学生辩论“孔子是否快乐”,就是这样的好课,可惜目前此类好课比较稀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夸夸的作文 八篇作文 趣事作文400字 作文我的生日 写桃花作文 妈妈的作文600字 重拾作文 英语作文演讲稿 作文研究报告 妇女节作文 了不起的作文 英语作文标题 学会作文600字 生日祝福作文 作文答题卡 写景作文初中 笑话的作文 交友作文 盼望的作文 拔河的作文 竹的作文 的温度作文 读书作文600 人物作文600字 筷子作文 作文素材古代 一次活动作文 四年级作文范文 作文应该怎么写 英语60词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