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儒家和道家 究竟谁对后世的影响更大一些?

2020-12-24 23:15:01
相关推荐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大繁荣时期。春秋末,形成了以儒家和道家为支柱的两大哲学体系,至战国,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这期间,各种学说、流派竞相出现,各种思想和文化交相辉映、群星闪烁,极大的推动了后世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如果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比喻成一座大厦,那么先秦诸子百家就是是大厦的基石,而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无疑是大厦的两大重要支柱。儒、道两家的思想文化始终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代中国人的骨子里,流淌在每一代中国人的血液里。

那么,问题来了,儒家和道家究竟谁对后世的贡献更大一些呢?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对后世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引导作用:

构建了道德思想体系:倡导“仁、义、礼、智、信”

“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是孔子及其后学提出的待人接物的基本准则,用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它们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过程中,是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这套道德思想体系,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适用。秩序和制度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精华。时至今日,仍然被倡导、被遵循。

孔子雕像

开创政治思想体系:“为政以德”

孔子开创“德治”和“礼治”,用道德和礼教在治理国家,向君王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中而重星拱之”的统治思想,同时又在个体层面向百姓提出“仁、义、礼、智、信”五常,打破了古代社会贵族和平民的划分方式,改用治者与被治者的关系,极大的保护了贫苦农民农民的利益,让普通百姓的人权得到了保障。

这种政治思想一方面约束了统治者,另一方面又为百姓争取了利益,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安定、国家的长治久安。自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后,儒学成为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更是成为封建阶级选拔人才的唯一书籍。

曲阜孔庙

提出新式教育思想,兴办私塾

在教育方面,孔子提倡老师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最早提出“启发式教育”。倡导教学要因人而异;注重启蒙教育,也提倡言传身教,以自己为模范感化学生。

打破贵族、奴隶主对学校的垄断,兴办私学,让更多平民子弟获得读书、求取仕途的机会。现如今,孔子学院已遍布世界各地,孔子的教育思想已传播到海外各个国家,对世界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德总理默克尔为孔子学堂揭牌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陈国人,道家学派的开创者。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老子的道家思想同样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著作《道德经》

《道德经》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书中以哲学意义的“道德”为纲,论述治国、用兵、修身、养生之道。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普遍关系,提倡“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对中国传统哲学、政治、科学、宗教产生了深刻影响,被后世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

近代十九世纪传入西方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等世界著名学者都对《道德经》有着深入的研究,并有著作问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世界文化名著被译成外国文字出版的著作中,《圣经》位列第一,第二就是《道德经》。

老子铜像

中国和世界的哲学先驱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朴素唯物主义观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老子又看到世间万物都有两面性:“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的哲学体系,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对近代西方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建立起到了指引作用。

老子西出函谷关

道教祖师

历史上道教的开创者是张天师(张陵),但道教后学们尊称老子为道祖,并将《老子》改为《道德真经》,列为道教主要经典。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道教已经成为中国的三大宗教之一,作为本土宗教,历代帝王更是将其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汉桓帝亲自祭祀老子,称老子为仙道之祖;唐太宗尊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加封号称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道教尊称老子为“太上老君”,亦被尊称为“混元皇帝”,也是道教三清道祖中的道德天尊。现如今,道教信徒不计其数,遍布海内外。

道教-世界最高老子雕塑

或许,我们并不能评判儒道两家到底谁对后世的影响更大一些,因为它们二者的思想贯穿了整个中国的文化脉络,深深地交织在了我们每个国人的血液里,烙印在了我们每个人的文化基因上,影响着我们衣食住行、人际交往、社会关系、伦理道德和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

在文化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帝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向其他国家疯狂输出自己的文化,打压他国文化。然而,作为中国人,作为炎黄子孙,无论我们在哪里、什么时候,都不该忘记自己本民族的文化,都不该忘记自己的文化源头,更不必崇洋媚外,因为我们存在了几千年的文化,本来就是很优秀的,传承几千年而不衰自有其道理。我们应该始终坚信:自己的就是世界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父亲节祝福语作文 迎国庆贺中秋作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渴望什么作文500字 我心中的一幅画作文 写一篇关于新年的作文 童年的回忆作文四百字 西湖游记作文400字 新年感悟作文600字 关于写人的作文五年级 关于诚信的作文400字 我的同学作文好开头 可爱的小狗作文100字 河源的变化作文 2050年的地球作文 今年吉林高考作文 难得这样作文600字 走进大自然作文600字 成人高考专升本英语作文 我有一个梦作文600字 我爱我家作文450字 快乐春节500字作文 母亲让我自豪作文 写去哪里玩的作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 什么也是一种幸福作文 今年中考的作文是什么 关于冬的作文600字 有关科学技术的作文 五一见闻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