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真情永驻—东平四中《母校情怀》编后感言(3)文/段振业

2020-12-25 01:35:01
相关推荐

如果说保法泰安一行是《母校情怀》的启动火种,那么与会人员就是播种机,从此星火燎原。

接山镇中学校长徐军充满期待,盛情欢迎留美博士于保法和老校友重返母校。

2019年3月21日他精心设计了欢迎仪式,校友们如约而至,春风拂面,欢声笑语,参观了老校区和美观整齐的教学楼,在徐校长的引导下又走近接山主席台,领略红色景点,重拾红色记忆。

此消息不胫而走,对以后的

校友踏访母校和征编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当日,在东平保法医院,隆重召开了东平四中《母校情怀》征稿座谈会,确定了书稿的编撰目的、方向和组稿形式,组建起了《母校情怀》编委会,同时也建立起了“东平四中校友微信群”。

校友群的建立,搭建了四中校友的联谊平台,成为大家交流学习的乐园。毕业后几十年未见面的同学在群里见面了;不同级不同班的校友也可以在群里交流聊天了;更让人欣慰的是还能听到老师们的教诲。校友群人数不断扩大,凸显出了极大的正能量,延续着母校的优良校风,管理有序,风清气正,对《母校情怀》的征集起到了重要作用,十五人的东平四中《母校情怀》编审小组和二百多人的校友群珠联璧合,同向前行。

我们赶上了互联网发展的好时候,微信助力实现我们的心愿,微信的巨大威力没有任何一个词能形容。按常规书籍征集编纂,像《母校情怀》这样的浩大工程,要组成十几人或几十人的编委会,要有办公场所,要进行大量的信函和交通联系,人力物力一样不能少,甚至要花重金聘请专家学者。而我们的校友编审团队分布在各地,一碗水都不喝就把事办理妥当了。

这些热心的编审校友,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的赵庆香在北京;宋友华、段振业在济南;张范银、刘玉东在泰安;徐永华在淄博;颜建国、修景平、邹兰华、井光在东平;李玉柱、栗忠恭、赵海松、栗新立在接山;还有远在齐齐哈尔的学长栗清恭,真可谓天南地北。

编审小组中很多人没谋过面,但却心心相通地做着同一件事。一篇稿件发出,十五人同时接收,两天内修改完成,如此快速高效的阅审形式史无前例,这当然也感谢网络、微信、电子邮件这些现代化信息工具。有理由相信,我们的这种远程征稿、阅稿、编撰形式会成为以后编辑工作的范本。

大家看到了每篇文章的完美展现,却看不到辛勤付出的工作者,十五人的编审小组是名副其实的志愿者,真正的幕后英雄,是一份无私的母校情怀。

四中校友群是历届校友的家园,校友们一起探讨校史,一起学习知识,一起重温友情,一起分享快乐!有的同学原来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为了加入校友群,买了手机,学会了上微信。

一时间热闹起来,上微信的好奇心和同学们相遇的惊喜,大大激发了校友们对母校的怀念之情,大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忘记母校、老师和同学,曾经的往事历历在目,每一个细节都能挖掘出来,形成文字,成为永久的记忆,不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被淡忘。

在校友群,同学们如同重返校园,尽情畅谈,欢声笑语。更可喜的是通过欣赏阅读校友的文章提高了文学修养,从开始的走马观花逐渐到认真细致,再到咬文嚼字推敲纠错。每当在群里发表一篇文章,顿时会沸腾起来!点评,点赞,纠错,各种议论不时充满聊天界面。

有的校友赋诗,有的校友作词,有的校友感叹,有的校友赞许。还有不少校友斟词酌句,提出修改意见。一时间,一篇稿件会得到许多的褒奖和鲜花,也会有诸多的挑剔或补遗。大量的有益信息收集,梳理,吸收后,都使文章更加完美。微信群的威力凝聚成四中人的最强大脑,几百人的智慧是任何文学编辑不能及的,这是全体四中人的母校情怀。

(本文作者:段振业,著名篆刻艺术家,东平四中五级一班学生。本文由作者和东平四中《母校情怀》编写组独家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祝东平四中(现东平县接山镇中学)新老校友安康吉祥,工作顺利,生活幸福,万事如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初心的作文 写苏轼的作文 写人作文700字 把握当下 作文 邻居作文600字 写滑雪的作文 跳绳作文300字 关于青春的作文素材 乡村风光作文 旅行的意义作文 五年级英语小作文 品味作文600字 全家福英语作文 青春的力量作文 破茧成蝶作文 仓鼠作文300字 云南旅游作文 同舟共济作文 赏梅作文 写绿萝的作文 写好朋友的作文 期待的作文600字 温暖的陪伴 作文 作文我的梦想400字 读书经历作文 身边的美作文 拼搏奋斗的作文 挫折作文500字 桂花作文300字 团结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