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知史》这本书告诉你 历史除了厚重感 还带给我们些什么启示?

2020-12-25 03:35:02
相关推荐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身份证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就拿出行来说吧,交通也好,住宿也好,都离不了它。

那古人呢?古人出行时需要带上自己的身份证吗?

在电视剧中,我们看到古时候那些行走江湖的大侠,到客栈投宿时向掌柜的要了一间上房,第二天结完帐就走人了。似乎没有细节表明,古人投宿时需要身份证。

其实,真实的情况并不是这样。

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参考了,春秋时期魏国的李悝编写的《法经》中初步构思的身份证,设计出出行证明制度。制度规定每当官员和百姓出行,都要出示文件以表明身份,没有证明是不能通行或者投宿的。

而商鞅创立的这套身份证制度,就成为了后世的典范。

这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历史细节,电视剧并没有告诉我们,但《知史》这本书,却呈现出来了。

《知史》的作者其实是一个历史小知识的分享平台,它也叫做知史,是由几位香港的年轻人在2015年创办的。

他们的初衷是通过有趣有料的讲解,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生活细节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来描绘出历史的鲜活侧影。

告诉人们,历史不仅关乎朝代更迭,治乱兴衰,历史还应该包含先祖的生活与文化积淀,历史是有温度的。

历史传递了生活的温度

衣食住行是我们生活最基本的需要。衣在生活中除了是物质需要之外,也是我们精神层面的需要,因为它可以遮羞,所以,衣被排在第一位。

衣之后是食,可以说食在生活中,是最能直接体现生活的温度了。我们就来说说现代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蔬菜。

蔬菜具有加速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曾提出“五谷为养,无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食物配合原则,说明古人早已认识到,蔬菜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现在我们通常都认为蔬菜指的是同一种东西,但其实在古代,蔬与菜是有区别的。

在上古时期,农民多种谷稻这一类的农作物,并没有种植蔬菜的做法。传统的菜指的是可以食用的野菜,古时候的平民主要也是以谷稻和野菜作为食物。

有史料表明,到了商代,蔬菜种植已经普及了。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曾经有“圃”字出现,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种菜曰圃”。说明在商代,菜已经不仅仅是野菜了,还包括人们种植出来的蔬菜。

但农作物的和蔬菜的收成好坏,很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特别是进入冬天以后,时令蔬菜的种类很少,能找到可食用的野菜也很少。

到了周代,人们采用制作腌菜的方式来解决这一生活的难题。

尽管腌菜的口味众多,口感也不错。但人们总是希望,在四季都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到了汉代,在宫廷负责种植的太官,终于成功的在冬天培植出了蔬菜。于是汉代皇室的太官园,就成了人工培植蔬菜的先驱。

在《汉书·昭信臣传》中就记载了,当时负责种菜的太官,冬天在太官园里种植原本春天才有的葱和韭菜时,用廊屋覆盖,从早到晚都点着蕴火。

这种蕴火是指没有火焰的燃烧方法,它产生的暖气能够有效的控制房屋的室温,使之适合蔬菜生长。

而蔬菜的“蔬”字也是汉魏时期的新造字,就是因为当时出现了人工培植蔬菜的技术,“蔬”字也就成了人工培植蔬菜的代称。

东汉的和熹皇后曾说:“凡供荐新味,多非其节,或郁养强孰,或穿掘萌芽,味无所至而夭折生长,岂所以顺时育物乎!”

意思是这样种植蔬菜,有违背时令的更替,但可以看出,当时的人工蔬菜培植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了。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蔬菜人工培植技术的普及,蔬与菜也就不再区分。“蔬菜”一词,成了泛指所有能食用的植物。

如今,我们在一年四季也能吃上不同时令的蔬菜,这要感谢古人对种植技术的不断探索,才让我们拥有了古代皇家级别才有的待遇。

历史传承了生活的智慧

一提起中国的古建筑,多数人就会想起中国古代特有的榫卯结构的木质建筑。的确,他们屹立了千年而不倒,对于说明中国古代高超的建筑技术很有代表性。

但在中国境内,还有一种特色建筑也存世了上千年,就是土楼。

位于福建永定湖雷镇下寨村的馥馨楼,建于公元769年,至今也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永定客家土楼群中最古老的一座。

馥馨楼占地1275平米,整座楼没有石基,高四层。墙身通体以生土夯成,这是沿袭了中原先祖的建筑技术和建筑形式。

古代先民的活动地区之一是黄河流域,所居住的地方有很厚的风成黄土层。人们就地取材,利用夯土来建造房子,方便省事。

所谓的夯土,就是指经大力压实后的泥土。这也就充分说明了,永定土楼与黄河流域传统民居的渊源关系。

后来经过对墙体的化验,人们发现,这些土楼的土墙中除了大量的石灰成分外,还混合了一些食物成分,包括糯米,红糖,蛋清等。

这些食物成分起着粘着剂的作用。特别是糯米,含有大量的淀粉,由糯米煮成的糯米浆十分粘稠,但是干了以后又会变得特别硬。

当糯米浆和石灰混合的时候,糯米中丰富的淀粉会与石灰产生化学反应,促使碳酸钙生成。这种碳酸钙与支链淀粉互相包裹,便形成了兼具强度与韧性的微结构。

同时,由于石灰的碱性特质,能抑制细菌的滋生,使得糯米浆保持了耐久性。

在明朝宋应星所写的《天工开物》中就记载了加入糯米的水泥配方:“用以襄墓及贮水池,则灰一分,入河沙、黄土二分,用糯米粳、羊桃藤汁和匀,轻筑坚固,永不隳坏,名曰三和土。”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没有石基的土墙,能在风雨中屹立千年的原因。它们坚固,耐久。

中国古建筑中的秦砖汉瓦,雕梁画栋,榫卯结构,这些技术无一不让人叹为观止。为了能让建筑看上去更加美观大气,古人也是费尽了心思。

而在如何使建筑物变得更加牢固这一点上,古人更是把食物和建筑,这两件看上去没有任何关联的事物,联系在了一起。

这不得不让人佩服于,古人的生活智慧。

正是因为古人的这些生活智慧,让这些建筑物有了足够坚固的强度,让他们得以保留至今天。我们才有机会欣赏到它们的美。

大道至简。

其实不论是人工培植蔬菜也好,糯米水泥也好,都是古人在追求更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善于观察,不断探索,反复试验,汲取生活的智慧而形成的结晶。

而历史,负责将古人的这些智慧结晶传承至今,还将继续。

历史传达了生活的真理

历史在传承古人的智慧与文化的同时,也从来不忘告诉我们许多有关生活的真理。

“读书改变命运”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士农工商的说法,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读书。特别是隋代开创的科举制度,更是让许多读书人、许多出身平民的读书人看到了希望,读书一事显得尤为重要。

读书人只要能在科举考试后金榜题名,他的命运就将大不同。此时,他可以说是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官场。日后官大官小不打紧,至少以后的生活衣食无忧,在人前都显得高人一等。

就如《范进中举》中,范进考上了举人之后,身边的人马上改以“老爷”称呼他,就连一贯瞧不起他的岳父,胡屠户也变得对他恭恭敬敬。

同时,范进在54岁时才考上举人,也说明了参加科考之路有多难。就拿唐代的科举考试,简要的说一说吧。

在唐代初期,偏向文科的考试有秀才、明经、进士三种。其中秀才一科因难度极大,在永徽二年,即公元61年废止。明经一科,则是考验学生对经典著作的理解。

最受重视的一门考试就是进士,其录取比例也最低,大致在1%至2%。《通典》中就有记载,“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

考生们在获得参加进士考试的资格后,到了考试当天,一天之内连考三场,由凌晨考至晚上。

初试先考经义,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二试是作诗、赋、文各一篇;三试是做时务策五道。

三场考试都能通过的人,即可金榜题名,进士及第,光耀门楣。

不过,单看这些考试内容就能看出来,能考上进士的,没花个十数年以上的功夫,根本就没希望。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就是对这些读书人最好的写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正因为难,所以进士的含金量也特别高。只要考上了进士,基本就可以保证仕途无忧。特别是在中晚唐时期,朝廷的中高级官吏,往往都是进士出身。

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度改变了,之前门阀贵族对官场的垄断。这种全国性的人才选拔考试,让读书人看到了希望,有了奔头,自然也就会更加努力,刻苦。

到了宋朝更是取士不问家世,得以让寒门走出更多的贵子。范仲淹和欧阳修就是北宋时期典型的,由寒门走出的贵子。

换句话说,他们的命运都是因读书而改变。

时至今日,通过读书取得的好学历,依然是公认的求职路上最好的、含金量最高的一块敲门砖,也是一个人学习能力的最好证明。这样的人才都是用人单位渴望引进的,并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

生下来是怎样的,这样的起点已经改变不了,将来会是怎样的则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先苦后甜的读书之路,也许是掌握自己命运最便捷的一条路。

这也是历史经过千年演变,沉淀下来的真理。

结语

时间不断流逝,但历史从未间断。

对于历史这门学科,喜欢的人特别喜欢。不喜欢他的人觉得他枯燥生硬,无趣。

但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些语气轻松幽默,内容生动有趣,化繁为简的介绍历史的书籍,改变了人们对历史的印象。

《知史》这本书也是如此。

它不用时间脉络来讲解历史,而是挑选历史中那些贴近生活的细节内容,用接地气的语言来向我们呈现,原来古人的生活是这样子的。

当我们了解了古人的习惯,文化,民俗等的来龙去脉之后,就会发现,原来历史不仅有深度,还有温度。

有了这样的温度,相信我们就可以将历史更好的传承下去。

而这才是了解历史的意义所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玉兔之死高考作文 关于诸子百家的作文 我爱中秋节作文 重渡沟一日游作文 幸福就是现在作文 写事作文六百字 闯祸作文 最优秀的作文 那次我陶醉了作文 英语暑假作文50词左右 老师的手作文400字 中考作文指导 合唱作文 变化作文500 触动心灵的爱作文 感谢父母作文 关于读书的作文记叙文 我们心中的好老师作文 研学旅行作文 四百字写事的作文 关于导盲犬的作文 学生会感想800字作文 秋天的作文好词好句 筚路蓝缕的启示作文 写父母的作文 劝爸爸戒酒作文 家乡巨变作文 我会查字典作文 关于空气的作文 初一作文我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