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不做反应 就是最终的胜利 这是什么意思?

2020-12-25 11:20:01
相关推荐

大家好,我是人文者也。

佛陀在古印度语中的意思是“觉醒之人”,他本人所在的种姓,是比婆罗门还要低一等的。

在那个时代,印度种姓制度非常严格,所以,当有越来越多的婆罗门也成为佛陀的追随者时,在当时是件非常让人震惊的事,于是,佛教故事中就不可避免地提到了这个问题。

佛陀有一次在讲经时,一名婆罗门到场出言不逊,当着众人的面,用尽各种污秽之词辱骂他,可佛陀始终不发一言,直到对方词穷时,才心平气和地请他带着他说的那些话回去。

这听起来有点像是基督教中“如果你的左脸被打,把右脸也让给他”,目的是想让人们形成这样一种观念——“不做出任何反应,就是最终的胜利”。

现代人常有这样一种疾病,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健康,各项指标都正常,却时常感觉到压力,常因为愤怒、莫名的感伤等没来由的情绪,让自己无心工作,甚至产生厌世情绪,比较耐人寻味的是,随着个人事业的成功,财富积累的数量增加,这类人群的数量就越多。

因为找不到原因,又无法克服,所以他们很向往可以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变成一个对什么刺激都无感的人,并把看起来好像达到这一境界的人称为“不反应的高手”。

某些毒鸡汤也会向世人宣扬这类人的“成功”。他们可以像循循善诱的老师一样,教导身边的年轻人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可当年轻人无法自拔地陷入情感的泥潭时,他们又像旁观者一样,津津有味地看着别人的喜怒哀乐,所有加诸在自己身上的痛苦,就像发生在别人身上一样,无法产生任何伤害……

任何时候都不做反应,发生问题时,只做正确的选择,佛陀在面对类似的处境时,也不过如此,那么,这样的人,他们的境界是不是真的堪比佛陀了?

还是有些区别的。首先,佛教从不鼓励要战胜别人,而是希望在情绪到来时,能够找出原因,获取控制自己内心的能力。

另外,面对别人的辱骂,佛教中的不做反应,不是指忍气吞声,也不是像个旁观者一样,对所有的羞辱视而不见,更不是反唇相讥,用更恶毒的话语反击,这些反应都是坚定自己才是对的,反击的越激烈,对这种想法就越坚持,这不是修习佛法的目的。

每个人对自己的意见之所以会很坚持,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才是对的,但是,所谓的“对错”,从来不具备普遍性,也就是说,关于“对错”,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

如果你试图说服对方,很快就会发现,这几乎不可能,因为对方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就算接受你的想法,也是按照他自己的逻辑进行,与你无关,如果你因对方拒绝接受你的意见而愤怒,从而因情绪上的反应,产生各种会让你感到烦恼的情绪。

在佛教看来,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你既无法阻止,也无法强行改变,不如就随它去,这是什么意思呢?他人的反应,随便他,自己的反应,一边观察,一边疏导,让自己的心得以平静,因为这本来就是完全不同的存在,自然没有必要非得同起同落。

当然,这一切都不是没有界限的,法律、良知、道德,都有一个最后的底线是不能被触碰的,否则,就会陷入诡辩,对心中境界的提升无益。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往年中考作文 一棵树作文300字 初二我来了作文 英语短篇作文 有关于小动物的作文 悲伤的作文500字 我为班级献计策作文 善良的作文400字 对手是自己作文 500字游记作文 为你而歌作文600字 自我感受作文 二年级风景作文 游泰山的作文 我的恩师作文600字 法律作文400字左右 高中精益求精作文800字 关于刺猬的作文 窗外的花作文 介绍重庆的英语作文 学会宽容作文400字左右 冬天的200字作文 我钦佩的人作文 楠溪江作文 窗外的校园作文 游科技馆作文500字 初二生活作文800字 未曾远去作文 去图书馆看书作文 什么刚刚开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