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唐僧通天河晒经损失了多少经书?最关键的内容被谁拿走了?

2020-12-25 12:00:02
相关推荐

(蜗牛看西游第1452期)

文/牵着蜗牛散步

上学时代,《西游记》读后感的标准答案往往是酱紫的:唐僧同志爬山涉水十万八千里,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把经书取回大唐,传播了佛学,表现出了坚忍不拔的毅力。

如果让吴承恩背着棺材板来答题,肯定会吃大粪叉。原因很简单,这读后感是《大唐西域记》的,而不是《西游记》的。

在历史上,玄奘法师的确取回了很多经书,翻译了很多佛经,但《西游记》中的唐僧不仅没把经书完整地带回大唐,甚至连看都没来得及看,就被八大金刚带回西天封官去了。

所以,《西游记》的核心根本不是取经,如来的主要意图也不是传经!在取经过程中,发生了很多让人搞不懂、看不穿的事。

首先,是取经数量的大幅度缩水。

在原著第八回,如来同志是这样对众弟子说的——

“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

但最后唐僧取到多少经呢?即使是空白经书,总数也不到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

在燃灯古佛的提醒下,唐僧团队返回换经,孙悟空还当面批评如来管教不严,这不仅得罪了二尊者还惹怒了如来。如来告诉他——

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

然后叫阿傩、伽叶:“快将有字的真经,每部中各检几卷与他,来此报数。”

看到没?是各拣几卷来打发唐僧,而不是全传。二尊者马上明白如来的意图,在要了一个紫金钵作为回扣后,拣了一藏之数,也就是5048卷经书给唐僧。

如来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待要全付与汝取去,但那方之人,愚蠢村强,毁谤真言,不识我沙门之奥旨。”

意思是说,如果经书带回去多了,大唐吃瓜群众就不重视了,先给他们一点点吊吊胃口。所以,如来同志是饥饿营销的鼻祖。

如来这一关好不容易过了,观音同志却又来刁难。

她的办法是查账。在领导如来都已签完字,取经团队已喜气洋洋踏上归途时,她突然把空中考勤队叫来,问他们——

“那唐僧四众,一路上心行何如?”

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护教伽蓝等不明白观音是何意,但个个都是老司机,赶紧答道:“委实心虔志诚,料不能逃菩萨洞察。但只是唐僧受过之苦,真不可言。他一路上历过的灾愆患难,弟子已谨记在此,这就是他灾难的簿子。”

意思是说,他们表现如何,你自己看吧。

观音从头到尾看完账本,然后说:“佛门中九九归真,圣僧受过八十难,还少一难,不得完成此数。”即令揭谛,“赶上金刚,还生一难者。”

蜗牛在往期文章中就分析过了,这九九八十一难其实是个糊涂账,有的把一难变成了三难,有的大灾难却没记下来。比如取到无字真经,这算是最大的难吧?账本里面却没有。

如果说观音没私心,那请问,为何这最后一难放在了通天河?

通天河不是一条普通的河,而是观音宠物金鱼精变身灵感大王(观音头衔中也有“灵感”两字)吃童男童女的地方,把新增的这一难放在通天河,难道真是巧合?

更关键的是,还有一个老鼋等着他们,由于唐僧忘了替它向如来问年寿(其实唐根本不敢问),一怒之下,把他们全部掀进河里。

如果仅把人掀进河里倒简单,还可顺便搓个澡什么的,但里面有珍贵的经书,这就不得不让人多想。

经书被打湿了,唐僧只得拿出来在石头上晒。在这晒经过程中,又发生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

先是有很多人来抢!

原著是这样写的——

师徒方登岸整理,忽又一阵狂风,天色昏暗,雷闪俱作,走石飞沙……唬得那三藏按住了经包,沙僧压住了经担,八戒牵住了白马,行者却双手轮起铁棒,左右护持。原来那风雾雷闪乃是些阴魔作号,欲夺所取之经,劳攘了一夜,直到天明,却才止息。

第二天早上,唐僧衣服全打湿了,战战兢兢的问悟空:“这是怎的起?”

孙悟空气呼呼的道:“师父,你不知就里,我等保护你取获此经,乃是夺天地造化之功,可以与乾坤并久,日月同明。寿享长春,法身不朽,此所以为天地不容,鬼神所忌,欲来暗夺之耳。”

孙悟空这番话说得再明白过了,是有人要抢经啊!只是,抢经的可不是普通的鬼神,他们没有观音的默许,敢来血盆里抢饭吃?

事情还没完!由于经书全部被河水打湿,唐僧等人不得不把经包打开,将经书一本本摊开放在石头上翻晒。在晒的过程中,又出问题了。

三藏无已,遂收拾经卷。不期石上把佛本行经沾住了几卷,遂将经尾沾破了,所以至今本行经不全,晒经石上犹有字迹。

《佛本行经》是什么经?它又称《佛所行赞》,古印度马鸣著,以诗体叙述佛陀(即释迦牟尼)行迹并宣说佛教义理的经书。此经在古印度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度流传极广。唐代义净说它“五天(竺)南海,无不讽诵”。

这么一本重要的经,却将后面最关键的内容留在了晒经石上,这仅仅是悟空说的“盖天地不全”就能解释的?

为何其它经没被损坏,偏偏这本经损坏了?蕴含了什么深意?

更奇怪的是,唐僧把经书送回大唐,李世民搭了台子,正准备请唐僧讲经,突听到半空中八大金刚喊:“诵经的,放下经卷,跟我回西去也。”

这底下行者三人,连白马平地而起,长老亦将经卷丢下,也从台上起于九霄,相随腾空而去。

唐僧这个“丢”字,非常传神,再次说明,如来的售后服务特别差,仅仅让自己二徒弟当了一回快递员,并没有让他在唐朝讲解经书、宣扬佛法。

李世民为何让唐僧取经?目的是召开水陆大会,安抚被他剿杀的游魂,保证江山永固,但是,经未取全,唐僧亦没认真讲解,他这个水陆大会的效果,真不好说。

难怪后人续写了《西游记》:由于真经难懂,李世民的后代不得不重找取经人,前往西天求取真解。

《西游记》中的这个情节,并非无中生有。在玄奘取经过程中,也曾有经书掉在河里的波折。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唐僧团队所取的5048卷经书,并非像影视作品中展现的一样,两条白床单就包完了,而有一个庞大的体积,差不多要一卡车才能装完。

那个时代,古印度的佛经并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刻在贝多树的树叶上,所以也叫做贝叶经——将贝叶裁剪成大小一样的长方形,经处理后可在上面刻字,然后摞成一摞,上下各放一块同样大小的木板,中间穿孔捆扎起来,称为一夹。

广东西樵山宝峰寺有一部贝叶经,它长约40公分,宽10公分,厚10公分,比现在的图书要厚得多。因此有人推断,玄奘带回来的那520夹经书,体积大约有2.08立方米,以长80公分、宽和高都是50公分的木箱来装,大概要装11箱——约50夹为一箱。

好在玄奘法师在古印度已经是名人了,戒日王不仅替他打通了回国的一切通道,还派专人护送他回国,并送了一头大象让他乘坐(相当于现在的专车)。

但送经团队在度信度河(今印度河)时还是出事了:当船行至河中央的时候,突然风波大起,白浪滔天,船猛烈摇荡,最终将50夹经书和护经的人抛到了河里,幸亏骑着大象的玄奘法师没事。

原来平静的河水为何突然起波浪?玄奘过河后,迎接他的迦毕试王问他,你究竟带了什么东西,导致河神发怒?

玄奘法师说除了经书、佛像外还带了奇花异果的种子。迦毕试王一拍大腿:但凡有人试图把印度奇花异果带出国,到印度河就要翻船。

后来,迦毕试王派人去乌长那国补抄了遗失的经书,但这些种子却永远留在了印度河里。

这也说明,即使在佛教发源地的古印度,也是有所给,有所不给。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拜年作文600字 逛庙会的作文 我的朋友作文200字 阅读伴我成长作文 争论作文500字 作文过年了 特别的经历作文 写景作文250字 描写向日葵的作文 我想对老师说 作文 泪水作文500字 买年货的作文 自强的作文素材 的那一刻作文500字 我学会了做饭作文 理解作文600字 海底两万里作文 从未止步作文 写事作文450字 元宵节作文400 高考英语作文多少分 养成好习惯作文 我的梦想500字作文 亲情作文700字 打手心作文 关于饺子的作文 叙事作文300字 英语关于春节的作文 议论文作文800字高中 醒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