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农村俗语“清明插柳 端午插艾”是古人生活的智慧 现在还有吗?

2020-12-25 21:40:01
相关推荐

农村俗语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清明节、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是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而艾草、柳树是农村很常见的草、木,生命力强、还能入药,有多种功效,清明时节是晚春了,天气变热特别明显了,而端午节是在仲夏,季节性明显,天气特别的热,而天气热毒虫也多,也容易滋生各种疾病,“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说的就是过去的人们在清明节、端午节这天在房屋门上、窗户上插柳树枝、插艾草以祛病防疫,这是古人生活的一种智慧。

在过去尤其是古代,人们生活条件比较差,医疗水平也不够现在的发达,治疗疾病大都是采些可入药的草木虫等来做药的,而柳树、艾草就是可以入药的,在我国古代素有“榆树救荒柳树祛病”的做法,而现在生活中常见的西药阿斯匹林就取材于柳树,“杏为医家之花,艾乃医家之草”,艾草的药用价值也是特别的高。

尽管是农村常见的柳树、艾草,但在祛病方面,药用价值特别高,外敷口服等方式都可以,是人们解除病害的福,所以它们也被赋予了神异的功用,被认为能够祛病辟邪,这就好比现在的人们把救死扶伤的医生称为“白衣天使”一样。

清明插柳

很多人都知道清明节是传统的祭祖节日,而在古代,柳代指故乡,而且同音留,清明插柳也是表达亲人对过世的先人的一种思念、寄情;其实,在古代一些地方,清明节跟中元节一样是鬼节,需要驱鬼的,而民俗中大家都知道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在过去人们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此外,清明是晚春的一个节气,到了清明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气温变高明显,但气温由冷转热还不够稳定,还有可能会倒春寒,这样的天气变化人也容易生病,所以“清明插柳”在人们看来除了有纪念过世先人之意,也有祛病辟邪的寓意。

端午插艾

在古代医疗卫生条件太差,夏季天气燥热,人容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而且在古代要是有瘟疫发生可不是那么容易治好的;五月是仲夏之月,民间习俗认为,端午阳气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药,人们采艾草来用也不奇怪了。

每一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也叫“端阳节”;而夏季是阴阳二气相争的时节,根据阴阳术数,午为阳,重午为至阳,古人认为重午是天地纯阳正气极盛的吉祥日子,端午那天的午时,三午相重,被视为极阳时分,最能辟阴邪;端午正值春夏之交,是时气温转换,百病易生,作为医家之草的艾草被认为可以祛病辟邪,所以人们采来挂门上、窗户上,期盼一家人健健康康即端午插艾,《荆楚岁时记》有记载:“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当然除了插艾草,拿艾草来煮水洗身、做成食物吃也是少不了的,像“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艾馍馒”、“艾糍”等等,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乡居小菜家是农村的,早些年的端午节,妈妈是有采艾草挂门上、窗上,此外,还用艾草煮一大锅的水给一家人冲凉,说是可以防治些夏季皮肤病、去邪气;而近些年,都没有插艾草的习惯了,因为现在的房子大门、窗户通风的地方都弄防蚊纱窗了不怕有蚊子等虫子进来,而煮艾草水冲凉倒是每年都要做的。

所以,农村俗语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还是很有道理的,是古人生活智慧的代表,对现代人人来说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放风筝的作文 失败的滋味作文 云南之旅作文 我为你喝彩作文 春风拂面作文 优美作文500字 写海景的作文 过年的作文200字 幸福的颜色作文 滑雪作文500字 我得到了表扬作文 校园生活作文400字 国庆节作文350 四年级上册作文题目 读书使我快乐作文 包粽子的过程作文 厚积薄发的作文 我和我的朋友英语作文 描写雪花的作文 作文题记摘抄大全 作文提纲例子 愧疚作文600字 阅读作文800字 打光屁屁作文 上善若水作文 我好想什么什么作文 最宝贵的财富作文 我被什么作文 我不再胆小作文 防侵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