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对于车联网 我有这些小看法

2020-12-26 00:35:02
相关推荐

2018年4月25日,车展如期而至,而这次车展上,车机端的OS系统无疑是一个很大的看点,而我自身也在这个赛道中侵染一段时间,作为当事者和参观者,写写我的体会,而这个体会很可能是“身在此山中”的微言。

1. 先说一些小点

1.1 蓝牙&联网

作为一个手机,如果没有蓝牙、不能联网,那么估计现在的销售业绩可定是惨不忍睹,但是对于一台车,似乎不是这个样子,但是强大的互联网人正在改造这一起,从最开始的某宝上的“点烟器蓝牙接收转FM发射”到现在的“原车HiFi蓝牙&无限流量”可以说是个巨大的飞跃;这无疑是消费者的一个福音,而从这个时刻起,从能连接蓝牙和实时联网,又会引申出很多和手机、网络相关的服务。试举几例如下:

蓝牙电话

蓝牙音乐

在线黄页

车辆位置查询

车辆整体/部分升级

1.2 导航

之前车机只有GPS进行导航的定位,这个显然没有AGPS体验好,而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软件更新。看着手机上的高德地图、百度地图隔个一两周就更新一次,而之前的车机端导航需要按照季度算,你什么感觉?所以大家基本上就是拿前期的车机系统做个摆设而已,但是现在已不同,有联网能力(而且大部分是免流量),那么车机端的导航更新不一定比手机端慢,而且会做很多更加适合车辆的功能,这时车机端的导航不再是个“摆设”,在功能类似或有向驾驶场景倾斜的情况下,而信息展示更明确、更多源,在车辆整体信息架构中更合适,车机端的导航无疑更有优势。试举几例如下:

中控屏、仪表盘、HUD等位置的筛选/组合显示导航信息

结合车辆状态规划路线

软件更新

地图更新

实时路况

1.3 多媒体娱乐

在车机没有联网时,大部分就是FM,而这个媒体形式基本没有自主选择权,给你什么,你就听什么;在蓝牙普及之后,可以选择手机上的内容去听,但是此时除流量问题外,还有音质的问题,这个很难通过蓝牙解决,毕竟蓝牙标准如此。

联网后,多媒体娱乐也不再是问题,而且很多内容提供商都有对应的车载开放平台,对接内容很方便,而此时车场需要做的就是确定哪些数据、哪些能力、及该以怎样的交互形式展现在车机上。简单来说这个已经足够,但复杂来说还能更好,如果我们考虑用户已有账户、已经在手机端上使用的客户端、用户已有的个人账户数据、用户在手机端上的用户权限等内容如何在车机端展现及交互,这个时候,产品和商务的能力尤其重要,如果你做过,你肯定懂得。而音质的话,随着流量已经便宜很多,HQ也不是问题,同时在线视频也是一个新的多媒体娱乐选择。试举几例如下:

车载QQ音乐/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

车载喜马拉雅听/蜻蜓FM

车载爱奇艺/腾讯视频

1.4 倒车影像

现在的倒车影像可以说是车的一个标配,而在我们用研team走访后装市场中发现,改装最多的需求排名前三中就有倒车影像,而车展上的倒车影像除简单的后视角、360全景可视泊车系统(全景鸟瞰、360环视),还有一个行人视角(也叫做3D视角,个人感觉行人视角更贴切)。传统的倒车影像很常见,一个后视角,配上辅助线,齐活;而360环视的话,类似从车顶上有一个眼睛在俯视这个车和周围的环境,类似你小时候用手拿着小车在地上玩的状态,这个绝对是新手的福音,而此项技术最大的难点就是在画面成像状态(比如摄像头图像边缘的地带如何拼接);行人视角是从车外看车辆行驶的状态,类似在车下面站了一个老大爷,帮你喊“倒到到、别怕、打死啊”,从老大爷的视角看某一侧状态,更好判断其车辆与周围物体的距离关系,现在已经有了很成熟的技术,感觉在后装上即将普及。看图如下:

1.5 语音管家/助手

作为互联网汽车,没有语音管家/助手是万万不能够的,这个是必须以及一定有的,必须是全线标配的。那么语音管家/助手为什么存在?存在的用意又是什么那?

这个问题要从驾驶场景来切入分析,在驾驶过程中,司机的视线要关注路况,双手要控制方向盘,虽然可以短暂的单手/双手操作某些操作,比如接电话、调节空调、查看转向信息等,而随之视线也从路况上移开,但是这个时间要很短,而且是越短越好,这样才能降低行车事故发生的概率,而此时司机控制车辆最好的方式就是语音,虽然方向盘可以控制,但是其在盲操的情况下,可控范围相对整车功能毕竟很小,而语音就很好的优化以上各个问题。

在注意力方面,语音对话、与副驾聊天可以在形式上等同(因为现在还没有足够的智能化,所以只是形式的等同),对驾驶的影响减小很多;而当你考虑在车载场景中语音管家/助手与输入法相比时,其对注意力的影响之小就更加明显。

在控制范围上,只要你能说出来,那么便是可以控制和操作,而这个控制和操作无需盲操、无需寻找按键、无需记忆操作路径、无需记住当前状态等优点。

除了以上两点,我们也可以从个性化(音色、语速等)、扩展性(云端增加服务,比如闲聊、百科等)去理解语音管家/助手的优势。

1.6 物理按键屏幕化

这不是一个功能点,但是一种趋势,不一定始于特斯拉,但是却发扬光大于特斯拉。就类似智能手机不是始于苹果,但是却发扬光大于苹果。试举几个优势如下:

(1)按键功能的单一模式变成可以优化的、组合的模式

在物理按键时代,任何一个按键对应的车内空间是独有的,而一个按键能够承载的交互形式、控制单元也是有限的,并且在车辆售卖之后,很难再进行更改和优化;而屏幕上的按键却不是这样的,可以多个按键公用一个物理空间,就像你手机上的APP公用你的手机屏幕一样,同时结合联网、数据等能力,我们可以做到优化按键的组合定义,比如之前的空调开启就是空调开启,但是现在我们发现空调开启后,最好是将车辆循环模式改为内循环,那么在下次更新时,我们便可以将整个组合按键的逻辑发布出去,让用户体验。

(2)功能扩展性增加

由于上面说的物理按键对车辆空间的独占性,还有改装的难度,那么就很难做到功能的扩展,但是屏幕不一样,随着你每多下载一个应用,你的手机就在增加一种能力,而车机也是类似,随着我们每拓展或者接入一项服务,那么车机的能力就在增加,就像一个小孩,今天学会了一首唐诗,明天学会了乘法口诀,后天学会了26个字母,但是外观上这个小孩还是这小孩,但是在“内容”上,他/她是可以不断的、无限的增加。

(3)美观度、品质感可以不断提高

物理按键时代,一个按键的阻尼感、材质、颜色等物理属性,基本是不能改变的,所以可以认为这个美观度、品质感是保持不变的(老爷车、古董车算是特例),但是在屏幕时代,虽然屏幕材质很难改变,但是颜色、动画、声效、振动等反馈还是可以不断优化的,尤其是前三者,所以此时如果在回头看看IOS 7、8时的感觉,就更加明显。同时屏幕本身也会提高整体内饰的科技感。

(4)成本降低(时间、硬件)

在物理按键时代,每个按键都需要通过供应商进行采购,这个中间涉及到开模、试制等环节,流程及时间都比较长,同时确定后,需要经过生产、物流、装配的环节,但是在屏幕时代,这个问题被大大所见,从之前的N个硬件,缩减成一个硬件——屏幕;这中间对采购、物流、仓储、组装、测试等环节节省的时间和财务成本是巨大的。

屏幕当然也有其缺点,但是在大趋势面前,有时缺点就不重要了。

2. 车载OS趋势

让我们来思考看两个问题:

之前Nokia的手机系统名字是什么?最后是出到什么版本?

我们再想一下现在iPhone的手机系统是什么名字?当前出到了什么版本?

前面两个问题估计很难回答,但是后面两个很好回答。所以一个系统的要想有很强的生命力,就需要在基础能力过硬之后,同时具有很强的扩展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强关联。而车的系统也将是这个方向。

作为一个车辆系统,动力系统、制动系统、车辆控制、电话、导航等均可以视为基础能力,这部分一定要过硬,但是同时也要增加车辆的附加值,而此时就需要这个车载OS向用户的生活去延伸。试举几例如下:

(1)定期提醒保养

之前走访用户时,发现一家4S店在每次给用户做完保养时,都会在车辆相对隐蔽的地方贴一张纸,协商下次需要保养的时间或者历程,然后留个电话方便司机预约,这本身就是一种体验的提升,而车载系统对车辆的状态了解得更加具体和详细,所以此部分可以做的更加准确和及时。

(2)保险服务

之前出现交通事故后,都是电话打给交警和保险公司,现场勘查,即使是单车事故也是如此,但是现在车机系统中有摄像头的相关能力加持,可以解决很多人力成本。我们试以单车事故为例,当车辆的G-sensor感觉到车辆速度突然变化时,便会紧急录制一段短视频,而后在用户允许的情况下,直接上传到保险公司的服务器,此时保险公司通过电话与用户沟通,然后指导司机拍摄更多取证素材,无论对保险公司,还是对司机来说,受理的时间成本都大大减低,能够整体提高理赔的效率。

(3)出行服务

大家都在强调交通服务就是将人或者物,从A地运输到B地,这个理解还缺少一些条件,我们设想点外卖、网上购物的场景,我们是否关心运输的及时性?我们设想我们出门乘车,是否关心运输的舒适性?所以我们添加“及时”和“舒适”。所以我们可以说“更好的交通服务是将人或者物,从A地及时且舒适的运输到B地”。

那么,我们可以再设想一个场景:

当我购买了一张飞机票/去机场接人/咖啡厅见客户时,是否可以根据我的行程安排、路况来告诉我几点应该出门;同时可以考虑车辆状态,是否需要沿途去一趟加油站;同时考虑温度,北方的冬天、南方的夏天是否都可以提前开启空调;在回来的路上,是否可以提醒我在我的提醒事项中还有去超市这项,并告诉我那个超市整体折扣更多;快到家了,是否可以开启家中热水器,大家就洗个热水澡放松下,然后用超市买的菜烹饪佳肴。这一些列的场景就是车载系统的扩展和延伸,因为对你的生活有方方面面的影响,那么其本身的生命力也就更强。

(4)娱乐

这也是一个很强的延展方向,而此部分在用智能手机的过程中,大家都很熟悉,至于车载场景也有很多类似,在次不再赘述。

3. 车载OS与整车、用户的关系

没有iOS的一堆硬件叫不叫iPhon?只有iOS而没有苹果设计和挑选硬件的手机叫不叫iPhone?如果车企不想做iPhone,想用一套类似Android的开源操作系统哪?这个手机的逻辑关系在车联网当中是否可以复用?如果读者朋友对以上问题有了清晰的答案,那么车载OS和整车的关系也就有了大体的框架。

这个问题是公司战略层面的规划,同时影响到未来的盈利模式,但是不论选择哪种方式,我理解这里面有些基本点需要满足:

人、手机、车三者不是隔离的状态,是融合的状态,但是三者间联系不是均等强的联系,对不同强度联系的理解,决定了车载OS的规划方式与实现方式;

衣食住行四者不是隔离的状态,如果我们把四者看成一个四面体,那么现在底座已经有了,缺少一个顶点,由出行带来的顶点来补充完整这个四面体;

root requirement,大家都讨论了很多需求,但需求前面也应该加上一个形容词“root”,只有这样的需求才是真的、长久的、有价值的。假设任何服务的接触都是博弈,那么这个是多次或者无限博弈,所以”你懂得“。

4. 写在最后

在这次车展上看,车联网的发展方向已经越来越清晰,功能的边界也越来越被扩展,未来车机OS和手机OS的关系很可能是融合、互补,而不是平行。

#专栏作家#

代成龙,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智能硬件创业公司产品狗,从视频巨头公司到玩智能硬件的公司,继续产品设计工作。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面对困难的作文 初一生活作文 有关春天的作文 感受幸福作文 观察动物的作文 我真高兴作文 片段式作文 国庆节英语作文 和平作文 春节的作文怎么写 小乌龟的作文 作文批改评语 初中作文开头结尾 调查报告作文 作文春天来了 宽容的作文 美丽的风景作文 借物喻人作文 战争作文 圣诞节作文 森林公园作文 尊严作文 感谢信作文 生病的作文 感激作文 寒假英语作文 小学生写作文 海的作文 英语话题作文 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