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马云投资的Magic Leap流出体验视频 效果让人大跌眼镜

2020-12-26 11:15:01
相关推荐

微生物 发自 望京SOHO

硅谷有两家最神秘的公司,一家叫做Theranos,一家叫做Magic Leap。

前者是一家医疗技术公司,号称拥有革命性的黑科技,有8亿美元的融资,有90亿美元估值,有一个美女创始人。

Theranos开发出一个叫“爱迪生”的智能设备,号称用一两滴血就可提供200多项的检测结果,同时大大缩短时间,而且一次收费只有2.99美元!

Theranos一直以“商业机密”为由,不公开自己的设备信息。但好景不长,《华尔街日报》纰漏Theranos涉嫌造假,指出Theranos的设备只能提供15项检测结果,其它190项都是传统设备提供的。

Magic Leap则比Theranos更加玄乎,成立8年,融资23亿美元,估值60亿美元,也号称自己有革命性的技术,却至今没有推出过一款产品。

Magic Leap一直处于一种半封闭的状态,非常之神秘,国外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对Magic Leap进行了采访,CEO给来访者展示了一点东西,但是对于自己核心的技术却半遮半掩。

Magic Leap CEO Rony Abrovitz

随后The Information发出了一篇文章, 称Magic Leap所采用的大多宣传视频是特效,由Weta公司操刀,Weta还做过《指环王》和《阿凡达》等大片的特效。

一石激起千层浪,就在众多媒体吐槽Magic Leap是大骗子,要步Theranos后尘时,Magic leap于2017年底发布了自己的原型机ML1,随后宣布会在夏季正式开售。近日,网上也第一次流露出了ML1的体验视频。

这段视频是透过ML1直接拍摄的,在视频中,我们看出无论头部如何转动,小树人都可以很好地出现在特定位置,同时,丢出的石头可以被手势动作拍碎,也能被眼球很好的追踪,虽然有一点点小透明...

总体来说,ML1的展示已经足够优秀,但相比于Magic Leap此前展示的魔法:体育馆里窜出的鲸鱼,浮游在办公桌上的太阳系来说,还是太令人失望了。

第二天,Magic Leap的联合创始人Rony Abrovitz就在Twitter上进行了发言,表示这段视频只是提供给开发者的一个参考。

Rony还说,“任何视频和2D照片都无法捕捉ML1头显里展示的画面,Magic Leap的硬件对人眼做了特殊的优化和调教,并不是为了摄像机设计的。”

一句话:亲自试戴的效果才是最好的。那Magic Leap和现在的虚拟现实设备在体验上又有什么不同呢?

一开始人们以为Magic Leap玩的的全息影像,但后来人们发现并不是,又觉得它玩的是VR或AR,后来发现也不是那么回事儿。Magic Leap自己起了个名字,叫MR(Mixed Reality,增强现实)。

VR(Virtual Reality)创造的是一个完全的虚拟世界,如果是海底,你的周围就都是海水,而如果是在太空,你目之所及就都是星星,当然还能做出《纪念碑谷》那样在现实中不存在的场景。

VR世界

AR和MR则是不同的概念,它们基于现实,在现实的环境中展现虚拟的物体,比如你家的墙壁突然炸开了,一堆外星人从UFO上跳了下来...

AR(Augmented Reality)是基于现实的场景,只是在你眼前加了一层画面(数字信息),比如你看到一个人,它可以在人脸上展现出这个人的性别、年龄等信息。

AR

MR和AR类似,也是虚拟的物体与现实相结合,但区别在于MR能和现实物体产生交互,比方说桌子底下有个虚拟篮球,但如果你不弯下腰,这个球你是看不到的。

MR

VR、MR和AR统称为虚拟现实,后两者很难区分,很多AR产品,其实已经达到了MR的水平,因此我们姑且将Magic Leap的MR归入AR里。

而从行业上来讲,虚拟现实依然没有被大众所接受。

VR经历了2017年的行业衰退后开始缓慢回升,AR始终打不开市场,谷歌的Google Glass几乎没有什么作为,微软的HoloLens开发了两年,依然没能走出开发者的圈子;Intel的AR眼镜半途而废,苹果也在秘密地进行着自己的AR眼镜开发,库克却半道跑出来说“AR技术还不成熟”,估计在2020前都不会有太大的动作。

除此之外,现在市场上有超过50家智能眼镜制造商,这些企业的大多数都有自己的AR硬件,主要的服务对象都是to B,比如帮助技工在没有看说明书的情况下,对一个机器进行修理。

微软的HoloLens的消费者版本一直不声不响,但它在科学和商业上的表现可圈可点。微软与福特达成了合作,通过HoloLens,可以将整车变成一个3D可视化的全尺寸模型。

远程协助也是一个不错的例子,将两幅AR眼镜进行联通,眼镜一端的专家可以进行远程指导另一端进行操作,AR已经被一些手术主刀师和拆弹部队所采用。

AR在消费者领域吃不开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硬件上的成本太高,大多数的头显的售价都超过1000美金,这显然不是普通消费者能承担得起的,而对于企业和商业用途来讲,这个开销完全可以接受。

其次,头盔一般都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专门进行设计和制造的。在场景设定中,它们的使用频率并不高,比如只在修理某一台机器时使用。因此,在设计之初,这些东西就又重又笨,来满足对性能上的需求,却很少考虑佩戴上的舒适性。

而消费者则完全不一样,他们要求的更多,头显不仅要,而且要有质感,要足够轻,可以佩戴数个小时。

眼镜的设计和造型也是重要的一点,谷歌glass在很大程度上就栽在了这个上面,它眼镜的造型太突兀,超过了大众的心理接受度。

AR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融合进眼镜里,同时提供绝佳的视野、重量、造型和功能。

目前的技术没有发展到那个地步,续航、发热、性能、体积...AR眼镜会在各个诉求中平衡妥协,却怎么也达不到完美的状态。

另一个问题就是软件生态,就像《塞尔达传说》之于Switch一样,没有前者的内容支持,Switch的可玩性会大大降低。目前,并没有一款针对AR头显的杀手级应用。

苹果推出了自己的ARKit,谷歌则推出了AR Core,这两者就好像如今的Android和iOS,帮助开发者在这两个平台上进行内容创造。

这两个平台都基于移动设备,因此,目前消费者接触的大多数AR技术,都是在手机里呈现的,比如苹果的AR游戏,修图软件里的动态特效等等。

除了游戏外,手机上的AR在电子商务领域也找到了自己的应用场景,比如可以让消费者试穿上虚拟的服装,画上虚拟的妆容,试戴虚拟的眼镜框。

Ikea推出了一款APP,可以通过手机,在自己的屋子里放置虚拟的家居,让消费者去尝试自己的家居风格。

在这些使用场景中,有一些可以在AR眼镜中做的更好,比如IKEA的家居展示,想要看到完整的家居环境,用户不得不转动手机,而且看到的始终是手机显示屏上的那么一小块地方。AR眼镜会带来更大的视野,更好的沉浸感。

但AR技术是否一定要通过眼镜来实现?这个问题有待观察。Magic Leap作为AR产品备受瞩目的最新力作,能不能突破商用的局限,真正打穿消费者?这个依然有待观察。

但不可置否的是,AR是未来,它将混淆虚拟和现实的界限。AR设备将成为人在感官上的延伸,当你打开手掌,可以看到手掌里藏着一只小象,当你睁开眼,你想念的人就能展现眼前。

“我们很明白,需要在世界上去赢得自己的地位。”Abovitz在推特上说,“我们的产品和大家正式见面的日子不远了,我们会分享我们创造的东西,然后去倾听大家的反馈,去学习,因为我们知道,一个好的未来,一定是大家一起去缔造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人的优秀作文 我最喜欢的人作文 一篇写事的作文 母爱作文800字 做馒头作文 十篇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五年级上册 推荐信英语作文 四季作文400字 春节作文100 我家的故事作文 如何制作文件 互相帮助 作文 三年级作文一百字 写物品的作文 关于数学的作文 春天200字作文 低头族 作文 旅游作文500字 臭豆腐作文 我的心事作文 作文批改软件 关于篮球的作文 100字优秀作文 雪的作文怎么写 优美作文开头 挑战自我 作文 舍得 作文 难忘的旅行作文 写大海的作文